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精品课程主干课教材,本书第四版曾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第三版获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为适应新医科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依照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5+3”一体化、八年制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而编写。全书共分5篇、18章。在内容方面力求做到科学性、先进性与继承性、实用性的统一。本书绘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插图,采用中英文图注。本书在第四版基础上增加了专业英语的词汇量,还增加了人体解剖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绪论001
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001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001
三、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001
四、人体解剖学发展史001
五、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004
六、人体解剖学姿势和常用术语004
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和骨连结009
第一节骨和骨连结总论009
一、骨学总论009
二、骨连结总论012
第二节躯干骨及其连结016
一、躯干骨016
二、躯干骨的连结022
第三节上肢骨及其连结028
一、上肢骨028
二、上肢骨的连结033
第四节下肢骨及其连结039
一、下肢骨039
二、下肢骨的连结043
第五节颅骨及其连结051
一、颅骨051
二、颅骨的连结064
第二章肌学066
第一节肌学总论066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066
二、肌的起止、作用和配布067
三、肌的命名法068
四、肌的辅助装置068
五、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070
第二节头肌070
一、面肌071
二、咀嚼肌072
第三节颈肌072
一、颈浅肌群073
二、颈前肌群073
三、颈深肌群074
四、颈部筋膜075
第四节躯干肌076
一、背肌076
二、胸肌079
三、膈080
四、腹肌081
第五节上肢肌085
一、上肢带肌085
二、臂肌086
三、前臂肌087
四、手肌090
五、上肢筋膜093
六、上肢的局部记载094
七、运动上肢主要关节的肌肉094
第六节下肢肌095
一、髋肌095
二、大腿肌096
三、小腿肌099
四、足肌101
五、下肢筋膜103
六、下肢的局部记载103
七、运动下肢主要关节的肌肉104
第七节体表的肌性标志104
一、头颈部104
二、躯干部104
三、上肢105
四、下肢105
第二篇内脏学
第三章内脏学总论109
一、内脏的一般结构109
二、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110
第四章消化系统112
第一节消化管112
一、口腔112
二、咽117
三、食管119
四、胃120
五、小肠122
六、大肠125
第二节消化腺128
一、肝128
二、肝外胆道131
三、胰133
第五章呼吸系统134
第一节呼吸道135
一、鼻135
二、喉137
三、气管及支气管142
第二节肺143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143
二、肺内支气管与肺段144
第三节胸膜146
一、胸腔、胸膜与胸膜腔的概念146
二、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146
三、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147
第四节纵隔148
第六章泌尿系统149
第一节肾150
一、肾的外形150
二、肾的内部结构150
三、肾的位置151
四、肾的被膜和固定装置151
第二节输尿管152
第三节膀胱153
一、膀胱的外形和分部153
二、膀胱的位置和毗邻154
三、膀胱壁的结构154
第四节尿道155
第七章生殖系统156
第一节男性生殖系统156
一、男性内生殖器156
二、男性外生殖器160
三、男性尿道163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163
一、女性内生殖器164
二、女性外生殖器171
附:乳房171
第三节会阴172
一、肛三角的肌172
二、尿生殖三角的肌173
三、会阴的筋膜175
第八章腹膜178
一、概述178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179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180
第三篇脉管系统
第九章心血管系统187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总论187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187
二、血液循环188
三、血管的吻合和侧支循环188
第二节心189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190
二、心腔192
三、心的构造196
四、心传导系198
五、心的血管201
六、心的神经203
七、心包203
八、心的体表投影204
第三节动脉205
一、肺循环的动脉205
二、体循环的动脉206
第四节静脉223
一、肺循环的静脉223
二、体循环的静脉224
第十章淋巴系统234
第一节淋巴系统总论234
一、淋巴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34
二、淋巴回流的因素236
第二节人体各部的淋巴结和淋巴引流237
一、头颈部的淋巴结和淋巴引流237
二、上肢的淋巴结238
三、胸部的淋巴结和淋巴引流239
四、下肢的淋巴结和淋巴引流240
五、盆部的淋巴结和淋巴引流241
六、腹部的淋巴结和淋巴引流243
第三节人体部分器官的主要淋巴引流244
一、食管的淋巴引流244
二、肺的淋巴引流244
三、乳房的淋巴引流244
四、胃的淋巴引流245
五、肝的淋巴引流245
六、直肠和肛管的淋巴引流245
七、子宫的淋巴引流245
第四节脾245
第五节胸腺246
附:全身淋巴主要流向简图247
第四篇感觉器
第十一章感觉器总论251
第十二章视器252
第一节眼球252
一、眼球壁252
二、眼球内容物255
第二节眼副器256
一、眼睑256
二、结膜256
三、泪器256
四、眼球外肌258
五、眶脂体与眶筋膜259
第三节眼的血管和神经260
一、眼的动脉260
二、眼的静脉260
三、眼的神经261
第十三章前庭蜗器262
第一节外耳262
一、耳郭262
二、外耳道263
三、鼓膜263
第二节中耳264
一、鼓室264
二、咽鼓管266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267
第三节内耳267
一、骨迷路267
二、膜迷路268
三、声波的传导270
四、内耳道271
五、内耳的血管、神经271
第十四章其他感觉器272
第一节嗅器272
第二节味器272
第三节皮肤272
第五篇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
第十五章神经系统总论275
一、神经系统的分部275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275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282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283
第十六章中枢神经系统284
第一节脊髓285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285
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286
三、脊髓内部结构287
四、脊髓的功能293
五、脊髓损伤表现293
第二节脑干293
一、脑干的外形294
二、脑干内部结构297
三、脑干各部代表性横切面309
四、脑干损伤及其临床表现313
第三节小脑315
一、小脑的外形和分部315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316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319
四、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321
第四节间脑322
一、间脑的外部形态322
二、间脑的内部结构及功能323
三、第三脑室328
第五节端脑329
一、大脑半球的表面形态和分叶329
二、端脑的内部结构332
三、边缘系统343
第六节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344
一、感觉传导通路344
二、运动传导通路351
三、神经系统的化学通路356
第七节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357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357
二、脑和脊髓的血管361
三、脑脊液循环367
四、脑屏障367
第十七章周围神经系统370
第一节脊神经370
一、颈丛371
二、臂丛373
三、胸神经前支378
四、腰丛379
五、骶丛381
第二节脑神经384
一、嗅神经386
二、视神经386
三、动眼神经386
四、滑车神经388
五、三叉神经388
六、展神经391
七、面神经391
八、前庭蜗神经393
九、舌咽神经394
十、迷走神经396
十一、副神经399
十二、舌下神经399
第三节内脏神经401
一、内脏运动神经402
二、内脏感觉神经411
三、内脏神经的中枢411
四、牵涉性痛412
五、某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414
第十八章内分泌系统417
一、甲状腺418
二、甲状旁腺418
三、肾上腺419
四、垂体419
五、松果体420
六、胰岛420
七、胸腺420
八、生殖腺421
索引422
参考文献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