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工程技术 > 水利工程 > 平原河流动力学及水力调控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平原河流动力学及水力调控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平原河流动力学及水力调控
  • 书号:9787030680341
    作者:唐洪武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316
    字数:418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2-01
  • 所属分类:水利工程
  • 定价: ¥198.00元
    售价: ¥128.7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平原河网地区因地势低洼、河道比降平缓、纵横交错、水体流动性差等自然禀赋以及强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等问题十分突出。本书在综合分析平原河流特点和水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平原河流动力学理论,厘清了床面界面以及河道滩槽、交汇河道物质输移规律;创新性地提出了弱动力平原河网区水动力重构理论和多目标水力调控技术,以平原区闸、泵等水工程体系为手段,重构水力要素与目标需求时空协调的水动力格局,满足河网地区复合水问题统筹治理的需求。本书详述了平原河流水力调控工程系列技术,保障工程体系多重效益的发挥。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平原河流的特点 1
    1.2 我国平原河流水安全问题 4
    1.3 平原河流动力学的现状和挑战 7
    1.4 平原河流治理技术 8
    1.5 水动力重构理论 12
    参考文献 17
    第2章 平原河流动力学基础理论 21
    2.1 明渠紊流基础理论 21
    2.1.1 明渠紊流基本方程 21
    2.1.2 明渠水流结构基本特性 23
    2.1.3 水流阻力 25
    2.2 泥沙颗粒基本性质 27
    2.2.1 泥沙颗粒的几何特性 27
    2.2.2 泥沙颗粒的重力特性 28
    2.2.3 泥沙颗粒的水力特性 29
    2.2.4 泥沙颗粒的吸附特性 30
    2.3 泥沙的起动 31
    2.3.1 泥沙起动判别标准 31
    2.3.2 泥沙起动条件 32
    2.4 推移质输沙率 32
    2.5 悬移质运动及水流挟沙力 33
    2.5.1 含沙量垂线分布 33
    2.5.2 悬移质输沙率 34
    2.5.3 床沙质、冲泻质与床沙 35
    2.5.4 水流挟沙力 35
    2.6 平原河流演变与最小能耗率 36
    参考文献 39
    第3章 平原河流植被、沙波床面物质输移 41
    3.1 植被床面的物质输移 41
    3.1.1 植被床面的水流特性与阻力 42
    3.1.2 植被床面的泥沙运动 57
    3.2 沙波床面的物质输移 67
    3.2.1 沙波床面作用下物质输移的基本规律 68
    3.2.2 沙波床面水流运动特性 71
    3.2.3 沙波形态与水流的响应关系 76
    3.3 沙波河床界面潜流交换 87
    3.3.1 沙波形态下潜流交换过程 88
    3.3.2 沙波形态下潜流交换的影响条件 91
    3.3.3 平原河流中不同特性物质的潜流交换过程 98
    3.4 本章小结 104
    参考文献 104
    第4章 平原河流各种河型的物质输移 110
    4.1 水流 -泥沙-污染物相互作用和耦合输移过程 110
    4.1.1 泥沙与污染物作用过程的基本认识 110
    4.1.2 泥沙与污染物微观作用过程 115
    4.1.3 动水条件下泥沙对磷的作用过程 127
    4.2 复式河型的物质输移 138
    4.2.1 复式河道地表水动力过程 138
    4.2.2 复式河道滩槽潜流交换过程 156
    4.3 交汇河型的物质输移 170
    4.3.1 河道交汇区水流结构 170
    4.3.2 河道交汇区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 179
    4.3.3 河道交汇区污染物输移规律 188
    4.4 本章小结 201
    参考文献 202
    第5章 平原河流水力调控工程技术 208
    5.1 河网交汇节点动力再造技术 208
    5.1.1 河道交汇口的复杂水力问题 208
    5.1.2 河网交汇节点动力再造技术的设计方案 209
    5.1.3 工程应用 211
    5.2 闸泵合建枢纽整流与消能技术 216
    5.2.1 闸泵合建枢纽处的乱流问题 216
    5.2.2 闸泵合建枢纽整流与消能技术的设计方案 217
    5.2.3 工程应用 221
    5.3 四面体透水框架群防冲技术 229
    5.3.1 河道护岸工程的失稳问题 229
    5.3.2 四面体透水框架群防冲技术的设计方案 229
    5.3.3 工程应用 240
    5.4 临海挡潮闸节能防淤技术 242
    5.4.1 临海挡潮闸下的泥沙淤积问题 242
    5.4.2 节能防淤装置设计 243
    5.4.3 工程应用 247
    5.5 分层取水排沙新闸型和调控技术 252
    5.5.1 引江补水的多沙问题 253
    5.5.2 分层取水排沙新闸型和调控技术的设计方案 253
    5.5.3 工程应用 255
    5.6 断头浜水生态治理技术 259
    5.6.1 断头浜的水质问题 259
    5.6.2 断头浜水生态治理技术的设计方案 260
    5.7 本章小结 262
    参考文献 263
    第6章 平原河网多目标水力调控系统建立及应用 264
    6.1 平原河网多目标水力调控技术 264
    6.1.1 水动力重构理论方法 264
    6.1.2 平原河网数学模拟 265
    6.1.3 平原河网智能模拟 284
    6.1.4 平原河网多目标水力调控智能决策方法 289
    6.2 应用实例 291
    6.2.1 上海浦东新区多目标水力调控 292
    6.2.2 长江三角洲平原多目标治理工程设计 299
    6.2.3 淮河干流-洪泽湖多目标治理工程设计 305
    6.2.4 甬江河口建闸方案的水动力优化 311
    6.3 本章小结 315
    参考文献 315
    彩图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