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中医养生康复学(包括气功研究等) > 小郎中跟师笔记4——中医入门捷要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小郎中跟师笔记4——中医入门捷要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小郎中跟师笔记4——中医入门捷要
  • 书号:9787030527929
    作者:袁景贤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176
    字数:204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25
  • 所属分类:
  • 定价: ¥29.80元
    售价: ¥23.54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为《小郎中跟师笔记 》系列之四。作者通过20篇跟师学习笔记,以口语的形式记述了跟师行医中的场景、学习的过程,师对徒的指导、点拨,行医之路上首要掌握的中医知识和最应具备的素质,以及老师在辨证辨病、治法、方药运用中的独到经验。每篇笔记中都记录有学员提问,老师讲解,一问一答,如临课堂,亦有效仿古人传道之风。师带徒是中医历来的传授形式,它能最直接、最深入地将师父的医术传承下来。这本书不仅体现了一个小郎中成长之路和为师语重心长的教诲,更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好中医的经验之道。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写在前面 1
    笔记一 我为什么学中医 7
    笔记二 学医也得修好身 14
    1. 哪些人学中医不难 14
    2. 如何学好古汉语 16
    3. 中医的渊源 17
    笔记三 学习《内经》首阴阳 20
    1. 《黄帝内经》是什么样的书 20
    2. 何为阴阳 20
    3. 怎样辨阴阳 21
    笔记四 阴阳里面有什么 25
    1. 阴阳有对立制约的关系 25
    2. 阴阳有互根互用的关系 26
    3. 阴阳有消长平衡的关系 28
    4. 阴阳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关系 29
    笔记五 中医为何用阴阳 33
    1. 用阴阳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33
    2. 用阴阳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 34
    3. 用阴阳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35
    4. 阴阳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37
    5. 用阴阳指导疾病的防治 38
    笔记六 五行学说是什么 41
    1. 什么是五行学说 41
    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1
    笔记七 中医如何用五行学说 48
    1. 脏腑生理功能及联系 48
    2. 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50
    3. 五行学说指导疾病的诊断 51
    4. 五行学说指导疾病的防治 52
    笔记八 心——君主之官 56
    1. 心的生理功能 56
    2. 心的生理特性 57
    3. 心与窍的生理联系 58
    笔记九 肺——相傅之官 60
    1. 肺的生理功能 60
    2. 肺的生理特性 62
    3. 肺与窍的生理联系 63
    笔记十 脾——谏仪之官 65
    1. 脾的生理功能 65
    2. 脾的生理特性 67
    3. 脾与窍的生理联系 68
    笔记十一 肝——将军之官 70
    1. 肝的主要功能 70
    2. 肝的生理特性 73
    3. 肝与窍的生理联系 74
    笔记十二 肾——作强之官 77
    1. 肾的生理功能 77
    2. 肾的生理特性 81
    3. 肾与窍的生理联系 81
    4. 命门学说 83
    笔记十三 欲明事务先观察 86
    1. 神色形态整体察 87
    2. 从头到脚均须辨 89
    3. 舌是人体的一面镜子 91
    4. 对排出物须审辨 93
    5. 小儿指纹把三关 94
    笔记十四 全面诊断须四察 96
    1. 闻诊是耳鼻并用 96
    2. 问诊是投石问路 97
    3. 切诊要权衡定夺 100
    笔记十五 八纲辨证是总纲 106
    1. 病位浅深从表里 108
    2. 疾病性质看寒热 110
    3. 正强邪衰辨虚实 112
    4. 疾病性质属阴阳 113
    5. 八纲证候互关联 114
    笔记十六 四气五味祛病邪 117
    笔记十七 中药篇 121
    1. 解表药 121
    2. 清热药 124
    3. 泻下攻下药 128
    4. 祛风湿药 129
    5. 化湿药 129
    6. 利水渗湿药 130
    7. 温里药 131
    8. 理气药 131
    9. 消食药 132
    10. 驱虫药 132
    11. 止血药 132
    12. 活血化瘀药 133
    13. 化痰止咳平喘药 135
    14. 安神药 136
    15. 平肝息风药 136
    16. 开窍药 137
    17. 补虚药 138
    18. 收涩药 139
    笔记十八 君臣佐使战病魔 141
    1. 外感证开腠理调营卫发汗即愈 142
    2. 高而越之施吐法 144
    3. 去苑陈莝以通为用 144
    4. 和法就是找平衡 147
    笔记十九 温清补消起沉疴 150
    1. 火热之邪急需清 150
    2. 里寒之证急温阳 152
    3. 虚者补之损益之 153
    4. 消法以疗积食 156
    笔记二十 简便廉验疗宿疾 159
    1. 肺系疾病 159
    2. 心脑系疾病 160
    3. 胃肠系疾病 162
    4. 肝胆系疾病 163
    5. 肾与膀胱系疾病 163
    6. 气血津液疾病 164
    7. 经络系疾病 165
    8. 外科疾病 166
    9. 妇科疾病 166
    10. 儿科疾病 167
    尾声 学而知不足 168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