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川藏交通廊道工程扰动灾害及风险防控对策

相同语种的商品

销售排行榜

浏览历史

川藏交通廊道工程扰动灾害及风险防控对策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川藏交通廊道工程扰动灾害及风险防控对策
  • 书号:9787030793478
    作者:祁生文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16
  • 页数:317
    字数:507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3-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318.00元
    售价: ¥251.2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川藏交通廊道工程扰动灾害及风险科学考察的研究成果总结。全书共7章,包括科考的背景、意义、目标及内容;介绍青藏高原区域自然地理和地质背景及川藏交通廊道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应力特征;开展川藏交通廊道斜坡灾害及隧道工程扰动灾害考察,分别针对崩滑灾害、隧道工程扰动灾害、边坡工程扰动灾害进行分析,并给出灾变风险防控建议等。本书通过科考获得了第一手观测资料,为理解重大线状工程扰动灾害分布规律及灾变机制提供观测基础,为科学评估工程扰动灾害风险提供数据支撑。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1章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2
    1.2 本次科考任务 4
    参考文献 5
    第2章 区域自然地理和地质背景 7
    2.1 自然地理环境 8
    2.1.1 自然环境 8
    2.1.2 气候条件 9
    2.2 地貌单元及其基本特征 11
    2.3 区域地质构造 13
    2.3.1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演化 13
    2.3.2 地层构造分区 14
    2.3.3 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16
    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18
    2.4.1 青藏高原构造应力特征 18
    2.4.2 青藏高原垂向隆升 19
    2.4.3 青藏高原水平运动 21
    2.4.4 青藏高原地震活动 23
    参考文献 24
    第3章 川藏交通廊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27
    3.1 自然人文概况 28
    3.2 气象水文 29
    3.2.1 气候特征 29
    3.2.2 水文特征 31
    3.3 地形地貌 35
    3.3.1 川西高山峡谷区 35
    3.3.2 川西高山原区 36
    3.3.3 藏东南横断山区 36
    3.3.4 藏南谷地区 37
    3.4 地层岩性 38
    3.5 地质构造 39
    3.6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41
    3.6.1 新构造运动 41
    3.6.2 地震 45
    3.7 物理地质现象 45
    3.8 人类工程活动 47
    3.8.1 交通建设 47
    3.8.2 水电开发 48
    3.8.3 采矿 48
    3.8.4 城镇建设 48
    参考文献 48
    第4章 川藏交通廊道地应力特征 53
    4.1 川藏交通廊道实测地应力收集及分析 54
    4.1.1 地应力 54
    4.1.2 川藏交通廊道地应力收集与分析 59
    4.2 川藏交通廊道地应力反演 67
    4.2.1 研究区二维模型建模 67
    4.2.2 数值模型结果验证 70
    4.2.3 数值模型结果分析 75
    4.3 研究区各活动断裂带数值模拟反演结果 78
    4.3.1 龙门山断裂带(F1) 78
    4.3.2 大凉山断裂带(F2)、安宁河断裂带(F3)、鲜水河断裂带(F4)、玉龙希断裂带(F5) 79
    4.3.3 理塘断裂带(F6)、巴塘断裂带(F7) 81
    4.3.4 澜沧江断裂带(F9)、巴青–类乌齐断裂带(F10)、羊达–亚许断裂带(F11)及边坝–洛隆断裂带(F12) 82
    4.3.5 嘉黎断裂带(F13)、米林断裂带(F14)、墨脱断裂带(F15) 84
    4.3.6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F18)、亚东– 谷露断裂带(F19) 85
    4.3.7 应力分布特征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86
    参考文献 88
    第5章 川藏交通廊道斜坡灾害 93
    5.1 川藏交通廊道崩滑灾害遥感调查 94
    5.1.1 遥感信息源及图像处理 94
    5.1.2 崩滑灾害遥感解译方法及步骤 96
    5.1.3 野外调查验证 97
    5.2 川藏交通廊道崩滑灾害分布及发育特征 99
    5.2.1 崩滑灾害分类及标准 99
    5.2.2 崩滑灾害空间总体分布 100
    5.2.3 崩滑灾害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102
    5.3 川藏交通廊道崩滑灾害危险性分析 109
    5.3.1 危险性评价模型 109
    5.3.2 雅安—林芝段危险性分析 111
    5.4 典型崩滑灾害的案例分析 114
    5.4.1 易贡滑坡 114
    5.4.2 乱石包滑坡 118
    参考文献 123
    第6章 川藏交通廊道隧道工程扰动灾害预测及防控建议 127
    6.1 洞室围岩大变形与岩爆 128
    6.1.1 围岩高地应力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128
    6.1.2 硬岩岩爆形成机制与类型 129
    6.1.3 软岩大变形形成机制与类型 136
    6.2 川藏交通廊道隧道开挖扰动致灾潜势预测 151
    6.2.1 川藏交通廊道岩组分类 151
    6.2.2 川藏交通廊道硬岩岩爆和软岩大变形潜势预测及分级 151
    6.2.3 典型隧道岩爆和大变形分析 165
    参考文献 168
    第7章 川藏交通廊道隧道进出口边坡工程扰动灾害预测及防控建议 173
    7.1 川藏交通廊道隧道进出口边坡结构特征 174
    7.1.1 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174
    7.1.2 边坡分类方法 185
    7.1.3 边坡特征及分类 190
    7.2 川藏交通廊道隧道进出口边坡变形破坏形式 191
    7.2.1 边坡变形破坏基本形式 192
    7.2.2 边坡变形破坏形式预测 195
    7.3 川藏交通廊道隧道进出口边坡稳定性定量评价 200
    7.3.1 边坡岩体质量评价 201
    7.3.2 边坡岩体强度参数估算方法 207
    7.3.3 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及评价 210
    7.4 川藏交通廊道隧道进出口边坡稳定性预测结果及灾变防控建议 215
    7.4.1 边坡稳定性及危险性评价结果 215
    7.4.2 边坡灾变防控建议 219
    7.5 典型隧道进出口边坡稳定性分析 220
    7.5.1 蒙顶山隧道进口边坡 221
    7.5.2 二郎山隧道出口边坡 225
    7.5.3 隧道2 进口边坡 231
    7.5.4 塔如隧道出口边坡 237
    7.5.5 红拉山隧道出口边坡 242
    7.5.6 芒康山隧道进口边坡 246
    7.5.7 易贡隧道出口边坡 250
    7.5.8 通麦隧道进口边坡 254
    7.5.9 迫龙隧道进口边坡 258
    7.5.10 拉月隧道出口边坡 261
    参考文献 267
    附录 271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