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生命科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调控与安全控制

相同语种的商品

销售排行榜

浏览历史

微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调控与安全控制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微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调控与安全控制
  • 书号:9787030750426
    作者:徐振波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242
    字数:379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01
  • 所属分类:微生物学
  • 定价: ¥198.00元
    售价: ¥128.7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基于作者对多种常见典型微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对微生物被膜的定义与形成、表型、基因组学、相关基因的检测、耐药性、形成的影响条件、形成过程的调控机制、成熟与分散脱落的分子调控,以及抑制清除与安全控制等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读者了解和研究微生物被膜作出详尽、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微生物被膜概述 1
    1.1 微生物被膜的定义 1
    1.2 微生物被膜的形成 1
    参考文献 2
    第二章 微生物被膜表型 3
    2.1 概述 3
    2.2 微生物被膜总量 3
    2.2.1 CV染色法检测原理 3
    2.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总量的检测 4
    2.2.3 铜绿假单胞菌微生物被膜总量的检测 12
    2.2.4 阪崎肠杆菌微生物被膜总量的检测 14
    2.2.5 肺炎克雷伯菌微生物被膜总量的检测 16
    2.2.6 白色念珠菌微生物被膜总量的检测 16
    2.3 微生物被膜活性 17
    2.3.1 XTT法检测原理 17
    2.3.2 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活性的检测 17
    2.3.3 铜绿假单胞菌微生物被膜活性的检测 25
    2.3.4 阪崎肠杆菌微生物被膜活性的检测 26
    2.3.5 肺炎克雷伯菌微生物被膜活性的检测 27
    2.3.6 白色念珠菌微生物被膜活性的检测 27
    2.4 微生物被膜基质 27
    2.4.1 检测原理 27
    2.4.2 主要应用 28
    2.5 微生物被膜形态 28
    2.5.1 光学显微镜 28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9
    2.5.3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31
    2.5.4 原子力显微镜 33
    参考文献 33
    第三章 微生物被膜的基因组学 36
    3.1 概述 36
    3.2 基因组对微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39
    3.3 金黄色葡萄球菌 39
    3.3.1 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研究 39
    3.3.2 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研究 48
    3.4 铜绿假单胞菌 50
    3.4.1 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研究 50
    3.4.2 铜绿假单胞菌微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研究 55
    3.5 恶臭假单胞菌 57
    3.5.1 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研究 57
    3.5.2 恶臭假单胞菌微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研究 63
    3.6 阪崎肠杆菌 68
    3.6.1 阪崎肠杆菌基因组研究 68
    3.6.2 阪崎肠杆菌微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研究 70
    3.7 乳杆菌 71
    3.7.1 乳杆菌基因组研究 71
    3.7.2 乳杆菌微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研究 75
    3.8 片球菌 76
    3.8.1 片球菌基因组研究 76
    3.8.2 片球菌微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研究 78
    3.9 蜡样芽孢杆菌 79
    3.9.1 蜡样芽孢杆菌基因组研究 79
    3.9.2 蜡样芽孢杆菌微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研究 88
    3.10 苏云金芽孢杆菌 88
    3.10.1 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组研究 88
    3.10.2 苏云金芽孢杆菌微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研究 93
    参考文献 94
    第四章 微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检测 98
    4.1 概述 98
    4.2 基因检测方法 99
    4.2.1 PCR 99
    4.2.2 实时荧光定量PCR 99
    4.2.3 滚环扩增技术 100
    4.2.4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102
    4.2.5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105
    4.2.6 交叉引物扩增技术 106
    4.2.7 聚合酶螺旋反应 107
    4.2.8 传感器 109
    4.3 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检测 113
    4.3.1 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相关基因型分析 113
    4.3.2 基因组岛SCCmec与微生物被膜基因型的相关性 118
    参考文献 126
    第五章 微生物被膜与耐药性 128
    5.1 概述 128
    5.2 微生物被膜引起耐药的主要机制 128
    5.3 金黄色葡萄球菌 130
    5.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 130
    5.3.2 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与耐药性的相关性 131
    5.4 铜绿假单胞菌 132
    5.4.1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132
    5.4.2 铜绿假单胞菌微生物被膜与耐药性的相关性 133
    5.5 肺炎克雷伯菌 133
    5.5.1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133
    5.5.2 肺炎克雷伯菌微生物被膜与耐药性的相关性 134
    5.6 大肠杆菌与其他肠杆菌 134
    5.6.1 大肠杆菌与其他肠杆菌的耐药性 134
    5.6.2 大肠杆菌微生物被膜与耐药性的相关性 135
    5.6.3 其他肠杆菌微生物被膜与耐药性的相关性 135
    5.7 肠球菌 135
    5.7.1 肠球菌的耐药性 135
    5.7.2 肠球菌微生物被膜与耐药性的相关性 136
    5.8 链球菌 136
    5.8.1 链球菌的耐药性 136
    5.8.2 链球菌微生物被膜与耐药性的相关性 136
    5.9 鲍曼不动杆菌 137
    5.9.1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 137
    5.9.2 鲍曼不动杆菌微生物被膜与耐药性的相关性 137
    参考文献 137
    第六章 微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条件 139
    6.1 概述 139
    6.2 微生物被膜形成的条件与影响因素 140
    6.2.1 物理因素 141
    6.2.2 化学因素 142
    6.2.3 生物因素 145
    参考文献 150
    第七章 微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的调控机制 153
    7.1 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的分子调控 153
    7.1.1 抗生素胁迫条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总量的影响 153
    7.1.2 抗生素胁迫条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活性的影响 156
    7.1.3 亚致死浓度抗生素促进微生物被膜形成的转录组研究 156
    7.1.4 被膜基因及TCS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169
    7.2 阪崎肠杆菌微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的分子调控 176
    7.2.1 概述 176
    7.2.2 阪崎肠杆菌微生物转录组学研究 176
    7.3 荧光假单胞菌微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的分子调控 182
    7.3.1 概述 182
    7.3.2 荧光假单胞菌的微生物被膜形成 183
    7.3.3 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LuxI/LuxR对微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185
    7.3.4 转录组学分析LuxI/LuxR对荧光假单胞菌微生物被膜的调控 189
    7.3.5 小结 196
    7.4 希瓦氏菌微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的分子调控 196
    7.4.1 概述 196
    7.4.2 希瓦氏菌的微生物被膜形成特点 196
    7.4.3 希瓦氏菌黏附因子在微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 197
    7.4.4 群体感应LuxR蛋白结构及其对希瓦氏菌微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198
    7.4.5 环二肽信号对希瓦氏菌微生物被膜的调控 199
    7.4.6 AI-2/LuxS对希瓦氏菌微生物被膜的影响 205
    7.4.7 小结 207
    参考文献 208
    第八章 微生物被膜成熟与分散脱落的分子调控 212
    8.1 概述 212
    8.1.1 微生物被膜的特征 212
    8.1.2 微生物被膜与食品安全 212
    8.2 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成熟与分散脱落的分子调控模型分析 213
    8.2.1 概述 213
    8.2.2 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模型 214
    8.2.3 微阵列技术分析基因表达谱 216
    8.2.4 荧光定量PCR精确定量 218
    8.2.5 微生物被膜中黏附与脱落菌体基因调控的分析 222
    8.3 小结 223
    参考文献 224
    第九章 微生物被膜的抑制清除与安全控制 225
    9.1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和肉桂醛对微生物被膜的抑制清除 225
    9.1.1 概述 225
    9.1.2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226
    9.1.3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和肉桂醛对微生物被膜的最低抑菌浓度及杀菌浓度 227
    9.1.4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抑制作用的显微镜观察 228
    9.1.5 亚抑菌浓度柠檬酸钠和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物被膜的影响 230
    9.1.6 小结 232
    9.2 右旋龙脑和溶菌酶对微生物被膜的抑制清除 233
    9.2.1 右旋龙脑和溶菌酶质量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被膜的影响 234
    9.2.2 右旋龙脑和溶菌酶作用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被膜的影响 235
    9.2.3 单独及联合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的抑制作用 236
    9.2.4 单独及联合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237
    9.2.5 单独及联合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被膜成熟及分化的抑制作用 239
    9.2.6 光学显微镜对微生物被膜的观察 240
    9.2.7 扫描电镜对微生物被膜的观察 240
    参考文献 241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