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科技哲学 > 具身性与认知科学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具身性与认知科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具身性与认知科学
  • 书号:9787030796004
    作者:魏屹东,孔佳仪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320
    字数:405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1-01
  • 所属分类:科技哲学
  • 定价: ¥168.00元
    售价: ¥109.2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人对其身体活动的主观感受是如何为人类认知和语言提供基础的?本书通过论述感知、概念、心理意象、记忆、推理、认知发展、语言、情绪和意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的具身性基础,主张认知是当身体接触到物质的、文化的世界时所发生的事情,必须从人与环境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而且许多学科的经验证据和关于知觉、图像和推理、语言和交流、认知发展等的研究都支持了心智是具身的观点。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丛书序
    译者序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身体与个人 12
    第一节 第一人称视角 13
    第二节 身体与世界 14
    第三节 身体和自我 16
    第四节 关于我们的身体我们注意到了什么? 21
    第五节 运动、身体图式和身体意象 24
    第六节 失调的身体 28
    第七节 理解他人的身体 30
    第八节 身体和文化 31
    第九节 具身性的不同层次 34
    第十节 结语 35
    第三章 感知与行为 36
    第一节 具身感知概述 36
    第二节 单独用大脑不足以解释具身感知 38
    第三节 移动身体去感知 42
    第四节 从运动中识别人 43
    第五节 音乐感知中的运动 45
    第六节 从运动中感知因果性 46
    第七节 以静态模式感知运动 48
    第八节 感知和行为是分离的活动吗? 49
    第九节 感知作为预期的具身交互 54
    第十节 感觉运动偶然性理论 56
    第十一节 机器人学 59
    第十二节 意向行为的动态模型 63
    第十三节 结语 66
    第四章 概念 68
    第一节 传统概念观 69
    第二节 传统观点中的问题 70
    第三节 感知符号 73
    第四节 意象图式与抽象概念的隐喻本质 77
    第五节 思维 83
    第六节 语言行为 86
    第七节 语法和空间概念 90
    第八节 政治观念 93
    第九节 数学概念 96
    第十节 关于意象图式的问题 99
    第十一节 关于概念隐喻的问题 100
    第十二节 具身隐喻的新观点 101
    第十三节 认知语言学证据与认知研究有关吗? 103
    第十四节 结语 105
    第五章 意象、记忆和推理 107
    第一节 心理意象 108
    第二节 记忆 123
    第三节 推理 130
    第四节 结语 135
    第六章 语言与交流 137
    第一节 语言交流的时间进程 138
    第二节 语言变化 138
    第三节 言语感知 139
    第四节 手势与言语 143
    第五节 身体运动与话语 147
    第六节 词义 150
    第七节 意象图式与话语解释 155
    第八节 比喻性语言解释中的具身隐喻 157
    第九节 隐喻处理中的具身行动 158
    第十节 欲望即饥渴:具身隐喻的个案研究 159
    第十一节 理解时间表达 161
    第十二节 美国手语中的具身隐喻 164
    第十三节 语言的神经理论 167
    第十四节 具身构造语法 170
    第十五节 具身文本理解 172
    第十六节 案例研究:索引假设 176
    第十七节 结语 178
    第七章 认知发展 179
    第一节 皮亚杰的贡献 179
    第二节 关于物理推理的新近研究 181
    第三节 认知发展的三种理论:体验重要吗? 184
    第四节 具身行动在物理推理中的重要性 186
    第五节 感知意义分析:曼德勒理论 188
    第六节 再谈物体永久性 193
    第七节 身体残疾的儿童 195
    第八节 多模态感知 196
    第九节 模仿 199
    第十节 发展一种他人心智的理论 201
    第十一节 心理意象 203
    第十二节 结语 204
    第八章 情绪与意识 205
    第一节 情绪 206
    第二节 意识 225
    第三节 结语 234
    第九章 结论 236
    参考文献 242
    索引 286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