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2020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报告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2020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报告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2020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报告
  • 书号:9787030721235
    作者:穆荣平,郭京京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173
    字数:20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7-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89.00元
    售价: ¥70.31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2020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报告》持续聚焦制造业创新发展,包括主题报告和技术报告两大部分。主题报告以“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分析主要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制造业开放创新政策与举措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制造业开放创新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中国制造业开放创新的政策取向。技术报告运用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从创新实力和创新效力两个方面表征制造业创新能力,从创新投入、创新条件、创新产出、创新影响四个方面表征创新实力和创新效力,从创新能力、创新实力、创新效力、创新激励政策等方面全面分析2010~2018年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态势与特征;遴选了27个行业进行比较,系统分析了中国制造业重点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激励政策演进态势与特征,并对重点产业中的典型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及提升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i
    第一章 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
    第一节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制造业开放创新态势 1
    一、全球经贸合作区域化趋势日益显著 2
    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趋势渐显 3
    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产业创新合作全球化加快 4
    四、数字赋能产业开放创新拓展新空间 6
    第二节 面向未来全球制造业开放创新趋势 7
    一、协同研发 8
    二、协同设计 8
    三、协同生产 9
    四、协同服务 9
    五、协同发展 10
    第三节 主要国家积极推动制造业开放创新 11
    一、聚焦重点领域加强开放创新合作 11
    二、加快推进统一开放市场体系建设 13
    三、持续推进制造业产学研深度融合 15
    四、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放合作 17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开放创新现状与问题 19
    一、开放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要素流动机制亟待完善 19
    二、开放创新平台不断健全,创新主体协同效能亟待提升 22
    三、开放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亟待破局  25
    四、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端人才有效需求亟待扩大 27
    五、开放创新压力不断加大,全球合作创新网络亟待强化 28
    第五节 中国制造业开放创新的政策取向 29
    一、加强协同研发体系与能力建设,提升制造业技术供给能力 30
    二、加强协同设计体系与能力建设,提升制造业市场响应能力 30
    三、加强协同生产体系与能力建设,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 31
    四、加强协同服务体系与能力建设,引领服务型制造发展方向 31
    五、加强协同发展生态与环境建设,推动制造业开放创新发展 32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演进 33
    第一节 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33
    一、制造业创新能力内涵 33
    二、制造业创新能力指数 34
    三、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36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指数 37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实力指数 40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效力指数 42
    第五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实力与创新效力 44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创新实力演进 49
    第一节 创新投入实力指数 49
    第二节 创新条件实力指数 52
    第三节 创新产出实力指数 54
    第四节 创新影响实力指数 57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创新效力演进 60
    第一节 创新投入效力指数 60
    第二节 创新条件效力指数 63
    第三节 创新产出效力指数 65
    第四节 创新影响效力指数 68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创新激励政策影响 71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激励指数 71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激励指数演进 73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激励指数演进解析 74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重点行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激励政策演进 84
    第一节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84
    第二节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
    第三节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02
    第四节 专用设备制造业 111
    第五节 通用设备制造业 120
    第六节 医药制造业 129
    第七节 仪器仪表制造业 137
    第八节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46
    第九节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56
    第十节 金属制品业 165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