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物理 > 凝聚态物理 >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原理与应用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原理与应用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原理与应用
  • 书号:9787030705747
    作者:苏吉虎,杜江峰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631
    字数:827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3-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98.00元
    售价: ¥156.4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的研究生基础课系列教材中的交叉学科分册,也是基于电子自旋的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学科交叉的一本专著。全书共8章,第1~5章分别是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谱仪原理、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和脉冲理论等内容,第6、7章是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范例,第8章重点介绍了应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解析基本生命活动中的电子传递。
样章试读
  • wx_赵全胜39549 ( 2022-06-10 14:41:14 )

总计 1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部分EPR数据库
    魔法五角形与g因子,各个p、d轨道函数之间的演化关系
    第1章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 1
    1.1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概论 1
    1.1.1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在整个波谱学中的地位 1
    1.1.2 部分能量单位的相互换算 7
    1.1.3 EPR常用物理量的称谓和表述 8
    1.1.4 EPR发展简史 9
    1.2 物质的磁性 10
    1.2.1 原子核的磁性 10
    1.2.2 电子的本征磁矩和轨道磁矩 11
    1.2.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2
    1.2.4 原子总磁矩,自旋-轨道耦合,朗德因子gJ 16
    1.2.5 宏观物质的磁性 19
    1.2.6 EPR与其他磁化率探测方法的比较 20
    1.3 电子顺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21
    1.3.1 经典小磁体的磁场作用能 21
    1.3.2 电子自旋的磁场作用能 21
    1.3.3 磁共振现象 23
    1.3.4 g因子是共振吸收峰的指纹 26
    1.3.5 EPR谱的规范描述 28
    1.4 不确定性原理,谱型和展宽 29
    1.4.1 洛伦兹谱型,自旋-晶格相互作用和弛豫时间T 129
    1.4.2 高斯谱型,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和弛豫时间T 232
    1.5 量子力学基础 34
    1.5.1 算符和力学量,正交性和归一性 34
    1.5.2 波函数和概率幅 36
    1.5.3 升降算符,跃迁选择定则 37
    1.5.4 完整的和等效的自旋哈密顿算符H 40
    1.5.5 久期方程 41
    1.5.6 微扰理论 43
    1.6 基本磁性粒子的物理性质 45
    参考文献 50
    阅读材料 51
    第2章 谱仪原理和操作 57
    2.1 跃迁和跃迁概率 57
    2.1.1 静磁场中的自旋角动量 57
    2.1.2 含时微扰,跃迁概率,同相和异相 60
    2.1.3 单量子跃迁,g因子的正与负 62
    2.1.4 多量子跃迁 63
    2.2 谱仪构造和工作原理 64
    2.2.1 磁场系统,g值制约 64
    2.2.2 微波波源 66
    2.2.3 微波频率,大气透明窗口 67
    2.2.4 微波功率 68
    2.2.5 波导和波模 70
    2.2.6 谐振腔,垂直和平行模式 73
    2.2.7 谐振腔的品质因子,Q值 77
    2.2.8 填充因子,连续波信号的形成 78
    2.2.9 终端检测系统,固有噪声抑制 79
    2.2.10 调制系统 80
    2.2.11 锁相放大器 81
    2.2.12 其他部件 82
    2.2.13 脉冲式谱仪简介 82
    2.2.14 新型的1~15GHz宽带谱仪 83
    2.3 灵敏度和谱仪操作 86
    2.3.1 灵敏度,低、高频EPR的简要比较 87
    2.3.2 操作X-波段谱仪的注意事项 88
    2.3.3 样品浓度,信号淬灭 93
    参考文献 96
    阅读材料 98
    第3章 各向同性和自由基 102
    3.1 各向同性 102
    3.1.1 各向同性的g因子 103
    3.1.2 各向同性的超精细相互作用 104
    3.1.3 同位素丰度和同位素示踪 111
    3.2 烃基自由基 112
    3.2.1 电子密度,自旋密度 113
    3.2.2 氢原子,自旋布居 114
    3.2.3 甲基自由基,自旋极化,自旋离域,α-H 115
    3.2.4 乙基自由基,超共轭,β-H 117
    3.2.5 其他开链烷基和单环烷基自由基 118
    3.2.6 共轭自由基 120
    3.2.7 含共轭结构的烃自由基 122
    3.2.8 氘代影响着共轭自由基的电子结构 125
    3.2.9 烃类自由基的谱图解析,杨辉三角 126
    3.2.10 碳族其他元素的自由基 128
    3.2.11 理论计算和分子轨道理论 130
    3.3 杂原子自由基 131
    3.3.1 N中心自由基 132
    3.3.2 O/S中心的醚/硫醚自由基 135
    3.3.3 O中心的烷基酰/酮自由基 137
    3.3.4 烷氧、酚、醌和半醌自由基 139
    3.3.5 P和S中心自由基 140
    3.3.6 部分双原子、三原子等多核中心的自由基 142
    3.3.7 共轭的杂环自由基 145
    3.3.8 B或Al中心的有机自由基 148
    3.3.9 含有多个N或P的共轭杂环自由基 150
    3.4 氮氧自由基和自旋捕获 151
    3.4.1 NO-和NO2-中心自由基 151
    3.4.2 自旋捕获反应 156
    3.4.3 MNP捕获 161
    3.4.4 DMPO捕获 164
    3.4.5 自由基转变,捕获剂的选择 168
    3.4.6 BMPO、DEPMPO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72
    3.4.7 PBN捕获 174
    3.4.8 金属离子捕获剂 175
    3.5 自由基形成 176
    3.5.1 中性自由基 176
    3.5.2 阴离子自由基 179
    3.5.3 阳离子自由基 180
    3.5.4 自由基化学的展望 181
    参考文献 182
    第4章 各向异性 186
    4.1 晶体场中p和d轨道的能级分裂 186
    4.1.1 s、p、d、f等原子轨道的空间取向 187
    4.1.2 晶体场理论和d轨道能级分裂 187
    4.1.3 过渡离子的高、低自旋,EPR沉默态和活跃态 192
    4.1.4 p和d轨道角动量的淬灭 193
    4.1.5 稀土离子 195
    4.2 低自旋体系S=1/2的g各向异性 195
    4.2.1 含单个未配对电子的自旋-轨道耦合 195
    4.2.2 含两个以上未配对电子的自旋-轨道耦合 197
    4.2.3 低自旋体系S=1/2的g因子各向异性 199
    4.2.4 粉末谱的规范标识 208
    4.2.5 涉及分子轨道的双原子自由基 210
    4.2.6 有机自由基的g因子和紫外-可见光谱 212
    4.2.7 π共价效应 213
    4.2.8 NiIII离子随不同配位而变的d轨道能级分裂 215
    4.2.9 单晶谱和粉末谱,gij的规范标识和含义 216
    4.3 低自旋体系的超精细耦合各向异性 220
    4.3.1 孤立原子的超精细结构和零场EPR 220
    4.3.2 S=1/2低自旋体系超精细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 222
    4.3.3 A各向异性而g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的特征谱图 224
    4.3.4 磁性核配体的有规取向,核间距离探测 227
    4.3.5 A的二阶效应,正负号,额外吸收峰 229
    4.3.6 分子翻转运动对各向异性谱型的影响 232
    4.4 高自旋(S 1)体系 235
    4.4.1 低场近似的S=3/2的高自旋体系 238
    4.4.2 低场近似的S=5/2高自旋体系 241
    4.4.3 低场近似的S=1,2,3,4,···高自旋体系 246
    4.4.4 低场近似下简单判断自旋量子数S的方法 250
    4.4.5 高场近似的S=1,2,3,···体系 251
    4.4.6 高自旋体系的跃迁概率 253
    4.4.7 高场近似时D值正与负的判断 254
    4.4.8 三重态基态的有机自由基 255
    4.4.9 核电四极矩 257
    4.5 交换作用和磁性物理 259
    4.5.1 氢分子 261
    4.5.2 原子间力,交换作用 262
    4.5.3 含n个未配对电子的交换作用 264
    4.5.4 交换耦合的双核中心 267
    4.5.5 三核和三核以上的交换耦合结构 272
    4.5.6 有机自由基与过渡离子的弱交换耦合,裂分EPR信号 273
    4.5.7 自由基淬灭和自旋中心转移 276
    4.6 三重态和双自由基 278
    4.6.1 光激发而成的三重态,自旋极化 278
    4.6.2 双自由基,交换变窄,交换展宽,高浓度样品 281
    4.7 气相原子和分子的EPR 291
    4.7.1 气相单原子 291
    4.7.2 双原子分子和线性多原子分子 293
    4.7.3 2Π的双原子分子或自由基 295
    参考文献 300
    第5章 脉冲EPR 310
    5.1 理论基础 311
    5.1.1 右旋和左旋进动 311
    5.1.2 旋转坐标系 312
    5.1.3 单脉冲,正交检测 314
    5.1.4 弛豫,布洛赫方程,自由感应衰减 315
    5.1.5 Baker-Hausdorff公式,泊松括号 317
    5.1.6 自旋翻转不对易,密度算符,泡利矩阵 319
    5.2 单脉冲实验 321
    5.2.1 纵向和横向弛豫时间 322
    5.2.2 FID检测 324
    5.2.3 均匀和非均匀展宽 325
    5.2.4 单脉冲实验 327
    5.3 自由演化 328
    5.3.1 自旋哈密顿量,希尔伯特空间 329
    5.3.2 单自旋和系综,纯态和混态,相干叠加 329
    5.3.3 各向同性的电子-核双自旋耦合系统,同相,反相 332
    5.3.4 各向异性的电子-核双自旋耦合系统 339
    5.3.5 热平衡态,非平衡态,动态极化 342
    5.3.6 数据分析 344
    5.4 多脉冲序列及主要应用 346
    5.4.1 原初回波 347
    5.4.2 T1对回波的影响,两脉冲序列的应用 349
    5.4.3 多脉冲组合中的回波,受激回波,盲点,相循环 350
    5.4.4 电子自旋回波包络调制,盲点现象 352
    5.4.5 电子-核双、三共振,超精细增益 361
    5.4.6 电子-电子双共振,自旋标记和距离探测 366
    5.4.7 与光激发相结合的脉冲EPR,瞬态EPR,拉比振荡 368
    5.4.8 自旋弛豫 371
    参考文献 374
    第6章 EPR范例(一) 379
    6.1 s区原子 379
    6.1.1 氢原子 380
    6.1.2 碱金属原子 380
    6.1.3 碱土金属+1价离子 381
    6.1.4 铜族原子 381
    6.1.5 锌族+1价离子 381
    6.1.6 硼族+2价离子 383
    6.1.7 碳族+3价离子 383
    6.1.8 氮族+4价离子 384
    6.2 p区元素和辐射化学研究 385
    6.2.1 p区原子和自由基 385
    6.2.2 辐射化学研究 386
    6.3 f区元素 388
    6.3.1 fn组态的结构特征 389
    6.3.2 弱晶体场中的自旋哈密顿量 391
    6.3.3 克拉默斯二重态离子 397
    6.3.4 非克拉默斯二重态离子 405
    6.3.5 4f7的S基态离子 406
    6.3.6 稀土离子的掺杂和替代 409
    参考文献 410
    第7章 EPR范例(二) 415
    7.1 d区元素 415
    7.1.1 过渡离子的高、中、低自旋态 417
    7.1.2 两种不同低自旋的Fe5+配合物 418
    7.1.3 第四和五周期过渡元素的自旋-轨道耦合常数 423
    7.1.4 单核过渡离子的自旋哈密顿量 423
    7.2 单核中心 425
    7.2.1 低自旋的ndq组态(q=1、3、5、7、9) 426
    7.2.2 q=3、5、7的高自旋ndq组态 431
    7.2.3 q=2、4、6、8的高自旋ndq组态 432
    7.2.4 +3、+4、+5的锰离子,平行和垂直模式EPR 433
    7.2.5 含血红素的金属蛋白和金属酶 434
    7.3 金属团簇 438
    7.4 传导电子自旋共振,掺杂和缺陷 441
    7.4.1 固体的能带 441
    7.4.2 第IVA族硅和锗的掺杂 444
    7.4.3 III-V化合物的掺杂 449
    7.4.4 传导电子自旋共振,Dysonian谱型 450
    7.4.5 传导电子自旋共振的应用 451
    7.4.6 固体缺陷 453
    7.4.7 金属氧化物的点缺陷化学 456
    7.4.8 点缺陷的缔合和色心 461
    参考文献 463
    第8章 生物中的电子过程 470
    8.1 生物电子传递,辅酶和维生素 471
    8.1.1 生物电子传递和自由基传递,能量转换 472
    8.1.2 辅酶和辅基 474
    8.1.3 维生素,生物体内的氧还平衡 478
    8.2 金属蛋白和金属酶 481
    8.2.1 含铁的金属蛋白 483
    8.2.2 含铜的金属蛋白 498
    8.2.3 含锰的金属蛋白 514
    8.2.4 含镍、钴的金属蛋白 520
    8.2.5 含钼、钨的金属蛋白 535
    8.2.6 含钒、锌的金属蛋白 540
    8.2.7 过渡离子与配体的有规取向 541
    8.3 放氧光合电子传递 543
    8.3.1 光合或原初电子传递链,光合磷酸化 544
    8.3.2 光系统II和光系统I的基本结构 546
    8.3.3 光系统II的原初电子传递 549
    8.3.4 细胞色素b6f,环式和非环式电子传递链 568
    8.3.5 质蓝素和细胞色素c6 571
    8.3.6 PSI、Fd、FNR的电子传递,NADP+还原 572
    8.3.7 跨膜质子动力势,ATP合酶,Rubisco,CO2固定 576
    8.3.8 类囊体膜的侧向异质性,光合调控 579
    8.4 线粒体呼吸链 581
    8.4.1 呼吸作用,糖酵解,底物水平磷酸化 581
    8.4.2 呼吸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 583
    参考文献 599
    附表1 部分基本物理量和数学常数的名称、符号和值 632
    附表2 磁性同位素,按核自旋量子数I由小到大排列 633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