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工程技术 > 油气运移——定量动力学研究与应用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油气运移——定量动力学研究与应用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油气运移——定量动力学研究与应用
  • 书号:9787030558039
    作者:罗晓容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16
  • 页数:
    字数:58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01
  • 所属分类:工程技术
  • 定价: ¥298.00元
    售价: ¥235.4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多年来在油气运移方向的研究成果。以油气运移为主线,将油气成藏的各个要素和过程有机地串联起来,开展定量化的成藏动力学研究;介绍了运移机理物理模拟实验,以地质解剖和模拟实验研究为基础,探索油气运移过程中输导体系连通性及输导能力的量化参数和评价方法,确定关键成藏时期油气输导体系的构成和输导格架模型;根据油气在不同的运移聚集阶段和相应阶段的散失机理,求取油气损失量,进而提出油气资源及其分布的评价方法;并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部斜坡东段的实际应用为例,指出其油气运移方向和聚集范围,评价油气勘探潜力。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油气二次运移 1
    1.1.1 油气运移基本认识 1
    1.1.2 油气运移动力 3
    1.1.3 油气运移通道 6
    1.1.4 油气运移的路径特征和形成机理 12
    1.1.5 油气运聚的动力学模式 15
    1.1.6 油气运移示踪与定年 17
    1.2 地质动力学与定量分析方法 20
    1.2.1 地质动力学 20
    1.2.2 地质模型建立 21
    1.2.3 定量研究的方法 22
    1.3 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 26
    1.3.1 成藏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与作用 26
    1.3.2 油气成藏动力学的概念和内涵 28
    1.3.3 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31
    第2章 油气二次运移机理与过程 36
    2.1 石油二次运移物理模拟实验 36
    2.1.1 实验装置与观测系统 36
    2.1.2 运移路径的形成过程 41
    2.1.3 运移路径中的再次运移 53
    2.1.4 路径饱和度与路径内含油饱和度 56
    2.1.5 单个裂隙中油运移实验及特征分析 67
    2.2 油气二次运移机理与过程 70
    2.2.1 油气运移的动力学表征与运移模式图 70
    2.2.2 运移路径形成?变化的机理与过程 72
    2.3 油气二次运移的数学模拟分析 82
    2.3.1 MigMOD模型及其适用性分析 82
    2.3.2 概念地质模型中的油气运移模拟 87
    2.3.3 油气运移路径的非均匀性及影响因素 90
    2.3.4 实例分析: 巴黎盆地中侏罗统成藏系统中的油气运移 98
    第3章 油气输导体系及其量化表征 100
    3.1 砂岩输导层及其量化表征 100
    3.1.1 输导层的概念 101
    3.1.2 输导层的划分 102
    3.1.3 输导层模型的建立 104
    3.1.4 输导层的几何连通性 105
    3.1.5 输导层的流体连通性 107
    3.1.6 输导层输导性能的量化表征 110
    3.2 断层输导体及其量化表征 112
    3.2.1 影响断层启闭性的地质因素分析 113
    3.2.2 断层启闭性量化研究的思想和模型 115
    3.2.3 断层连通概率的概念 120
    3.2.4 断层启闭性量化参数的有效性评价 122
    3.2.5 断层输导体的量化表征 132
    3.3 不整合相关输导体 138
    3.3.1 不整合运移通道的结构特征 138
    3.3.2 不整合相关输导体的空间分布 141
    3.3.3 不整合输导体模型 147
    3.4 复合油气输导格架的建立及其量化表征 149
    3.4.1 复合输导体系的构建原则 149
    3.4.2 复合输导格架建立的方法 151
    3.4.3 复合输导格架的量化表征 155
    第4章 油气运聚效率与资源分布定量评价方法 159
    4.1 油气初次运移与排烃量估算 159
    4.1.1 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学条件分析 159
    4.1.2 烃源岩排烃量的估算 165
    4.2 油气二次运移途中损失量估算方法 174
    4.2.1 油气二次运移过程的模式 175
    4.2.2 油气运移径道比 177
    4.2.3 二次运移途中损失量估算模型 182
    4.2.4 运移途中损失量估算的实例 183
    4.3 非工业油气聚集损失量估算 189
    4.3.1 计算原理和方法 189
    4.3.2 非工业聚集量估算的实例 190
    4.4 油气资源量及空间分布定量评价 193
    4.4.1 油气资源评价的物质平衡方法 193
    4.4.2 运移路径中油气运聚量评价的实现 195
    4.4.3 油气运聚效率及资源分布评价的方法流程 196
    4.4.4 研究方法的适用性检验 198
    第5章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油气运聚动力学研究 203
    5.1 地质背景和石油地质条件 203
    5.1.1 构造特征 203
    5.1.2 地层发育特征 204
    5.1.3 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历史 207
    5.1.4 石油地质条件 210
    5.1.5 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212
    5.2 油气运聚动力学背景的定量研究 217
    5.2.1 盆地地质模型建立与埋藏演化史恢复 217
    5.2.2 温压场特征及演化过程恢复 229
    5.2.3 烃源岩排烃史恢复 249
    5.3 油气成藏期次及运聚系统的划分 256
    5.3.1 油气运移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257
    5.3.2 油气成藏年代学分析 270
    5.3.3 油气运聚系统划分 276
    5.4 复合输导格架建立及量化表征 281
    5.4.1 砂岩输导层量化表征 282
    5.4.2 断层输导体的量化表征 308
    5.4.3 复合输导格架的建立 325
    5.5 油气运聚效率评价及资源分布预测 334
    5.5.1 油气运聚损失量的计算 335
    5.5.2 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342
    5.5.3 油气运聚模拟及资源分布评价 344
    5.5.4 有利勘探目标区预测与评价 350
    参考文献 353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