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工学 >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概论(第二版)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销售排行榜

浏览历史

食品科学概论(第二版)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食品科学概论(第二版)
  • 书号:9787030718860
    作者:张有林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668
    字数:100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3-01
  • 所属分类: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定价: ¥218.00元
    售价: ¥172.2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分23章,概括介绍了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食品科学及其发展,食物的品质、化学成分与营养,食品与健康,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粮油食品加工,畜产食品加工,果品蔬菜加工,糖果食品加工,软饮料加工,水产食品加工,果品蔬菜贮藏保鲜,食品微生物与发酵,食品腐败与保藏,食品卫生与安全,食品添加剂,食用菌生产与加工,食品感官评价与伪劣食品鉴别,食品包装,食品科学研究方法,食品加工高新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本书收集了大量资料,内容基本涵盖了食品科学与技术的各个方面。书后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实验数据统计分析t表、F表、SSR表、γα表,并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以便于读者更为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样章试读
  • wx_蓝色的多瑙河55530 ( 2023-03-17 00:36:39 )

总计 1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食品科学及其发展 1
    第一节 食品科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内容 1
    第二节 食品科学的任务 1
    第三节 食品与人类的关系 7
    第四节 食品科技史上的四个里程碑 8
    第五节 中国的饮食文化 11
    第六节 近代食品科学发展概况 12
    第七节 20世纪末的食品 12
    第八节 进入21世纪的食品 15
    第九节 食品科学的发展趋向 18
    第二章 食品的品质、化学成分与营养 21
    第一节 食品的品质 21
    第二节 食物的能量 24
    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 27
    第四节 脂类物质 32
    第五节 蛋白质 40
    第六节 维生素 44
    第七节 矿物质 49
    第八节 水 54
    第九节 食物中的其他成分 58
    第十节 营养物质的稳定性 64
    第三章 食品与健康 65
    第一节 国内外营养状况 65
    第二节 合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66
    第三节 人体构成与代谢 67
    第四节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 70
    第五节 谷类、薯类的营养保健功能 77
    第六节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保健功能 80
    第七节 豆类、花生、芝麻的营养保健功能 85
    第八节 蔬菜、水果的营养保健功能 89
    第九节 其他食物的营养保健功能 92
    第十节 食品与疾病 95
    第十一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99
    第四章 食品工程原理 103
    第一节 食品的热加工原理 103
    第二节 食品的干燥原理 104
    第三节 食品的浓缩原理 108
    第四节 食品的分离原理 112
    第五节 食品的粉碎与筛分原理 117
    第六节 食品的搅拌混合、均质和乳化原理 120
    第七节 食品的冷冻原理 122
    第八节 食品的膜分离原理 125
    第五章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129
    第一节 食品输送机械与设备 129
    第二节 食品清洗机械与设备 137
    第三节 食品分选机械与设备 138
    第四节 食品粉碎机械与设备 141
    第五节 食品分离机械与设备 150
    第六节 食品混合机械与设备 155
    第七节 食品浓缩机械与设备 159
    第八节 食品干燥机械与设备 164
    第九节 食品杀菌机械与设备 171
    第十节 食品熟化机械与设备 175
    第十一节 食品冷冻机械与设备 178
    第十二节 食品包装机械与设备 181
    第六章 食品工厂设计 185
    第一节 基本建设程序 185
    第二节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190
    第三节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 193
    第四节 生产性辅助设施 198
    第五节 公用系统 201
    第六节 卫生及生活设施 204
    第七节 食品工厂的环境保护 205
    第八节 基本建设概算 207
    第九节 技术经济分析 209
    第七章 粮油食品加工 212
    第一节 粮油食品加工原料及其品质 212
    第二节 米制食品加工 213
    第三节 小麦制粉 217
    第四节 面制食品加工 219
    第五节 豆制食品加工 225
    第六节 玉米深加工与利用 229
    第七节 植物油脂加工技术 231
    第八章 畜产品加工 238
    第一节 肉与肉制品概述 238
    第二节 肉制品加工基础 239
    第三节 屠宰、分割与卫生检验 246
    第四节 肉制品加工技术 248
    第五节 乳及乳制品概述 252
    第六节 原料乳验收与处理 255
    第七节 乳制品加工 258
    第八节 蛋的基础知识 262
    第九节 蛋制品加工 265
    第九章 果品蔬菜加工 269
    第一节 果品蔬菜加工前处理及用水的处理 269
    第二节 果品蔬菜罐头 272
    第三节 果品蔬菜汁加工 276
    第四节 果品蔬菜糖制 280
    第五节 蔬菜的腌制 286
    第六节 果酒的酿制 289
    第七节 果品蔬菜干制 294
    第十章 糖果食品加工 299
    第一节 糖果食品概述 299
    第二节 糖果的特性、组成及生产工艺 300
    第三节 巧克力制品 307
    第十一章 软饮料加工 311
    第一节 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 311
    第二节 软饮料常用的原辅材料 312
    第三节 碳酸饮料 314
    第四节 果蔬汁饮料 316
    第五节 茶饮料 317
    第六节 蛋白饮料 321
    第七节 瓶装饮用水 324
    第八节 固体饮料 326
    第九节 功能性饮料 327
    第十二章 水产食品加工 330
    第一节 水产食品原料的特点 330
    第二节 水产食品原料的保鲜 332
    第三节 水产食品传统加工技术 335
    第四节 水产食品的综合利用 340
    第十三章 果品蔬菜贮藏保鲜 347
    第一节 果品蔬菜的品质 348
    第二节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 354
    第三节 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 360
    第四节 果品蔬菜贮藏保鲜方式 363
    第五节 果品蔬菜采后病害 373
    第六节 果品蔬菜贮藏保鲜技术方案 374
    第十四章 食品微生物与发酵 378
    第一节 食品微生物概述 378
    第二节 发酵技术 383
    第三节 发酵产品及生产工艺 387
    第十五章 食品腐败与保藏 399
    第一节 食品腐败变质 399
    第二节 食品热处理与保藏 400
    第三节 食品的低温处理与保藏 403
    第四节 食品的干燥与保藏 407
    第五节 食品浓缩与保藏 409
    第六节 食品辐射与保藏 411
    第七节 食品腌渍、发酵和烟熏与保藏 414
    第八节 食品化学保藏 417
    第九节 食品的包装与保藏 420
    第十六章 食品卫生与安全 422
    第一节 食品卫生与安全概述 422
    第二节 食品污染的来源 425
    第三节 食物中毒 432
    第四节 食品安全性评价 434
    第五节 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 440
    第十七章 食品添加剂 452
    第一节 食品添加剂概述 452
    第二节 食品防腐剂 454
    第三节 食品抗氧化剂 456
    第四节 食品调味剂 459
    第五节 食品着色剂 463
    第六节 食品增稠剂 464
    第七节 食品乳化剂 465
    第八节 食用香精 467
    第九节 营养强化剂 469
    第十节 酶制剂 471
    第十一节 其他类食品添加剂 473
    第十八章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 477
    第一节 食用菌概述 477
    第二节 食用菌的分类和栽培品种 478
    第三节 食用菌的生物学知识 480
    第四节 食用菌的制种技术 485
    第五节 菌种质量鉴定及保藏 490
    第六节 食用菌加工技术 492
    第七节 食用菌产品分级、包装和贮运 498
    第十九章 食品感官评价与伪劣食品鉴别 501
    第一节 食品感官评价概述 501
    第二节 食品感官性状 504
    第三节 食品感官评价的人体生理基础 508
    第四节 食品感官评价的基本条件 513
    第五节 食品感官评价样品的准备和制备 516
    第六节 食品感官评价方法 518
    第七节 食品感官鉴评的应用 523
    第八节 假冒伪劣食品鉴别 526
    第二十章 食品包装 531
    第一节 食品包装分类 531
    第二节 食品包装基本要求 532
    第三节 食品包装材料 534
    第四节 食品包装容器与包装技术 543
    第五节 食品包装质量控制 546
    第二十一章 食品科学研究方法 549
    第一节 食品科学研究课题的选择 549
    第二节 食品科技文献 552
    第三节 食品科学研究项目论证报告 556
    第四节 食品科学研究试验设计 558
    第五节 样品的采集、保存与制备 565
    第六节 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570
    第七节 撰写科技论文 577
    第二十二章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581
    第一节 食品超微粉碎技术 581
    第二节 食品微胶囊技术 583
    第三节 食品膜分离技术 586
    第四节 食品分子蒸馏技术 587
    第五节 食品超临界萃取技术 590
    第六节 食品超高压技术 591
    第七节 食品微波技术 593
    第八节 食品冷冻加工技术 595
    第九节 食品加热与杀菌技术 601
    第十节 食品挤压与膨化技术 605
    第十一节 食品生物技术 608
    第十二节 食品栅栏技术 611
    第十三节 食品气调包装技术 613
    第二十三章 食品标准与法规 618
    第一节 食品标准与法规概述 618
    第二节 标准化基础知识 619
    第三节 国际食品标准体系 622
    第四节 我国食品标准体系 630
    第五节 国外食品法规 636
    第六节 我国食品法规 639
    主要参考文献 648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653
    附录二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t表、F表、SSR表、γα表 665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