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 > 中国多民族聚居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以乌鲁木齐为例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中国多民族聚居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以乌鲁木齐为例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多民族聚居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以乌鲁木齐为例
  • 书号:9787030460981
    作者:雷军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08
    字数:242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1-27
  • 所属分类:
  • 定价: ¥78.00元
    售价: ¥61.6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从城市、街道、社区、居民四个层次研究了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特征。首先,基于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中国多民族城市以及乌鲁木齐城市及空间发展的认识,运用生态因子分析法研究了乌鲁木齐城市人口分异特征和社会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子,从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空间及其居住空间的历史过程,划分城市社会空间格局和社会区类型。其次,通过社会调查研究了居民日常行为特征和活动规律,探讨了社区设施(商业、医疗、教育、宗教、市政道路等)对居民日常行为和满意度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居民对居住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并调查了社区居民邻里交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乌鲁木齐城市居民行为空间和感应空间。最后,提出了乌鲁木齐建设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的重点。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序言 i
    前言 iii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1
    一、城市社会空间 1
    二、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4
    三、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7
    第二节 中国多民族聚居区域 10
    一、中国多民族聚居省(自治区、直辖市) 10
    二、新疆多民族聚居区 14
    三、中国多民族聚居城市 19
    第三节乌鲁木齐城市及其空间发展 22
    一、自然本底与历史沿革 22
    二、市域人口与经济发展 25
    三、城市特征与形态演变 29
    第二章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空间分异 33
    第一节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3
    一、研究区域 33
    二、数据来源 34
    第二节居住人口空间分异 35
    一、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异 35
    二、人口密度空间分异 36
    三、流动人口空间分异 38
    四、老龄人口与退休人口空间分异 39
    五、学历人口空间分异 40
    第三节就业人口空间分异 41
    一、农业与非农人口空间分异 41
    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空间分异 41
    三、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空间分异 43
    第四节社会空间分异重构 44
    一、社会要素统计特征 44
    二、社会空间系统分异重构 46
    三、社会要素绝对空间分异重构 47
    四、社会要素相对空间分异重构 48
    五、社会空间群居性和混居性状况的重构 50
    第五节社会空间分异与距离关系的重构 51
    一、人口基本特征随距离变化特征 52
    二、主要少数民族人口随距离变化特征 55
    三、教育水平人口随距离变化特征 57
    四、产业就业人口随距离变化特征 58
    五、同我国主要案例城市的比较分析 61
    第三章乌鲁木齐城市社会区划分与社会结构模式 63
    第一节1982年城市社会区划分与社会空间结构模式 63
    一、1982年城市社会区主因子提取 63
    二、1982年主因子及其空间特征 65
    三、1982年社会区类型及空间结构模式 66
    第二节2011年城市社会区划分与社会空间结构模式 68
    一、2011年城市社会区主因子提取 68
    二、2011年主因子及其空间特征 70
    三、2011年社会区类型及空间结构模式 74
    第三节城市社会空间演变特征 78
    一、社会区主因子变化 78
    二、城市社会区变化特征 79
    三、社会区影响因素变化 79
    第四章乌鲁木齐社区居民满意度 82
    第一节城市社区概况及调查社区选择 82
    一、乌鲁木齐市社区概况 82
    二、选择调查社区 85
    三、调查社区的基本特征 89
    第二节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 92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92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92
    三、居民满意度评价结果 97
    第三节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 98
    一、社区类型差别 98
    二、周边公共服务设施 99
    三、社区居民个体差异 100
    第五章乌鲁木齐社区居民空间感知 103
    第一节典型案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103
    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103
    二、社区内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105
    三、社区外部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107
    第二节商业设施与购物行为 111
    一、居民购物行为特征 111
    二、商业设施空间缓冲区分析 113
    三、商业设施对居民购物行为的影响 | 114
    第三节医疗设施与就医行为 117
    一、居民就医行为 117
    二、医疗设施空间缓冲区分析 119
    三、医疗设施对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 | 123
    第四节教育设施与子女受教育行为 123
    一、居民子女受教育行为 123
    二、教育设施空间缓冲区分析 125
    三、教育设施对居民子女受教育行为的影响 128
    第五节宗教设施与清真寺礼拜行为 128
    一、居民清真寺礼拜行为 128
    二、宗教设施空间缓冲区分析 130
    三、宗教设施对居民清真寺礼拜行为的影响 130
    第六节市政道路设施与居民通勤行为 131
    一、居民通勤行为 131
    二、市政道路设施空间缓冲区分析 132
    三、市政道路设施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 135
    第七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模式 136
    一、线形布局模式 136
    二、“T”形布局模式 136
    三、“十”字形布局模式 137
    第六章乌鲁木齐社区居民邻里交往 138
    第一节邻里交往与邻里关系 138
    一、邻里交往 138
    二、邻里关系 138
    第二节乌鲁木齐居民邻里交往 139
    一、交往频率 139
    二、交往对象 142
    三、交往方式 142
    四、邻里认知 143
    第三节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对策 144
    一、影响邻里关系的因素 144
    二、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对策建议 145
    第七章建设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 148
    第一节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48
    一、宜居城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148
    二、宜居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149
    三、建设宜居城市是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举措 150
    四、宜居城市是政府管理的现实需求 151
    第二节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借鉴 151
    一、宜居城市评价标准 151
    二、宜居城市建设实践 158
    三、建设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启示 165
    第三节乌鲁木齐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重点 167
    一、规划先行,构筑合理城市空间 167
    二、推进“乌昌石城市群”建设,提升城市经济影响力 167
    三、加强文化建设,体现多元文化特征 168
    四、构筑生态绿心,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168
    五、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民生 169
    六、加强城市综合预警与应急体系建设,保障城市安全 170
    参考文献 171
    附录调查问卷 184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