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戴金星院士从事天然气勘探工作50多年来,在天然气地质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章。内容包括煤成气含义、煤系生烃特征、煤成气资源评价、煤成气藏类型以远景区预测、中国天然气地学理论进展、大中型气田形成主控因素、煤成气聚集域、无机成因气田及特征、非常规天然气及其勘探开发意义、世界典型煤成气田富集规律等,这些论述是戴金星院士从事天然气地质研究的成果结晶,为我国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前言
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1
我国煤系地层含气性的初步研究9
关于埋藏基岩古风化壳的含油气性20
加强我国南方生物礁的油气勘探29
生物礁的含油气性及其勘探34
我国台湾油气地质梗概53
从油气形成探讨煤变质的温度63
关于煤系生成天然气量的计算72
从煤成气观点评价沁水盆地含气远景78
我国煤中发现的气孔及其在天然气勘探上的意义94
煤成气涵义及其划分98
国外的煤成气和主要的聚煤气盆地101
我国天然气藏的分布特征120
我国天然气藏类型的划分128
煤成气和世界聚煤气盆地概述137
向斜中的油、气藏149
西西伯利亚盆地的煤成气及其控制富集的规律153
中国含硫化氢天然气分布特征、分类及其成因探讨164
苏联气田和天然气储量分布的若干特征173
我国煤成气藏的类型和有利的煤成气远景区198
煤成气的研究、勘探与前景展望212
中国东部奥陶系气藏类型、气源及其意义215
中国气藏形成与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初探221
关于冀中拗陷煤成气的探讨228
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煤中气孔的特征及其意义234
天然气在我国未来的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240
广东平远鹧鸪窿二氧化碳气苗244
中国煤成气的开发研究247
近十年来我国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250
近40年来世界天然气工业发展的若干特征254
气聚集带和气聚集区的分类及其在天然气勘探上的意义261
古构造在气藏形成中的重大作用270
大中型气田发育的气聚集带特征273
我国煤成气资源勘探开发和研究的重大意义281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煤成气287
中国东部无机成因的二氧化碳气藏及其特征292
中国含油气盆地中无机成因烷烃气及其气藏初探300
中亚煤成气聚集域形成及其源岩310
中亚煤成气聚集域东部气聚集带特征317
中国大中型气田有利勘探区带325
国家“八五”天然气科技攻关丰硕成果梗概330
中国东部和大陆架二氧化碳气田(藏)及其气的类型337
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340
中国气藏(田)的若干特征347
论中国东部和大陆架二氧化碳气田(藏)及其气的成因类型354
我国天然气资源及其前景373
中国煤成气研究二十年的重大进展379
中国煤成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395
中国煤成气田分布规律初探405
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开发前景418
无机成因油气论和无机成因的气田(藏)420
世界聚煤气盆地梗概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