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环境安全 > 环境科学理论 > 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

浏览历史

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
  • 书号:9787030436320
    作者: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脊精装
    开本:B5
  • 页数:408
    字数:500
    语种:
  •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28
  • 所属分类:
  • 定价: ¥108.00元
    售价: ¥85.3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电子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介绍了污染场地的控制、修复理论与方法,包括土壤、包气带和含水层中的污染,其中侧重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本书内容涵盖了污染场地的调查、风险评价、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策略、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方法及应用等,系统地论述了从污染场地的调查到最终的污染修复;重点介绍了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原理、工程设计与应用。具体特点有:①全面、系统介绍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的全过程;②充分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力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③注重理论、方法介绍的同时,更注重修复技术的适用条件、设计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述。全书力求简洁明了,系统全面。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1章概论1
    1.1污染场地的现状1
    1.1.1发达国家污染场地的现状1
    1.1.2中国污染场地的现状3
    1.2污染场地的研究及发展趋势6
    第2章污染场地11
    2.1污染场地的定义11
    2.2污染场地的特征12
    2.3污染场地的类型13
    第3章污染场地的调查17
    3.1污染场地调查阶段与方法17
    3.1.1污染场地调查的阶段划分17
    3.1.2发达国家污染场地的调查研究18
    3.1.3污染场地调查使用的方法20
    3.2污染场地现场勘探与钻孔设置21
    3.3土壤、地下水污染的取样分析22
    3.3.1土壤和包气带的取样23
    3.3.2地下水的取样23
    3.4地层介质的刻画与污染源的辨析27
    3.4.1地层介质的3D刻画27
    3.4.2污染源位置的确定29
    第4章污染场地污染物的迁移转化31
    4.1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31
    4.1.1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运移31
    4.1.2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运移33
    4.1.3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的弥散理论34
    4.1.4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的阻滞作用37
    4.2污染物作用的水文地球化学原理39
    4.2.1水文地球化学概述39
    4.2.2络合作用与氧化还原作用41
    4.2.3吸附作用与溶解沉淀作用45
    4.2.4化学反应动力学49
    4.3污染场地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50
    4.3.1污染场地生物地球化学分带原理50
    4.3.2顺序氧化还原分带实验51
    4.4地下环境介质的缓冲能力56
    4.4.1地下环境介质的氧化还原缓冲能力56
    4.4.2地下环境介质的pH缓冲能力57
    5.1NAPLs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60
    5.1.1LNAPL污染物(以石油类为例)60
    5.1.2DNAPL污染物62
    5.1.3包气带不同介质及其含水率对NAPLs迁移的影响63
    5.1.4NAPLs在包气带不同方向上的迁移规律研究68
    5.2重金属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78
    5.2.1实验材料与方法78
    5.2.2结果与讨论79
    第6章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价81
    6.1污染风险评价概述81
    6.2污染风险评价模型82
    6.2.1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82
    6.2.2几种常用的污染场地风险评价模型84
    6.2.3其他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价有关模型86
    6.3污染场地风险评价的层次递进方法89
    6.4风险评分和分级模型方法92
    6.4.1风险评分和筛析方法92
    6.4.2分级模型方法96
    6.5地下水污染评价模型104
    6.5.1地下水污染风险的估算104
    6.5.2地下水中污染羽扩展的评估104
    6.5.3地下水污染的数值模拟105
    6.5.4HSSM模型110
    6.6地下水污染的预警113
    6.6.1预警的概念113
    6.6.2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设计115
    6.6.3系统开发环境117
    7.1污染场地概念模型120
    7.2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的策略122
    7.3污染场地修复的标准125
    7.4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132
    第8章污染场地的控制技术134
    8.1污染源的控制134
    8.2污染羽的控制134
    8.2.1水动力控制134
    8.2.2地下阻滞、拦截系统135
    第9章污染场地的异位处理技术142
    9.1开挖处理142
    9.1.1污染土体的开挖142
    9.1.2固化/稳定化144
    9.1.3安全填埋145
    9.1.4焚烧148
    9.2抽取处理150
    9.2.1污染地下水的抽取151
    9.2.2表面活性剂强化抽取158
    9.2.3抽取处理技术的适用条件158
    9.3两相抽提技术159
    第10章污染场地的原位冲洗处理161
    10.1原理161
    10.2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162
    10.3表面活性剂选择163
    10.3.1临界胶束浓度163
    10.3.2表面活性剂的其他特性164
    10.3.3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依据165
    10.3.4表面活性剂选择实验166
    第11章污染场地的原位空气扰动技术167
    11.1土壤气相抽提技术167
    11.1.1概述167
    11.1.2技术原理168
    11.1.3技术应用及优缺点171
    11.1.4土壤气相抽提修复的设计172
    11.2地下水原位空气扰动技术181
    11.2.1概述181
    11.2.2技术原理182
    11.2.3技术应用及优缺点186
    11.2.4AS修复的设计189
    11.2.5AS修复气流影响区域及分布规律实验研究195
    11.2.6表面活性剂强化AS修复机理206
    11.2.7AS及SEAS修复实验210
    12.1GCW技术的发展217
    12.2GCW系统类型和优缺点218
    12.2.1UVB系统218
    12.2.2NoVOCsTM系统219
    12.2.3DDC系统220
    12.2.4GCW技术的应用及优缺点220
    12.3循环井地下水循环实验222
    12.4循环井地下水污染修复实验225
    第13章地下可渗透反应屏障技术232
    13.1地下可渗透反应墙232
    13.1.1概述232
    13.1.2技术原理233
    13.1.3技术应用及优缺点236
    13.1.4PRB修复的设计238
    13.2PRB修复污染地下水实验243
    第14章地下原位反应带修复技术250
    14.1概述250
    14.2技术应用及优缺点251
    14.3原位反应带修复的设计252
    第15章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259
    15.1概述259
    15.2技术原理和过程260
    15.2.1原位高锰酸盐氧化260
    15.2.2原位Fenton氧化265
    15.2.3原位臭氧氧化271
    15.2.4原位过硫酸盐氧化273
    15.3技术应用的优缺点277
    第16章原位化学还原修复技术278
    16.1金属还原反应278
    16.2连二亚硫酸盐还原反应279
    16.3工业糖浆还原六价铬机理及动力学实验282
    16.3.1实验方法和过程282
    16.3.2结果分析和讨论284
    16.4纳米零价铁原位还原反应修复实验290
    16.4.1纳米铁的制备290
    16.4.2淀粉改性纳米铁原位反应模拟实验291
    第17章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297
    17.1概述297
    17.1.1原位微生物修复297
    17.1.2原位微生物修复与污水生物处理的差异299
    17.1.3原位微生物修复的优缺点301
    17.2地下水污染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301
    17.2.1初步筛选评估302
    17.2.2适用性的详细评估303
    17.3地下水污染原位微生物修复设计307
    17.3.1设计原理307
    17.3.2系统设计309
    18.1概述315
    18.2MNA适用性初步评估318
    18.3MNA效果的详细评价325
    18.4污染场地运行情况长期监测340
    18.5应急方案342
    第19章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筛选344
    19.1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选择流程344
    19.2修复技术筛选步骤和方法346
    19.3污染场地修复的组合技术方案348
    19.4未来需求及研究方向350
    第20章实例研究354
    20.1污染场地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354
    20.2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355
    20.3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预报358
    20.4污染场地的风险管理360
    20.5污染地下水的抽取处理362
    20.5.1抽取处理362
    20.5.2抽取处理回注365
    20.5.3污染地下水抽取的强化技术375
    20.6含水层原位空气扰动/循环井修复377
    参考文献385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