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人类发展的巨大挑战,与人类使用能源与排放活动密切相关。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一大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家,其节能减排问题备受关注。首都北京是中国的超大型中心城市,其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旺盛,历史排放严重,且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学术界及政府共同关注的节能减排、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焦点。本书立足于中国能耗及碳排放的现实背景,选取我国的首都北京作为低碳发展的研究对象,从能源利用与碳排放问题入手,研究北京市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基于三大产业视角的北京市能源消费影响因素、低碳约束下北京市工业部门发展能力评估、北京市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北京市电力部门碳排放及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北京市碳市场的运行绩效与成熟度评估等重要问题,论述每个问题的研究思路、模型方法、数据处理,并对结论进行详细阐述,以政策分析为导向,提出对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1
1.1中国经济发展、能源利用与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2
1.1.1经济发展推动能源消费,化石能源仍为主要能源消费品种4
1.1.2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工业行业有待调整6
1.1.3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历史累计量低于发达国家8
1.1.4人均碳排放水平较低,碳排放强度较高9
1.2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10
1.2.1低激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10
1.2.2在命令控制型减排政策下,逐步引人激励型减排机制13
1.2.3抓住减排道路中的优势与机遇,应对劣势与挑战16
1.3北京市能源消费的特点17
1.3.1经济发展促进能耗增加,第三产业能耗比例上升17
1.3.2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电力消耗占比较大18
1.3.3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分行业存在差异19
1.4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分析20
1.4.1碳排放不断增加但总量较低,人均碳排放低于全国水平20
1.4.2人均历史累计碳排放量较高,位居全国前十21
1.4.3二氧化碳强度逐步降低,低于全国碳排放强度21
1.5北京市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研究22
1.5.1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介绍LMDI分解法22
1.5.2能源消费促使碳排放增加,排放强度高于发达国家25
1.5.3经济发展驱动碳排放增加,降低能源强度有效实现控排25
第2章 北京市三大产业低碳发展研究30
2.1北京市三大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现状31
2.1.1产业能源消费总体呈上升趋势,产业间能源消费大31
2.1.2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三大产业变革加剧32
2.1.3化石能源消费占据首位,非化石能源消费快速增长34
2.1.4产业能源效率稳步提升,提高能效是节能减排关键36
2.1.5行业能源消费变化显著,重工业比例正在逐步减小38
2.2北京市产业端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分析40
2.2.1LMDI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41
2.2.2三大产业能源消费驱动因素及其贡献43
2.3北京市产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政策建议45
2.3.1北京市行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相互促进45
2.3.2北京市产业间重工业能源强度变动较大47
2.3.3提高能源强度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48
第3章 低碳约束下北京市工业部门发展能力研究50
3.1发展低碳工业对北京市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51
3.1.1从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角度设计减排路径51
3.1.2碳排放的因素、计算和评价方法52
3.2北京市工业产出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53
3.2.1基于人口、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53
3.2.2北京市工业总产值是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55
3.3北京市工业行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现状57
3.3.1北京市低碳政策初见成效57
3.3.2高耗能行业碳排放居高不下58
3.4北京市工业行业的综合评价研究59
3.4.1北京市工业行业评价方法与指标59
3.4.2制造业普遍具有碳生产力优势60
3.4.3电力、汽车制造和计算机通信制造的行业规模效益可观61
3.4.4工业行业效率整体表现优异63
3.4.5水资源等基础供应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较具发展能力64
3.4.6汽车制造业综合评价最优65
3.5北京市低碳工业发展的若干建议68
3.5.1依据低碳优势调整工业产业结构68
3.5.2重点培育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69
第4章 北京市交通运输业低碳发展研究70
4.1北京市交通运输业指标分析71
4.1.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稳步增长,等级公路发展空间大71
4.1.2交通运输设备数量逐步增加,出租车数量渐趋平稳71
4.1.3交通运输规模呈现快速增长,不同交通方式有差异72
4.1.4交通运输能源消费快速增长,能耗结构需不断完善75
4.1.5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正相关,注重能源消费的质量76
4.2北京市营业性道路交通能耗影响因素分析77
4.2.1营业性能源消费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79
4.2.2营业性道路运输能源测算80
4.2.3提高能源效率、改善人口强度是营业性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关键86
4.3北京市社会及私人车辆能耗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87
4.3.1社会及私人车辆能耗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87
4.3.2社会及私人车辆能耗趋于稳定89
4.3.3社会及私人车辆能耗驱动因素及其总量分析92
4.3.4提高能源效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94
第5章 北京市电力部门低碳发展研究96
5.1北京市电力基本情况97
5.1.1供电逐年增加,发电煤耗呈下降趋势98
5.1.2用电逐年增加,行业、区域差异明显103
5.2北京市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04
5.2.1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105
5.2.2产业人均收入是影响电力消费的主要因素106
5.3北京市电力部门碳排放情况及影响因素110
5.3.1北京市火力发电碳排放先增后减111
5.3.2生产角度碳排放主要受能源强度效应影响113
5.3.3消费角度碳排放主要受火力发电能源消耗影响117
第6章 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121
6.1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122
6.1.1居民生活与能源消费、碳排放密切相关122
6.1.2居民不同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分析122
6.1.3居民消费领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23
6.2北京市居民消费及能源消费情况124
6.2.1居民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城镇与农村消费构成存在差异124
6.2.2城镇能源消费结构有所改善,农村能源消费仍以化石能源为主127
6.2.3城镇与农村间接能源消费结构存在差异,农村间接能源消费较少129
6.3北京市居民二氧化碳排放情况133
6.3.1城镇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农村134
6.3.2食品等方面的间接碳排放量占比相对较大135
6.4不同收入水平居民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分析137
6.4.1居民收入水平越高,间接能源消费量越多138
6.4.2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42
6.5居民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146
6.5.1基于LMDI分解法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146
6.5.2人均消费驱动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单位消费能耗实现有效减排146
6.5.3降低单位消费的间接能耗驱动减排,居民生活水平及人口因素增加碳排放150
第7章 北京市减排机制研究——碳市场机制157
7.1北京市低碳发展的经验借鉴及路径选择158
7.1.1借鉴发达国家低碳城市的转型发展经验158
7.1.2发展及完善适合自身的激励型减排措施158
7.1.3北京市与其他试点城市的碳市场建设对比159
7.2北京市碳市场机制运行情况分析162
7.2.1碳市场交易初具规模,市场流动性较差162
7.2.2控排企业较多,履约情况良好164
7.2.3立法不断完善,碳市场交易的流程逐步规范化166
7.3北京市碳市场机制综合评价指标构建与模型介绍166
7.3.1北京市碳市场机制评价的研究意义166
7.3.2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66
7.3.3建立基于变异系数法的TOPSIS模型167
7.4北京市碳市场发展的绩效与成熟度评估169
7.4.1综准能力评价较好,位居试点排序第二169
7.4.2运行成熟度较低,市场流动性差170
7.4.3运行绩效水平较高,经济效益有待改善172
7.4.4交易深度与减排效果的评价意义最大173
参考文献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