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机理探索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机理探索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机理探索
  • 书号:9787030818270
    作者:邱东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脊精装
    开本:B5
  • 页数:201
    字数:262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7-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52.00元
    售价: ¥120.08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合成指标)是经济统计学用来解决“可加性”问题的两个基本方法之一(另一个是价值指标),尤其在面临“测度的福利转向”大趋势时,其重要性突显,是实证分析过程不可小觑的指标工具。而在合成指标的开发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事理”与“数理”的纠缠与厘清,不能单单偏好于“技术进路”,仅以提高方法的数学难度为中心,反倒应该注意方法的“机理进路”,还要注意不同合成在方法论上的“一致性”问题,即从系统的“视域”进行合成指标方法论的提升、拓展、深化和推进。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从方法提升到方法论:注重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机理进路 1
    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发展格局 1
    1.1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论必要性 1
    1.2 专有名词翻译上的“名正言顺” 2
    1.3 社会评价的深层次方法论需求与专业学者的担当 3
    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机理分析 4
    3 合成指标三大测度陷阱之一——“当量转换” 6
    3.1 “当量转换”的表达 6
    3.2 数学可加性与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可加性 7
    3.3 合成数据结果解读与关系式的法理性 8
    3.4 当量转换之基要性 8
    3.5 确定当量转换关系的四种角度 9
    4 合成指标三大测度陷阱之二——信息重叠 9
    4.1 “构成指标”间的相关性问题 9
    4.2 合成时信息重叠对计量结果的影响 9
    4.3 信息重叠对指标选择的两方面影响 11
    5 合成指标三大测度陷阱之三——结构化信息的不确定性 12
    6 排名中的测度陷阱 13
    6.1 单个指标排名中的“测度陷阱” 13
    6.2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排名的“测度陷阱” 14
    6.3 排名背后的权数和政治 14
    7 注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 15
    参考文献 19
    OECD/JRC合成指标手册评论——基于指标方法论的“机理进路” 20
    1 议题的提起 20
    2 合成指标的方法论原理 22
    2.1 合成指标的功能 22
    2.2 合成指标的定义和类型 23
    2.3 合成指标的“内部一致性” 24
    2.4 合成指标的系统观 24
    ii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机理探索
    2.5 合成指标处理的透明度要求 25
    3 注重方法“机理进路” 26
    4 OECD/JRC合成指标手册的结构 28
    5 经济统计“手册悖境” 29
    参考文献 3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论反思 33
    1 多指标综合评价: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 33
    2 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步骤看其方法要素 34
    3 统计评价中三大综合评价的历史地位 37
    4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当量转换” 39
    4.1 人类发展指数例说 39
    4.2 “当量转换”的一般化表达 40
    4.3 “数学可加性”及其扩展的必要 40
    4.4 “当量转换”与“补偿性” 41
    5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空间解释 41
    6 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的意义 42
    6.1 对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的专门论述 42
    6.2 科学发展研究对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启示 43
    6.3 本文对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三点建议 44
    参考文献 45
    “正指标”“逆指标”,还是“适度指标”? 46
    一俊遮百俊 49
    能这样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指标排序吗?——《脑梗塞危险因素的多元分析》一点质疑 5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 53
    序言 53
    1 引言 56
    1.1 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的提起 56
    1.2 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的现状 57
    1.3 本部分的工作 58
    2 常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 61
    2.1 起点:我们已经接触过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了 61
    2.2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无量纲化方法的系统分析 68
    2.3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合成方法的系统分析 83
    2.4 常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特点 91
    3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的系统分析 97
    3.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引入和基本步骤 97
    3.2 模糊综合评判中隶属关系矩阵R确定方法的分析 101
    3.3 模糊综合评判合成算子选择的探讨 110
    3.4 最大隶属原则的有效度与加权平均原则的应用 119
    3.5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评价 126
    4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系统分析 129
    4.1 主分量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机理分析 129
    4.2 因子分析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机理探索 150
    4.3 其他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比较分析 159
    5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综论 166
    5.1 多指标综合评价诸方法的归结 166
    5.2 统计指标评价方法的纵向剖析 172
    5.3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预处理和权数处理 181
    5.4 结语 190
    参考文献 194
    本部分后记(1990 年) 196
    《谁是政府统计的最后东家》后记(2003年)节选 197
    后记 199
    附录:当代经济统计学批判系列 202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