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先进教学模式,将真实、典型案例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体现当代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研究成果,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符合教育部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的需要,满足教学和执业需求。
重视实践,突出技能,注重研究生入学考试、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考试案例分析内容。
设计精美、图文并茂、新颖的药学类系列教材。
配套出版实验实践教材;同步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扫描书中二维码,尊享免费增值服务。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天然药物化学的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 1
第二节 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概况 2
第三节 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中的重要作用 5
第四节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7
第二章 生物合成 13
第一节 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 20
第二节 生物合成的意义 29
第三章 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33
第一节 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程序 33
第二节 天然药物的提取方法 34
第三节 天然药物经典的分离纯化方法 39
第四节 色谱分离法 43
第五节 天然药物分离策略及实例 58
第六节 原生产物与人为产物 60
第四章 天然药物的结构研究 63
第一节 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基本程序 63
第二节 质谱法 69
第三节 核磁共振谱 75
第四节 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 85
第五节 旋光光谱和圆二色谱 87
第六节 单晶X射线衍射法 91
第七节 天然药物结构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93
第五章 糖和苷 98
第一节 糖和苷的分类 98
第二节 糖和苷的理化性质 105
第三节 糖和苷的提取分离 112
第四节 苷键的裂解 116
第五节 糖及糖链的结构鉴定 119
第六节 糖和苷的生物活性 130
第七节 糖和苷的研究实例 131
第六章 脂肪酸与聚酮 134
第一节 脂肪酸类 134
第二节 聚酮类 142
第七章 苯丙素类 150
第一节 苯丙酸类 151
第二节 香豆素类 155
第三节 木脂素类 164
第八章 醌类 176
第一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176
第二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84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87
第四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188
第五节 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96
第六节 醌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196
第七节 醌类化合物的研究实例 198
第九章 黄酮类 201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202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208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212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 215
第五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235
第六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237
第七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实例 241
第十章 萜类和挥发油 245
第一节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245
第二节 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257
第三节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259
第四节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61
第五节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263
第六节 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264
第七节 萜类化合物的研究实例 273
第八节 挥发油 276
第十一章 三萜及其苷类 285
第一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286
第二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295
第三节 三萜及其皂苷的提取分离 296
第四节 三萜及其皂苷的结构鉴定 299
第五节 三萜及其皂苷的生物活性 305
第六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309
第七节 三萜类化合物新药研究实例 310
第十二章 甾体及其苷类 313
第一节 甾体及其苷类的结构类型 313
第二节 甾体及其苷类的理化性质 324
第三节 甾体及其苷类的提取分离 329
第四节 甾体及其苷类的结构鉴定 331
第五节 甾体及其苷类的生物活性 339
第六节 甾体及其苷类的生物合成 342
第七节 甾体及其苷类的研究实例 345
第十三章 生物碱类 348
第一节 生物碱的结构类型 351
第二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364
第三节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372
第四节 生物碱的结构鉴定 375
第五节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382
第六节 生物碱的生物合成 387
第七节 生物碱类的研究实例 394
第十四章 海洋天然产物 402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 405
第二节 聚醚类 410
第三节 肽类 419
第四节 前列腺素类 426
第五节 C15乙酸原类 428
第六节 生物碱及其他类 430
第七节 海洋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441
第八节 海洋天然产物的研究实例 450
第十五章 微生物天然产物 456
第一节 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结构类型 457
第二节 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 461
第三节 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 465
第四节 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467
第五节 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研究实例 470
第十六章 天然药物新药研究与开发 476
第一节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新药研究与开发 477
第二节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衍生物新药研究与开发 489
第三节 中药有效部位(群)新药研究与开发 496
第四节 中药复方制剂新药研究与开发 506
参考文献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