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工学 > 0802 机械工程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第二版)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第二版)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第二版)
  • 书号:9787030793317
    作者:蒋全胜,齐文春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291
    字数:468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1-01
  • 所属分类:0802 机械工程
  • 定价: ¥128.00元
    售价: ¥101.1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为了满足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适应教育部新工科教育理念,本书采用案例版的模式编写而成。
本书内容共10章,包括绪论、测量技术基础、尺寸精度设计与检测、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表面粗糙度与检测、量规设计基础、典型件结合的精度设计与检测、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与检测、尺寸链的精度设计、机械精度设计综合工程实例。本书编写时采用最新国家标准。为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本书每章设置有思考题。另外,还出版了便于师生使用的《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习题册》,可与本书配套使用。本书可为使用本书及配套习题册的任课教师提供多媒体课件及习题册参考答案。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机械产品质量与精度设计2
    1.1.1机械产品质量2
    1.1.2机械精度设计3
    1.2互换性与几何量公差6
    1.2.1互换性与公差的含义6
    1.2.2互换性分类6
    1.2.3互换性原则的技术意义7
    1.2.4保证互换性生产的三大技术措施8
    1.3标准化与优先数系8
    1.3.1标准和标准化8
    1.3.2优先数和优先数系10
    1.4检测技术及其发展概述11
    1.4.1检测技术11
    1.4.2检测技术的发展概述12
    思考题12
    第2章测量技术基础13
    2.1测量的基本概念14
    2.2长度、角度量值的传递15
    2.2.1长度基准15
    2.2.2长度量值传递系统15
    2.2.3量块16
    2.2.4角度量值传递系统19
    2.3测量方法与计量器具20
    2.3.1计量器具的分类20
    2.3.2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20
    2.3.3测量方法的分类21
    2.4测量误差22
    2.4.1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22
    2.4.2测量误差的来源23
    2.4.3测量误差的分类24
    2.4.4测量精度的分类24
    2.5测量误差的数据处理25
    2.5.1测量列中随机误差的处理25
    2.5.2测量列中系统误差的处理29
    2.5.3测量列中粗大误差的处理30
    2.5.4测量误差的合成31
    2.6测量误差的数据处理解题示例32
    思考题34
    第3章尺寸精度设计与检测35
    3.1极限与配合概述36
    3.2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与定义37
    3.2.1尺寸方面的术语与定义37
    3.2.2偏差、公差方面的术语与定义38
    3.2.3配合方面的术语与定义40
    3.3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43
    3.3.1配合制43
    3.3.2标准公差系列44
    3.3.3基本偏差系列47
    3.3.4公差带与配合的标准化54
    3.4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应用55
    3.4.1配合制的选用56
    3.4.2标准公差等级的选用58
    3.4.3配合种类的选用60
    3.4.4未注公差尺寸的一般公差62
    3.5尺寸精度设计示例63
    3.5.1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63
    3.5.2尺寸精度设计的案例求解64
    3.6光滑工件尺寸检验66
    3.6.1检验的必要性66
    3.6.2验收原则、安全裕度与验收极限的确定67
    3.6.3计量器具的选择69
    思考题72
    第4章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73
    4.1几何公差概述74
    4.1.1几何误差的产生及影响74
    4.1.2几何公差的相关国家标准75
    4.1.3几何公差的研究对象75
    4.1.4几何公差和几何公差带的概念77
    4.2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79
    4.2.1几何公差标注代号79
    4.2.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81
    4.2.3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83
    4.2.4附加符号的标注方法84
    4.3几何公差及其公差带特征86
    4.3.1形状公差及其公差带特征86
    4.3.2方向公差及其公差带特征88
    4.3.3定位公差及其公差带特征96
    4.3.4跳动公差及其公差带特征100
    4.3.5线轮廓度公差和面轮廓度公差103
    4.4公差原则105
    4.4.1有关术语及定义105
    4.4.2独立原则107
    4.4.3包容要求(ER)108
    4.4.4最大实体要求(MMR)109
    4.4.5最小实体要求(LMR)113
    4.4.6可逆要求(RPR)115
    4.5几何误差及检测118
    4.5.1形状误差及其评定118
    4.5.2位置误差及其评定124
    4.5.3跳动误差及其评定129
    4.5.4几何误差的检测原则129
    4.6几何精度设计131
    4.6.1几何公差项目的选择132
    4.6.2公差原则的选择133
    4.6.3基准的选择134
    4.6.4几何公差值的选用134
    4.6.5几何公差设计应用实例140
    思考题141
    第5章表面粗糙度与检测142
    5.1表面粗糙度概述143
    5.1.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143
    5.1.2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性能的影响143
    5.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144
    5.2.1术语、定义144
    5.2.2评定基准145
    5.2.3评定参数147
    5.2.4参数数值149
    5.3表面粗糙度的标注150
    5.3.1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及说明151
    5.3.2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其标注方法154
    5.3.3表面粗糙度设计标注示例156
    5.4表面粗糙度的选用157
    5.4.1评定参数的选用158
    5.4.2参数值的选用159
    5.4.3取样长度的选用160
    5.5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60
    5.5.1比较法161
    5.5.2光切法161
    5.5.3针描法162
    5.5.4干涉法163
    5.5.5印模法164
    5.5.6激光反射法164
    5.5.7激光全息法164
    5.5.8三维几何表面测量法164
    思考题164
    第6章量规设计基础165
    6.1光滑极限量规及设计166
    6.1.1光滑极限量规的应用和分类166
    6.1.2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167
    6.1.3光滑极限量规的检验原理与结构形式168
    6.1.4光滑极限量规的公差169
    6.1.5光滑极限量规设计170
    6.2功能量规及设计174
    6.2.1功能量规概述174
    6.2.2功能量规设计177
    思考题184
    第7章典型件结合的精度设计与检测185
    7.1滚动轴承配合的精度设计186
    7.1.1滚动轴承概述186
    7.1.2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及其应用189
    7.1.3滚动轴承和与其配合的公差带189
    7.1.4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精度设计192
    7.2键连接的精度设计与检测198
    7.2.1键连接概述198
    7.2.2平键连接的精度设计与检测199
    7.2.3矩形花键连接的精度设计与检验203
    7.3螺纹连接的精度设计与检测206
    7.3.1螺纹的种类及使用要求207
    7.3.2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和主要几何参数207
    7.3.3普通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209
    7.3.4普通螺纹的精度设计213
    7.3.5普通螺纹精度的检测217
    7.3.6梯形螺纹公差219
    7.4圆锥配合概述226
    思考题227
    第8章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与检测228
    8.1齿轮概述229
    8.1.1齿轮传动的主要使用要求229
    8.1.2齿轮误差的主要来源231
    8.1.3齿轮加工误差的分类232
    8.2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检验项目233
    8.2.1轮齿同侧齿面偏差233
    8.2.2径向综合偏差和径向跳动236
    8.2.3齿厚偏差与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237
    8.3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238
    8.3.1齿轮的精度等级238
    8.3.2各项偏差允许值239
    8.4齿轮副的精度检验项目和公差240
    8.4.1齿轮副精度240
    8.4.2齿轮副侧隙及其确定242
    8.4.3齿厚极限偏差的计算242
    8.5齿轮坯的精度245
    8.5.1确定基准轴线245
    8.5.2齿坯公差的选择246
    8.5.3齿轮齿面表面粗糙度247
    8.5.4齿轮精度在图纸上的标注248
    8.6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及示例248
    8.6.1齿轮精度设计方法及步骤248
    8.6.2齿轮精度设计示例251
    8.7齿轮精度检测254
    8.7.1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254
    8.7.2齿距的测量254
    8.7.3齿廓偏差的测量256
    8.7.4齿向和螺旋线偏差的测量257
    8.7.5公法线长度的测量257
    8.7.6齿厚的测量258
    8.7.7单面啮合综合测量259
    8.7.8双面啮合综合测量259
    思考题260
    第9章尺寸链的精度设计261
    9.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262
    9.1.1尺寸链的有关术语263
    9.1.2尺寸链的分类264
    9.2尺寸链的建立265
    9.2.1确定封闭环266
    9.2.2查找组成环266
    9.2.3画尺寸链图、判断增减环267
    9.3尺寸链的计算267
    9.4用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269
    9.4.1用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的基本方法269
    9.4.2用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的工程应用案例269
    9.5用大数互换法计算尺寸链272
    9.5.1用大数互换法计算尺寸链的基本方法272
    9.5.2用大数互换法计算尺寸链的工程应用案例274
    9.6计算装配尺寸链的其他方法275
    思考题276
    第10章机械精度设计综合工程实例277
    10.1装配图中的精度设计278
    10.1.1装配图中确定极限与配合的方法及原则278
    10.1.2精度设计中的误差影响因素279
    10.1.3装配图精度设计实例280
    10.2零件图中的精度设计284
    10.2.1零件图中精度确定的方法及原则284
    10.2.2零件图精度设计实例285
    思考题291
    参考文献292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