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湿地与城市水生态环境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湿地与城市水生态环境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湿地与城市水生态环境
  • 书号:9787030823090
    作者:王琳,王丽,孔祥荣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脊精装
    开本:B5
  • 页数:162
    字数:217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6-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28.00元
    售价: ¥101.1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聚焦湿地与城市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实践,提出了发挥水文过程重要基础性作用与湿地独特的水生态功能,基于河流与湿地水生态过程,以流域为尺度,优化流域水系布局,修复流域水系形态,落实湿地空间,利用湿地改善流域水循环,保护水环境。提出构建以流域为尺度的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的设想,实现多规融合与湿地技术协同。
  基于流域水系与湿地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的实践案例,为规划设计人员进行城市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为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在城市水生态领域理论与技术创新提供了借鉴。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基于湿地功能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空间1
    1.1湿地是调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空间2
    1.1.1人类社会发展需求持续重塑湿地空间2
    1.1.2人工湿地是改善水生态环境的调控空间3
    1.2湿地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生态学路径4
    1.3湿地法规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集体行动7
    1.4基于湿地功能,构建菏泽水系湿地生态基础设施策略研究8
    1.4.1菏泽湿地和河流水系现状9
    1.4.2水生态环境问题与成因分析10
    1.4.3构建菏泽水生态基础设施策略11
    1.5小结16
    参考文献16
    第2章利用人工湿地修复与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22
    2.1人工湿地与人工湿地的功能22
    2.2人工湿地与公共空间融合23
    2.3人工湿地与道路绿化带(线性空间)融合25
    2.4人工湿地与住宅区景观融合26
    2.5人工湿地与河道融合27
    2.6人工湿地与污水处理厂排水系统融合28
    2.7人工湿地与高速路融合31
    2.8人工湿地与产业园区融合32
    2.9人工湿地与公园绿地融合33
    2.10构建维持生物多样性人工湿地35
    2.11小结37
    参考文献38
    第3章构建流域水污染控制导向下的湿地体系42
    3.1高旺河小流域湿地综合治理背景43
    3.1.1高旺河小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43
    3.1.2高旺河流域排水现状44
    3.1.3高旺河流域污染源分布现状及水质污染分析45
    3.1.4高旺河流域水生态现状52
    3.2高旺河流域排水规划52
    3.3高旺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目标53
    3.4高旺河流域水污染控制技术方案54
    3.4.1高旺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分析56
    3.4.2人工湿地实施的条件与技术58
    3.4.3干流雨水泵站排水人工湿地水质保障技术62
    3.5高旺河流域湿地体系的功能62
    参考文献62
    第4章营建湿地化的城市公园66
    4.1青岛城市公园与城市公园湿地67
    4.1.1青岛世园会园区环境特征68
    4.1.2世园会总体规划70
    4.1.3青岛世园会雨水湿地规划71
    4.2济南泉城公园的湿地化78
    4.3城市公园湿地化79
    4.3.1新建城市湿地公园80
    4.3.2现状城市公园湿地化82
    4.4小结83
    参考文献83
    第5章利用湿地形成水生态韧性城市86
    5.1济南市起步区大桥片区雨洪湿地系统营建87
    5.1.1起步区大桥片区涝洼地识别87
    5.1.2起步区雨洪湿地技术选择100
    5.1.3起步区大桥片区雨水湿地布设101
    5.2滨州市建成区雨洪湿地空间构建104
    5.2.1滨州市建成区降雨径流量空间分布105
    5.2.2滨州市建成区可收集雨水资源量空间分布109
    5.2.3雨水资源化利用可行性分析111
    5.2.4雨水湿地设施的选址112
    5.2.5设计降雨量条件下雨水湿地收集雨量分析115
    5.3小结116
    参考文献116
    第6章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修复120
    6.1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条件121
    6.1.1地理位置121
    6.1.2地形地貌121
    6.1.3气候气象122
    6.1.4水文条件122
    6.1.5生物资源122
    6.2经济社会123
    6.2.1人口数量123
    6.2.2地方经济123
    6.3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124
    6.4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敏感性评价127
    6.4.1生态敏感性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127
    6.4.2黄河三角洲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129
    6.4.3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敏感性评价138
    6.5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修复策略139
    6.5.1恢复湿地植被和修复栖息地139
    6.5.2建立监测系统141
    6.5.3合理利用湿地资源142
    6.6小结142
    参考文献143
    第7章多规协同推动湿地技术走向综合148
    7.1湿地技术与河道融合成为流域空间的组织方式149
    7.1.1利用雨水湿地体系调蓄流域水量、改善流域水质150
    7.1.2利用人工湿地体系与河道构建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空间152
    7.2优化流域水系空间布局154
    7.3实现流域尺度的多规融合157
    7.4小结158
    参考文献158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