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信息技术 > 通信工程 > 红外与太赫兹探测器:原书第3版

相同语种的商品

销售排行榜

浏览历史

红外与太赫兹探测器:原书第3版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红外与太赫兹探测器:原书第3版
  • 书号:9787030739308
    作者:丁雷,葛军
  • 外文书名:
  • 装帧:锁线胶订
    开本:16
  • 页数:896
    字数:138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01
  • 所属分类:通信工程
  • 定价: ¥300.00元
    售价: ¥195.0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系统介绍了红外与太赫兹探测器件中的电子信息理论、物理内涵、光学知识,以及器件制备与应用中所涉及的材料、结构和制冷系统等多方面的内容,对红外与太赫兹器件制备、应用研发以及实际工程使用人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全书分为5个部分,包括红外与太赫兹探测基础、红外热探测器、红外光子探测器、红外焦平面阵列以及太赫兹探测器与焦平面阵列。其中红外热探测器部分单列了气动探测器一章,红外光子探测器部分分列了多种近十年开始进入成熟期的器件类型,太赫兹探测器从原来的一章扩充为一个部分,并对近期的一些进展做了详细的介绍。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部分 红外与太赫兹探测基础
    第1章 辐射度量学 3
    1.1 辐射度量学与光度学中的量和单位 4
    1.2 辐照度学中量的定义 6
    1.3 辐射亮度 8
    1.4 黑体辐射 10
    1.5 发射率 13
    1.6 红外光学 15
    第2章 红外系统基础 19
    2.1 红外探测器市场 19
    2.2 夜视系统的概念 21
    2.3 热成像 25
    2.4 制冷器技术 32
    2.5 大气传输与红外波段 42
    2.6 场景辐射与对比度 43
    第3章 红外探测器的性能 45
    3.1 现代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历史 47
    3.2 红外探测器的分类 50
    3.3 探测器工作温度 54
    3.4 探测器的品质因子 56
    3.5 探测率基本极限 58
    第4章 红外探测器的基本性能限制 64
    4.1 热探测器 64
    4.2 光子探测器 72
    4.3 光子和热探测器的基本限制比较 79
    4.4 光子探测器的理论模型 83
    第5章 红外辐射与探测器的耦合 87
    5.1 标准耦合 87
    5.2 等离激元耦合 89
    5.3 陷光探测器 98
    第6章 外差探测 103
    6.1 外差探测理论 105
    6.2 红外外差探测技术 108
    第二部分 红外热探测器
    第7章 热电堆 117
    7.1 热电堆的基本原理与操作 117
    7.2 品质因子 121
    7.3 热电材料 123
    7.4 微机械加工热电堆 126
    第8章 测辐射热计 132
    8.1 测辐射热计的基本工作原理 132
    8.2 测辐射热计的类型 135
    8.3 微加工室温测辐射热计 139
    8.4 超导测辐射热计 147
    8.5 高温超导测辐射热计 152
    8.6 热电子测辐射热计 156
    第9章 热释电探测器 161
    9.1 热释电探测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161
    9.2 热释电材料的选择 167
    9.3 探测器设计 176
    9.4 热释电的视像管 178
    第10章 气动探测器 179
    10.1 高莱管 179
    10.2 微机械高莱管型传感器 181
    第11章 新型热探测器 183
    11.1 新型非制冷探测器 183
    11.2 热传感器的比较 196
    第三部分 红外光子探测器
    第12章 光子探测器的原理 201
    12.1 光电导探测器 201
    12.2 pn结光电二极管 222
    12.3 pin光电二极管 239
    12.4 雪崩光电二极管 242
    12.5 肖特基势垒光电二极管 247
    12.6 金属半导体金属光电二极管 252
    12.7 MIS光电二极管 254
    12.8 非平衡光电二极管 258
    12.9 势垒型光电二极管 259
    12.10 光电磁、磁聚及丹倍探测器 264
    12.11 光子牵引探测器 270
    第13章 本征硅和锗探测器 274
    13.1 硅光电二极管 275
    13.2 锗光电二极管 284
    13.3 SiGe光电二极管 288
    第14章 非本征硅和锗探测器 292
    14.1 非本征光电导 292
    14.2 非本征光电导技术 293
    14.3 非本征光电导工作特性 295
    14.4 非本征光电导的性能 296
    14.5 阻挡杂质带器件 301
    14.6 固态光电倍增管 306
    第15章 光电发射探测器 308
    15.1 内光电发射过程 308
    15.2 肖特基势垒探测器截止波长的控制 315
    15.3 肖特基势垒探测器的结构优化与制备 316
    15.4 新型内光电发射探测器 317
    第16章 Ⅲ-Ⅴ族探测器 321
    16.1 Ⅲ-Ⅴ族窄禁带半导体的物理特性 321
    16.2 铟镓砷光电二极管 331
    16.3 二元Ⅲ-Ⅴ族光探测器 339
    16.4 InAsSb光电探测器 357
    16.5 GaSb基三元、四元合金光电二极管 365
    16.6 新型锑基Ⅲ-Ⅴ族窄禁带光电探测器 368
    第17章 碲镉汞探测器 371
    17.1 碲镉汞探测器的历史 372
    17.2 碲镉汞:技术和特性 374
    17.3 碲镉汞的基本特性 383
    17.4 俄歇过程主导的光探测器性能 397
    17.5 光电导型探测器 400
    17.6 光伏型探测器 414
    17.7 势垒型光电二极管 454
    17.8 其他Hg基探测器 457
    第18章 Ⅳ-Ⅵ族探测器 463
    18.1 材料制备与特性 464
    18.2 多晶光电导探测器 476
    18.3 pn结型光电二极管 481
    18.4 肖特基势垒型光电二极管 489
    18.5 非传统的薄膜光电二极管 496
    18.6 可调谐振腔增强探测器 498
    18.7 铅盐与HgCdTe器件的比较 500
    第19章 量子阱红外光电探测器 503
    19.1 低维固体:背景 503
    19.2 多量子阱和超晶格 508
    19.3 光导型量子阱红外光电探测器 516
    19.4 光伏型量子阱红外光电探测器 531
    19.5 超晶格微带QWIP 533
    19.6 光耦合 534
    19.7 相关器件 537
    第20章 超晶格探测器 547
    20.1 HgTe/HgCdTe超晶格 548
    20.2 Ⅱ类超晶格 554
    20.3 InAs/GaSb超晶格光电二极管 564
    20.4 InAs/InAsSb超晶格光电二极管 573
    20.5 器件钝化 575
    20.6 Ⅱ类超晶格光电探测器中的噪声机制 578
    第21章 量子点红外光电探测器 581
    21.1 QDIP制备和工作原理 581
    21.2 QDIP的预期优势 584
    21.3 QDIP模型 585
    21.4 QDIP的性能 590
    21.5 胶体QDIP593
    第22章 红外势垒型光电探测器 596
    22.1 短波红外势垒型探测器 596
    22.2 铟砷锑势垒型探测器 597
    22.3 铟砷/镓锑Ⅱ类势垒型探测器 600
    22.4 势垒型探测器与HgCdTe 光电二极管的比较 606
    第23章 级联红外光电探测器 616
    23.1 多级红外探测器 616
    23.2 Ⅱ类超晶格带间级联红外探测器 617
    23.3 与碲镉汞HOT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比较 625
    第四部分 红外焦平面阵列
    第24章 焦平面阵列结构概述 629
    24.1 焦平面阵列概述 630
    24.2 单片式阵列 633
    24.3 混成式阵列 639
    24.4 读出集成电路 643
    24.5 焦平面阵列的性能 646
    24.6 小像元焦平面阵列的发展 655
    24.7 自适应焦平面阵列 665
    第25章 热探测焦平面阵列 668
    25.1 热电堆焦平面阵列 669
    25.2 测辐射热计焦平面阵列 673
    25.3 热释电焦平面阵列 689
    25.4 封装 697
    25.5 新型非制冷焦平面阵列 699
    第26章 光子探测焦平面阵列 703
    26.1 本征硅阵列 707
    26.2 非本征硅和锗阵列 716
    26.3 光发射阵列 722
    26.4 Ⅲ-Ⅴ族焦平面阵列 729
    26.5 碲镉汞焦平面阵列 739
    26.6 铅盐阵列 751
    26.7 量子阱红外光电探测器阵列 756
    26.8 势垒型探测器和Ⅱ类超晶格焦平面阵列 762
    26.9 碲镉汞与Ⅲ -Ⅴ族———未来展望 768
    第27章 第三代红外探测器 775
    27.1 对第三代探测器的需求 777
    27.2 碲镉汞多色探测器 780
    27.3 多波段量子阱红外光电导 790
    27.4 多波段Ⅱ类铟砷/镓锑探测器 799
    27.5 多波段量子点红外光电探测器 804
    第五部分 太赫兹探测器与焦平面阵列
    第28章 太赫兹探测器与焦平面阵列 809
    28.1 概述 809
    28.2 太赫兹辐射特性概述 812
    28.3 太赫兹探测器的发展路径 815
    28.4 太赫兹直接探测和外差探测技术 821
    28.5 光导型器件中太赫兹波的产生与探测 826
    28.6 室温太赫兹探测器 828
    28.7 非本征探测器 852
    28.8 破裂对光子探测器 853
    28.9 微波动态电感探测器 857
    28.10 半导体测辐射热计 860
    28.11 超导测辐射热计 865
    28.12 转变边沿传感测辐射热计 871
    28.13 新型太赫兹探测器 876
    后记 895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