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理学 > 0710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第三版)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分子生物学(第三版)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分子生物学(第三版)
  • 书号:9787030772213
    作者:张帆涛,谢建坤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
  • 页数:266
    字数:55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6-01
  • 所属分类:0710 生物学
  • 定价: ¥80.00元
    售价: ¥63.2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共分为绪论,遗传的物质基础——核酸,基因与基因组,复制,DNA的损伤、修复与重组,转录,翻译,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等10章。书中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学科发展背景与重要事件,阐述了该领域的基本概念、核心原理及最新知识点;重点聚焦于遗传物质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同时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最新技术和前沿动态。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绪论/1
    0.1 分子生物学的定义/1
    0.2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
    0.3 分子生物学发展的重大事件/3
    0.4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5
    0.4.1 核酸的分子生物学/5
    0.4.2 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6
    0.4.3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6
    0.5 分子生物学研究展望/6
    0.5.1 功能基因组学/7
    0.5.2 蛋白质组学/7
    0.5.3 生物信息学/7
    0.5.4 系统生物学/7
    思考题/8
    第1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核酸/9
    1.1 遗传物质的发现和证明/9
    1.2 核酸的功能/11
    1.2.1 DNA或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11
    1.2.2 RNA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者/12
    1.3 核酸的结构/12
    1.3.1 核酸的一级结构/12
    1.3.2 核酸的二级结构/14
    1.3.3 DNA的高级结构/16
    1.3.4 核酸修饰/17
    1.4 核酸的理化特性/17
    1.4.1 稳定性/17
    1.4.2 酸碱效应/18
    1.4.3 化学变性/18
    1.4.4 黏性/18
    1.4.5 浮力密度/18
    1.5 核酸的光谱学和热力学特性/19
    1.5.1 紫外吸收特性/19
    1.5.2 减色性/19
    1.5.3 热变性和复性/20
    思考题/20
    第2章 基因与基因组/21
    2.1 染色体/21
    2.1.1 染色质与核小体/21
    2.1.2 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端粒/25
    2.2 基因、基因组与基因组学/27
    2.2.1 基因概念认识的深化/27
    2.2.2 基因组与C值/30
    2.2.3 基因组学与人类基因组计划/31
    2.3 原核生物基因组/34
    2.3.1 大肠杆菌基因组/34
    2.3.2 噬菌体基因组/37
    2.3.3 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39
    2.4 真核生物基因组/39
    2.4.1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包装/40
    2.4.2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大小/42
    2.4.3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复杂性/43
    2.4.4 酵母与线虫的基因组结构/52
    2.4.5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56
    2.4.6 拟南芥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59
    2.4.7 水稻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63
    思考题/67
    第3章 复制/68
    3.1 DNA复制概述/68
    3.1.1 DNA半保留复制/68
    3.1.2 DNA半不连续复制/70
    3.1.3 DNA复制需要RNA引物/71
    3.1.4 DNA复制方向/72
    3.1.5 环形DNA的复制方式/73
    3.2 DNA复制酶学/76
    3.2.1 解旋酶与DNA双链的分离/76
    3.2.2 单链DNA结合蛋白与DNA单链的保护/77
    3.2.3 拓扑异构酶与DNA复制中拓扑结构的解决/78
    3.2.4 DNA聚合酶与DNA链的聚合/80
    3.2.5 DNA连接酶与冈崎片段的连接/84
    3.3 DNA复制过程/85
    3.3.1 DNA复制起始/85
    3.3.2 复制叉/87
    3.3.3 DNA复制终止/89
    3.4 细胞周期/92
    思考题/93
    第4章 DNA的损伤、修复与重组/94
    4.1 DNA损伤/94
    4.1.1 DNA自发性损伤/94
    4.1.2 物理因素引起的DNA损伤/96
    4.1.3 化学因素引起的DNA损伤/97
    4.2 DNA损伤的修复/98
    4.2.1 直接修复/98
    4.2.2 错配修复/99
    4.2.3 切除修复/100
    4.2.4 双链断裂修复/101
    4.2.5 损伤跨越修复/102
    4.3 基因突变/103
    4.3.1 突变的概念/103
    4.3.2 基因突变的类型/104
    4.3.3 基因突变生成的分子机制/105
    4.3.4 基因突变的热点/107
    4.4 DNA重组/107
    4.4.1 同源重组/107
    4.4.2 位点专一重组/111
    4.5 DNA的转座/114
    4.5.1 转座子的分类/114
    4.5.2 转座作用的机制/116
    4.5.3 转座子转座的基本特征/117
    4.5.4 DNA转座引起的遗传学效应/117
    4.5.5 真核生物的转座子/117
    4.6 反转录转座子/119
    4.6.1 反转录转座子的概念/119
    4.6.2 反转录转座子的结构和作用机制/120
    4.6.3 反转录转座子的生物学意义/121
    思考题/121
    第5章 转录/122
    5.1 转录的基本过程和一般特征/122
    5.1.1 转录单位/122
    5.1.2 转录的基本过程/123
    5.1.3 转录的一般特征/123
    5.2 RNA生物合成的酶学体系/124
    5.2.1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124
    5.2.2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126
    5.2.3 RNA聚合酶的三维结构/127
    5.3 原核生物的转录/129
    5.3.1 转录起始/129
    5.3.2 转录延伸/131
    5.3.3 转录终止/132
    5.4 真核生物的转录/135
    5.4.1 RNA聚合酶Ⅰ负责的基因转录/135
    5.4.2 RNA聚合酶Ⅱ负责的基因转录/137
    5.4.3 RNA聚合酶Ⅲ负责的基因转录/142
    5.5 转录产物的后加工/144
    5.5.1 原核生物转录产物的后加工/144
    5.5.2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146
    5.6 反转录/153
    5.6.1 反转录病毒与反转录的发现/153
    5.6.2 反转录酶的生物活性/154
    5.6.3 反转录的过程/154
    5.6.4 反转录现象的意义/154
    思考题/155
    第6章 翻译/156
    6.1 mRNA与遗传密码/157
    6.1.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mRNA/157
    6.1.2 遗传密码及其破译/159
    6.1.3 遗传密码的主要特征/162
    6.2 tRNA与氨基酸转运/164
    6.2.1 tRNA的结构/165
    6.2.2 tRNA的种类/166
    6.2.3 tRNA的功能/167
    6.3 rRNA与核糖体/168
    6.3.1 核糖体的结构/168
    6.3.2 核糖体rRNA的功能/169
    6.3.3 核糖体的装配/170
    6.3.4 核糖体的活性位点/171
    6.4 肽链合成/172
    6.4.1 氨基酸的活化/173
    6.4.2 合成的起始/174
    6.4.3 肽链的延伸/177
    6.4.4 终止和肽链的释放/179
    6.4.5 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179
    6.5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剂/181
    6.6 翻译后加工/183
    6.6.1 N端fMet或Met的切除/183
    6.6.2 二硫键的形成/183
    6.6.3 肽链的折叠/183
    6.6.4 化学修饰/183
    6.6.5 剪切/184
    6.6.6 亚基之间、亚基与辅基之间的聚合/186
    6.7 蛋白质的转运与定位/186
    6.7.1 翻译后转运机制/187
    6.7.2 翻译转运同步机制/189
    6.8 蛋白质的降解/191
    思考题/192
    第7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194
    7.1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概述/194
    7.1.1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概念/194
    7.1.2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特点/195
    7.2 转录水平的调控/196
    7.2.1 乳糖操纵子/197
    7.2.2 色氨酸操纵子/200
    7.2.3 其他操纵子/203
    7.3 基因转录的时序调控/206
    7.3.1 大肠杆菌热激基因的表达/206
    7.3.2 枯草杆菌中σ亚基的更替/206
    7.3.3 T4 噬菌体蛋白质合成的时序调控/207
    7.3.4 T7 噬菌体RNA聚合酶的代换/208
    7.4 翻译水平的调控/209
    7.4.1 翻译起始的调控/209
    7.4.2 翻译延伸的调控/212
    7.4.3 翻译终止的调控/214
    7.5 翻译后的调控——蛋白质的分泌/215
    思考题/216
    第8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217
    8.1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217
    8.1.1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环节更多/217
    8.1.2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和时间特异性/217
    8.1.3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以正调控为主/218
    8.2 染色质和DNA水平上的调控/218
    8.2.1 染色质水平上的调控/218
    8.2.2 DNA水平上的调控/221
    8.3 转录水平及转录后的调控/222
    8.3.1 基因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222
    8.3.2 基因调控的反式作用因子/225
    8.3.3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主要模式/227
    8.3.4 真核基因转录抑制因子的作用模式/229
    8.3.5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230
    8.4 翻译水平的调控/232
    8.4.1 mRNA的稳定性对翻译的调控/232
    8.4.2 翻译起始因子对翻译起始的调控/233
    8.4.3 mRNA非翻译区对翻译的调控/234
    8.5 翻译后加工的调控/234
    8.5.1 多聚蛋白/234
    8.5.2 蛋白质修饰和降解/235
    8.5.3 蛋白质折叠/235
    8.5.4 蛋白质定位/235
    思考题/236
    第9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237
    9.1 常用DNA操作技术/237
    9.1.1 核酸测序技术/237
    9.1.2 聚合酶链反应/239
    9.1.3 基因文库构建与筛选/242
    9.2 分子克隆技术/244
    9.2.1 Gateway基因大规模克隆技术/244
    9.2.2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245
    9.3 基因功能研究技术/245
    9.3.1 基因敲除技术/245
    9.3.2 基因组编辑技术/246
    9.3.3 基因的定点突变技术/248
    9.3.4 RNA干扰技术/249
    9.3.5 分子杂交技术/250
    9.4 基因组学研究技术/251
    9.4.1 基因组研究技术/251
    9.4.2 转录组测序与分析/253
    9.4.3 基因芯片/253
    9.5 蛋白质功能研究技术/254
    9.5.1 蛋白质表达水平分析技术/254
    9.5.2 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技术/255
    9.5.3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256
    9.6 生物信息学/258
    9.6.1 生物信息学的定义/258
    9.6.2 常见生物信息学工具/258
    思考题/260
    主要参考文献/261
    索引/264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