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物理 > 凝聚态物理 > 铝电池原理与技术

相同语种的商品

铝电池原理与技术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铝电池原理与技术
  • 书号:9787030729248
    作者:焦树强,宋维力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471
    字数:612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01
  • 所属分类:凝聚态物理
  • 定价: ¥258.00元
    售价: ¥167.7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铝电池由于负极成本低、电池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宽温性能优异、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而广受关注。本书主要从铝电池发展历程、研究进展、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并从热力学与动力学、原位表征、多尺度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机理与性能的分析,力求在电池电化学性能和结构兼容性方面取得突破,并为高性能可充电铝电池的发展提供新见解。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第1章 铝电池简介 3
    1.1 背景与发展需求 3
    1.2 铝电池的发展历史 6
    1.2.1 铝–空气电池发展历史 6
    1.2.2 水系铝电池发展历史 6
    1.2.3 非水系铝电池发展历史 7
    1.3 铝电池的应用前景 9
    参考文献 10
    第二部分 铝--空气电池
    第2章 铝--空气电池基础与原理 17
    2.1 铝–空气电池概述 17
    2.2 铝–空气电池结构与电化学 17
    2.3 铝–空气电池性能与应用前景 19
    参考文献 19
    第3章 空气电极电化学过程21
    3.1 空气电极类型与结构 21
    3.1.1 空气电极类型 21
    3.1.2 空气电极结构与设计 22
    3.1.3 空气电极布局与结构 23
    3.1.4 空气电极存在的问题 27
    3.2 空气电极氧还原与析出过程 27
    3.2.1 氧还原基本过程 28
    3.2.2 氧析出基本过程 28
    3.2.3 氧析出与还原过程的可能机理 29
    3.3 空气电极催化剂材料 31
    3.3.1 贵金属和合金催化剂(铂基催化剂) 31
    3.3.2 碳基催化剂 32
    3.3.3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33
    3.3.4 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 34
    3.3.5 尖晶石型催化剂 35
    3.3.6 金属大环化合物 36
    参考文献 38
    第4章 铝--空气电池用铝负极 41
    4.1 二元合金负极.42
    4.1.1 铝镓合金负极 43
    4.1.2 铝铟合金负极 44
    4.1.3 铝锡合金负极 45
    4.1.4 其他二元合金负极 45
    4.2 三元、四元和多组分铝负极 48
    4.3 商业铝负极 52
    4.4 铝负极材料加工制备 54
    参考文献 60
    第5章 电解质与添加剂 68
    5.1 电解质 68
    5.2 电解质添加剂 69
    5.2.1 无机添加剂 69
    5.2.2 有机添加剂 71
    5.2.3 混合添加剂 74
    5.3 电解液设计与配置 76
    参考文献 78
    第6章 铝--空气电池设计与制造 87
    6.1 大功率储能铝–空气电池 87
    6.1.1 大功率储能铝–空气电池系统 87
    6.1.2 大功率储能铝–空气电池设计 89
    6.1.3 铝–空气电池运行 91
    6.2 可穿戴柔性铝–空气电池设计与组装 92
    6.2.1 纸片柔性铝–空气电池 92
    6.2.2 固态电解质柔性铝–空气电池 96
    6.3 多功能组合铝–空气电池 101
    参考文献 102
    第7章 二次铝--空气电池.106
    7.1 电解液 106
    7.1.1 离子液体电解液 106
    7.1.2 固体电解质 112
    7.2 空气电极氧还原与析出过程 115
    7.3 空气电极催化材料 117
    7.3.1 碳基催化材料 117
    7.3.2 氧化物基催化材料 119
    7.3.3 非氧化物基材料 123
    7.3.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124
    参考文献 126
    第8章 铝--空气电池未来挑战与展望 133
    8.1 空气电极材料铝负极材料 133
    8.2 空气电极材料 134
    8.3 电解质添加剂 135
    8.4 铝–空气电池系统及循环管理 135
    第三部分 水系铝电池
    第9章 水系铝电池基础与原理 139
    9.1 水系铝电池工作原理139
    9.1.1 嵌入/脱出机理 139
    9.1.2 电化学转换机理 143
    9.2 水系铝电池结构与组件 147
    9.2.1 单一性铝盐电解液 149
    9.2.2 含功能性添加剂的电解液 150
    9.2.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150
    9.3 水系铝电池的应用前景 152
    参考文献 153
    第10章 水系铝电池电解质 157
    10.1 水系铝电池电解质简介 157
    10.2 电解质的热力学分析.159
    10.3 液体电解质.161
    10.3.1 碱性溶液电解质 162
    10.3.2 强酸性溶液电解质 163
    10.4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174
    参考文献 177
    第11章 水系铝电池负极材料 180
    11.1 水系铝电池负极材料简介 180
    11.2 钝化膜与析氢反应 180
    11.3 铝负极 181
    11.3.1 离子液体预处理铝负极构建SEI膜 181
    11.3.2 采用“盐包水”电解质构建SEI膜 184
    11.4 铝合金材料 185
    11.5 金属氧化物 186
    11.5.1 TiO2 186
    11.5.2 MoO3 191
    11.5.3 其他氧化物 193
    11.6 有机类材料 194
    11.6.1 有机聚合物负极 194
    11.6.2 有机小分子负极 195
    参考文献 196
    第12章 水系铝电池正极材料 199
    12.1 水系铝电池正极材料简介 199
    12.2 过渡金属氧化物 200
    12.2.1 钒系电极材料 200
    12.2.2 锰系电极材料 204
    12.2.3 铋系电极材料 207
    12.2.4 钨系电极材料 209
    12.3 普鲁士类结构电极材料 212
    12.3.1 CuHCF框架电极材料 213
    12.3.2 FeFe(CN)6框架电极材料 215
    12.3.3 六氰基铁酸镍钾(KNHCF)框架电极材料 219
    12.3.4 六氰铁酸钴钾(K2CoFe(CN)6)框架电极材料 221
    12.3.5 K2CuFe(CN)6框架电极材料 227
    12.3.6 Na1.68Mn[Fe(CN)6]·1.7H2O(NMHCF)框架电极材料 230
    12.3.7 Mn4[Fe(CN)6]2.88Δ0.29·11.8H2O 框架电极材料 232
    12.4 碳材料 235
    12.5 有机材料 236
    12.5.1 吩嗪有机正极材料 236
    12.5.2 醌类有机材料 239
    参考文献 241
    第13章 水系铝电池未来挑战与展望 244
    13.1 水系铝电池面临的挑战 244
    13.1.1 材料层面 244
    13.1.2 电解质方面 248
    13.1.3 电池结构方面 250
    13.2 水系铝电池的发展方向 252
    13.2.1 铝电池实际评估与应用 252
    13.2.2 未来发展预期 254
    参考文献 255
    第四部分 非水系铝电池
    第14章 非水系铝电池基础与原理 261
    14.1 非水系铝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原理 261
    14.1.1 嵌入/脱出机理 261
    14.1.2 吸附/脱附机理 263
    14.1.3 电化学转化机理 264
    14.2 非水系铝电池的热力学与动力学 265
    14.2.1 非水系铝电池热力学分析 265
    14.2.2 非水系铝电池动力学分析 267
    14.2.3 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解 273
    参考文献 274
    第15章 非水系铝电池电解质 278
    15.1 非水系铝电池电解质简介 278
    15.2 非水系电解液物理化学性质 279
    15.3 离子液体电解液 279
    15.3.1 AlCl3/咪唑类离子液体 280
    15.3.2 AlCl3/季铵盐类离子液体 282
    15.3.3 AlCl3/吡啶类离子液体 284
    15.3.4 其他新型常温电解液 285
    15.4 熔融盐电解质 287
    15.4.1 AlCl3基二元体系 288
    15.4.2 AlCl3基三元体系 290
    15.4.3 AlCl3基四元体系 292
    15.5 固态电解质 294
    15.5.1 聚合物骨架的选择 296
    15.5.2 增塑剂的影响 297
    参考文献 310
    第16章 非水系铝电池正极材料 315
    16.1 非水系铝电池正极材料简介 315
    16.2 碳材料 315
    16.2.1 石墨纸 315
    16.2.2 泡沫石墨 318
    16.2.3 膨胀石墨 320
    16.2.4 自然石墨 321
    16.2.5 无定形碳转化石墨 322
    16.2.6 石墨烯 324
    16.2.7 碳纳米笼 327
    16.2.8 碳纳米纤维 328
    16.2.9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衍生多孔碳 329
    16.2.10 多孔碳材料 330
    16.3 氧化物 331
    16.3.1 氧化钒 332
    16.3.2 氧化钛 334
    16.3.3 氧化钴 335
    16.3.4 氧化锡 337
    16.3.5 氧化铜 338
    16.3.6 氧化锰 339
    16.3.7 氧化钨 339
    16.3.8 氧化碲 340
    16.4 硫及硫化物 340
    16.4.1 硫单质 340
    16.4.2 硫化铁 341
    16.4.3 硫化镍 342
    16.4.4 硫化铜 344
    16.4.5 硫化钒 344
    16.4.6 硫化钼 346
    16.4.7 硫化钛 349
    16.4.8 硫化锡 350
    16.4.9 镍钴硫化物 351
    16.5 硒及硒化物 353
    16.5.1 硒正极材料 353
    16.5.2 非水系硒化物正极材料 357
    16.6 碲及碲化物 362
    16.6.1 碲正极材料 362
    16.6.2 过渡金属碲化物正极材料 366
    16.7 锑单质 368
    16.8 有机类材料 370
    16.8.1 导电高分子 370
    16.8.2 含C=O有机材料 376
    16.8.3 含C≡N有机材料 379
    16.8.4 其他有机材料 380
    16.9 其他材料 381
    16.9.1 金属有机骨架 381
    16.9.2 硼化钴 383
    16.9.3 磷及磷化物 384
    16.9.4 氯化物 388
    16.9.5 MXene 388
    参考文献 389
    第17章 非水系铝电池负极材料 397
    17.1 非水系铝电池负极材料简介 397
    17.2 铝负极腐蚀机理 398
    17.2.1 钝化膜 399
    17.2.2 腐蚀溶解 400
    17.2.3 枝晶 402
    17.3 碳基负极材料 402
    17.3.1 石墨负极 402
    17.3.2 碳布负极 404
    17.3.3 氮掺杂碳棒阵列负极 406
    17.4 其他负极材料 407
    17.4.1 合金负极 407
    17.4.2 液态金属镓负极 411
    参考文献 412
    第18章 非水系铝电池非活性材料415
    18.1 非水系铝电池非活性材料简介 415
    18.2 集流体 415
    18.2.1 金属集流体 416
    18.2.2 碳质集流体 420
    18.2.3 其他非金属集流体 422
    18.3 黏结剂 424
    18.3.1 PVDF 失活机理 424
    18.3.2 其他黏结剂 426
    18.4 隔膜 429
    18.4.1 玻璃纤维隔膜 429
    18.4.2 聚丙烯腈隔膜 429
    18.4.3 CMK-3涂层改性隔膜 431
    参考文献 432
    第19章 非水系铝电池原位表征技术与模拟仿真 434
    19.1 简介 434
    19.2 原位成像技术 434
    19.2.1 原位SEM 435
    19.2.2 原位TEM 436
    19.2.3 原位X射线层析成像技术 438
    19.2.4 原位AFM 438
    19.2.5 原位光学成像技术 440
    19.3 原位光谱技术 442
    19.3.1 原位 XRD 442
    19.3.2 原位Raman 444
    19.3.3 原位XPS 446
    19.4 在线气体分析技术 447
    19.5 第一性原理计算 449
    19.6 模拟仿真在非水系铝电池中的应用 452
    参考文献 455
    第20章 非水系铝电池未来挑战与展望 457
    20.1 非水系铝电池总结 457
    20.2 非水系铝电池面临的挑战 457
    20.2.1 材料层面 457
    20.2.2 电池结构层面 460
    20.3 非水系铝电池发展预测 461
    20.3.1 非水系铝电池实际评估 461
    20.3.2 电池能量密度估算 465
    20.3.3 未来发展预期 467
    参考文献 469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