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服务于土壤调查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工具书。全书共分15章,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土壤物理性质分析、有机物质的分析、全量组成和各种化学性质的测定,以及强酸消化元素、土壤氧化物、原生和蒙古土矿物鉴定、土壤微形态薄片制备和鉴定等多用于土壤发生和分类研究的方法。此外,还对野外土壤鉴定和原位测定所常用的田间速测方法进行了介绍。
本书在采用成熟的土壤常量元素经典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快速和稳定的仪器分析方法,并对每种分析方法进行了精度评价。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
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1
1.2 土壤样品的制备 2
1.3 黏粒(<0.002mm)样品的制备 5
主要参考文献 7
第二章 土壤物理分析 8
2.1 颗粒组成的测定 8
2.2 水可分散秸粒(<0.002mm)含量的测定 19
2.3 细都粒(<0.0002mm)含量的测定 20
2.4 岩屑部分(>2mm)含量的测定 22
2.5 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 23
2.6 容重的测定 25
2.7 自然土块1/3×105Pa或1/10×105Pa水分 30
2.8 土壤水特征曲线测定 31
2.9 凋萎含水量的测定 33
2.10 水分吸持差(WRD)的计算 35
2.11 饱和含水量的测定 35
2.12 线性膨胀系数(COLE)的计算 36
主要参考文献 37
第三章 土壤pH、碳酸盐和石膏的测定 38
3.1 pH 的测定(电位法)38
3.2 碳酸钙相当物的测定 40
3.3 石膏的测定(乙醇洗盐、盐酸提取一EDTA 间接滴定法) 44
主要参考文献 46
第四章 土壤有机物质的分析 47
4.1 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 47
4.2 腐殖质组成的快速测定 49
4.3 纤维物质的测定 51
4.4 土壤有机物颜色的测定 53
主要参考文献 54
第五章 土攘氮的测定 55
5.1 全氮的测定 55
5.2 碱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58
5.3 镀态氮的测定(靛酚蓝比色法) 60
5.4 硝态氮的测定 62
主要参考文献 66
第六章 土壤磷的测定 67
6.1 全磷的测定 67
6.2 有效磷的测定 70
6.3 拧橡酸溶性磷的测定 73
6.4 磷酸盐的吸持 75
主要参考文献 76
第七章 土攘钾的测定 77
7.1 全磷的测定 77
7.2 速效钾的测定(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79
7.3 缓效钾的测定(硝酸消煮-火焰光度法) 80
主要参考文献 81
第八章 土壤交换性能的分析 82
8.1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82
8.2 交换性盐基及其组成的测定 87
8.3 氯化钾浸提性酸及氢、铝的测定(适用于酸性土壤) 93
8.4 铝饱和度的计算(适用于酸性土壤) 95
8.5 氯化钡-三乙醇铵(pH8.2)浸提性酸的测定(适用于酸性土壤) 95
8.6 碱化土壤交换性铀的测定 96
8.7 碱化土壤销饱和度的计算 99
主要参考文献 100
第九章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和组成的测定 101
9.1 土壤水溶性盐待测液的制备 101
9.2 烘干残渣及盐分总量的测定 102
9.3 碳酸根、重碳酸根离子的测定(双指示剂滴定法) 105
9.4 氯离子的测定 106
9.5 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108
9.6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110
9.7 硝酸根离子的测定(还原蒸馏法) 113
9.8 钾和钠离子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114
9.9 离子色谱分析 115
9.10 阴阳离子的精密度 118
主要参考文献 118
第十章 土攘矿质全量元素的分析 119
10.1 样品待测液的制备 119
10.2 二氧化硅的测定 122
10.3 铁的测定 126
10.4 铝的测定 128
10.5 锰的测定 130
10.6 钛的测定 132
10.7 钙、镁的测定 135
10.8 钾、钠的测定 138
10.9 磷的测定 139
10.10 烧失量的测定(灼烧减重法) 140
10.11 全硫的测定 141
主要参考文献 147
第十一章 强酸消化元素的测定 148
11.1 样品待测液的制备 148
11.2 二氧化硅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比色法) 150
11.3 铁的测定 152
11.4 铝的测定 152
11.5 锰的测定 153
11.6 钛的测定 154
11.7 钾、钠的测定 154
11.8 磷的测定 154
11.9 钙、镁的测定 155
主要参考文献 155
第十二章 土壤氧化物的分析 156
12.1 游离氧化物的测定 156
12.2 非晶质氧化物的测定 166
12.3 络合态氧化物的测定 174
12.4 氢氧化销浸提性硅、铝的测定 179
12.5 硫酸铝浸提性铁、锰的测定 183
主要参考文献 187
第十三章 土攘野外调查的速测方法 188
13.1 酸碱度的测定(混合指示剂法)188
13.2 碳酸钙的测定(盐酸发泡估测法)189
13.3 碱化反应的测定(酚酞指示剂法)189
13.4 水田土壤亚铁的测定(邻菲罗啉指示剂法)190
13.5 水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电位计法)190
13.6 土壤中还原性物质(田间原位电极法)192
主要参考文献 192
第十四章 土壤中原生矿物和黏土矿物的鉴定 193
14.1 原生矿物的鉴定(偏光显微镜鉴定)193
14.2 黏土矿物的鉴定(X 射线衍射仪鉴定)194
14.3 非晶物质的定量 202
14.4 高岭石和埃洛石的定量 205
14.5 过渡矿物的定量 206
14.6 蛭石和蒙脱石的定量 207
14.7 云母类矿物的定量 209
14.8 绿泥石的定量 210
14.9 长石和石英的定量 211
14.10 三水铝石的定量 213
主要参考文献 214
第十五章 土攘微形态鉴定 215
15.1 土壤薄片的制备 215
15.2 土壤薄片的观察和描述 222
15.3 土壤薄片的摄影及照片整理 242
主要参考文献 243
附录 245
一、酸碱指示剂 245
二、酸碱混合指示剂 246
三、氧化还原指示剂 248
四、络合指示剂 248
五、不同组成形式的换算因数表 250
六、标准筛孔对照表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