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地理信息科学篇,包括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地理信息基础、空间数据结构与特征、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地理信息数据的查询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视化与制图、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热点技术与发展趋势;下篇为遥感科学篇,包括了遥感科学的现状与发展、遥感科学基础、遥感传感器与遥感平台、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专题遥感、遥感科学研究热点。另外,本书较第一版增加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和实习的内容,并配有相关实操数据。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上篇 地理信息科学
第1章 地理信息科学绪论 3
1.1 地理信息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3
1.2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 6
1.3 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 14
1.4 地理信息科学相关学科及期刊介绍 18
参考题 22
参考文献 22
第2章 地理信息基础 23
2.1 地理信息 23
2.2 地理实体表达与分类 24
2.3 空间坐标系统及投影 28
2.4 地理实体的编码 40
参考题 44
参考文献 44
第3章 空间数据结构与特征 45
3.1 空间数据结构 45
3.2 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 57
3.3 空间数据库 60
参考题 64
参考文献 64
第4章 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65
4.1 概述 65
4.2 空间数据的采集 67
4.3 空间数据的处理 74
4.4 空间数据的质量检核 94
参考题 100
参考文献 100
第5章 地理信息数据的查询和分析 101
5.1 地理信息数据的查询 101
5.2 地统计分析 102
5.3 叠置分析 104
5.4 缓冲区分析 107
5.5 网络分析 109
5.6 DEM与数字地形分析 110
5.7 空间分析模型 115
参考题 116
参考文献 117
第6章 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视化与制图 118
6.1 地理信息的可视化 118
6.2 地理语言与符号库 120
6.3 地理数据的版面设计与制图 122
6.4 动态地图与虚拟现实 127
6.5 ArcGIS高级制图 129
参考题 137
参考文献 137
第7章 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热点技术与发展趋势 138
7.1 云GIS 138
7.2 移动GIS 144
7.3 三维GIS 150
7.4 Web GIS 159
7.5 影像GIS 163
7.6 人工智能引领的 GIS 168
参考题 172
参考文献 173
下篇 遥感科学
第8章 遥感科学绪论 177
8.1 遥感的基本概念 177
8.2 遥感基本内容 177
8.3 遥感数据获取的基本过程 178
8.4 遥感的分类 180
8.5 遥感技术与科学的发展历史 181
8.6 遥感技术与科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 185
参考题 192
参考文献 193
第9章 遥感科学基础 194
9.1 几何光学基础 194
9.2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197
9.3 辐射传输基础 212
9.4 地物波谱特性的测定 218
参考题 220
参考文献 221
第10章 遥感传感器与遥感平台 222
10.1 传感器的类型及性能 222
10.2 摄影式成像传感器 224
10.3 扫描式成像传感器 227
10.4 雷达成像传感器 228
10.5 遥感平台 233
参考题 246
参考文献 246
第11章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248
11.1 遥感数字图像的表示 248
11.2 遥感图像的统计特征 250
11.3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254
11.4 图像的增强和变换 258
11.5 遥感图像融合 265
11.6 遥感图像的专题分类 269
参考题 283
参考文献 283
第12章 专题遥感 286
12.1 热红外遥感 286
12.2 微波遥感 289
12.3 激光雷达遥感 296
12.4 植被遥感 307
12.5 农业遥感 314
12.6 海洋遥感 317
12.7 地质遥感 322
12.8 遥感考古 325
参考题 330
参考文献 331
实验与实习
第13章 实验 337
13.1 使用 ArcMap 浏览地理数据 337
13.2 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341
13.3 空间数据处理 345
13.4 空间分析基本操作——栅格重分类、栅格计算 346
13.5 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内插 348
13.6 3D 可视分析 351
13.7 DEM的生成与显示 353
13.8 ArcMap制图——地图版面设计 357
13.9 Landsat数据波段合成及光谱曲线的绘制 364
13.10 遥感图像预处理: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 368
13.11 监督分类 379
13.12 面向对象分类及精度验证 380
13.13 DeepSeek使用指南 384
第14章 实习——昆明市盘龙江下游区域遥感影像矢量化、分析与制图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