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社科/经管/语言/法律 > 管理学 > 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与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与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与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
  • 书号:9787030466969
    作者:田明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316
    字数:398
    语种:zh-Hans
  •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13
  • 所属分类:
  • 定价: ¥98.00元
    售价: ¥77.4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城镇化概念在中国出现、使用过程及概念分歧的考察入手,研究了城镇化的原因和意义,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改革的关系、新型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研究了成本分担机制。第二部分,从人口迁移机制及相关理论的分析入手,在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的总体态势、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效应的基础上,提出高流动性是农业转移人口最显著的特征。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频繁空间流动和工作流动的机制,发现无法有效融入当地社会是流动性高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农业转移人口不停地流动下去还是融入城市社会,是市民化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第三部分,在详细分析社会融入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的因素,比较了不同城市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的差异,总结了地方化因素的作用机制。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中国城镇化的前因后果1
    第一节什么是城镇化1
    一、城镇化概念在中国的出现2
    二、城镇化研究的发端3
    三、概念使用的分歧4
    四、概念使用与中国市镇设置和城乡划分标准6
    五、概念使用与城镇化道路的争议9
    六、官方城镇化战略提出过程及概念含义10
    七、作者的看法15
    第二节城镇化的原因17
    一、人性对美好的追求是城镇化得以实现的基础17
    二、集聚经济是城镇化的永续动力来源19
    三、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第一推动力21
    四、就业结构转变是城镇化的直接推动力24
    第三节城镇化的意义及后果27
    一、促进劳动分工,推动产业创新28
    二、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9
    三、调整利益格局,理顺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30
    四、提高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31
    五、有利于共享文化成果,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33
    六、有利于优化国土开发的空间秩序,保护生态环境33
    第二章城镇化问题与改革36
    第一节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就36
    一、城镇化打破了城乡壁垒,促进了社会流动37
    二、促进了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的建立与完善38
    三、城市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38
    第二节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39
    一、农业转移人口问题39
    二、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问题40
    三、城镇化不均衡问题41
    四、资源浪费,土地开发无序问题41
    五、城市病问题42
    第三节新型城镇化与改革43
    一、行政区划调整与设市模式创新45
    二、户籍制度改革49
    三、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53
    四、因地制宜的城镇化模式56
    第三章市民化与新型城镇化60
    第一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的主要表现60
    一、户籍城镇化与常住人口城镇化差距不断扩大61
    二、农民工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的缺失65
    三、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存在不公平现象67
    四、农业转移人口无法享受保障性住房67
    第二节市民化滞后的历史追问69
    一、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70
    二、投资的城市偏向政策70
    三、保障性住房与福利分房71
    四、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运行的贡献者与被排斥者72
    第三节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75
    一、成本的构成76
    二、成本的核算79
    三、成本的分担81
    第四章人口迁移机制与空间格局88
    第一节人口迁移的机制与研究现状88
    一、中国人口迁移研究内容及评价88
    二、人口迁移理论及机制90
    第二节中国人口迁移的总体态势99
    第三节中国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104
    一、人口迁移的宏观地带性格局106
    二、人口迁移的流场和集聚中心108
    三、城乡及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分布109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及评价111
    第五章迁移过程中的横向迁移115
    第一节迁移过程115
    第二节横向迁移特征118
    一、流动频率和流动速度119
    二、流动轨迹122
    第三节横向迁移的影响因素127
    一、理论分析127
    二、个人决定因素129
    三、个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影响132
    四、空间流动与城市融入134
    五、有序提高农民工的居留稳定性139
    第六章流动过程中的回乡与留城140
    第一节回乡与留城的影响机制140
    一、生命周期因素141
    二、人力资本因素142
    三、婚姻状况、举家迁移与住房的影响143
    四、新迁移经济学:收入、职业与家庭禀赋146
    五、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149
    六、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结构性因素150
    第二节留守人口对外出人口的回流期望152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53
    二、变量选取与建立模型157
    三、回归结果与相关分析162
    四、从城乡两个方面改善留守人口的境遇169
    第七章工作流动:影响与机制172
    第一节工作流动的影响172
    一、工作流动与职业地位变化172
    二、工作流动频繁的负面影响173
    三、频繁更换工作的理论分析及评价174
    第二节为什么要不停地更换工作177
    一、工作流动速度178
    二、流动速度比较180
    三、决策机制182
    第三节工作流动能带来工资的提升吗187
    一、影响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因素187
    二、影响工作流动与收入关系的因素及理论188
    三、不同更换工作次数农民工的收入水平191
    四、模型分析192
    五、工作流动对收入的影响特点200
    第四节主动流动还是被动流动202
    第八章社会经济地位与城市融入205
    第一节农民工经济地位与社会阶层205
    一、经济地位与社会阶层205
    二、农民工职业地位形成的原因211
    第二节农民工的社会融入214
    一、社会融入的概念与理论214
    二、农民工社会融入状况222
    三、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因素226
    第三节空间隔离与空间融合231
    一、中国社会空间分异232
    二、流动人口的空间隔离234
    第九章地方化因素与城市融入238
    第一节数据239
    第二节城市特色与流动人口构成242
    一、城市吸引范围与流动人口来源地242
    二、流动人口构成城市比较245
    第三节社会融入的城市比较247
    一、多指标综合比较法247
    二、心理融入指标替代分析法252
    三、融入程度的城市比较255
    第四节地方化因素对城市融入的影响258
    一、地方化因素的作用机制259
    二、因变量指标构造261
    三、回归分析262
    四、地方因素影响的机制分析268
    五、政策启示272
    参考文献275
    后记297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