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工学 > 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 > 耕地利用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耕地利用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耕地利用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 书号:9787030726292
    作者:宋小青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67
    字数:31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7-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38.00元
    售价: ¥110.4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构建了格局与功能互馈的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明确耕地利用转型的研究路径,据此比较分析了19个典型案例国家和我国耕地利用转型态势,揭示了我国耕地利用转型的基本路径以及生物灾害脆弱性新问题。本书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通过耕地多功能管理开展耕地利用转型调控的实践路径。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研究背景 1
    1.1 耕地保护重大现实问题 1
    1.2 耕地保护现实问题的症结 3
    1.3 耕地利用转型的迫切要求 4
    参考文献 5
    第2章 耕地利用转型理论研究 9
    2.1 学术立场 9
    2.1.1 学术倾向 9
    2.1.2 前提假设 10
    2.1.3 基本观点 10
    2.2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框架 11
    2.2.1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缘起 11
    2.2.2 土地利用转型的内涵解释 16
    2.2.3 土地利用转型的诊断研究 19
    2.2.4 土地利用转型的机理研究 20
    2.2.5 土地利用转型的效应研究 23
    2.3 耕地多功能解释框架 24
    2.3.1 耕地多功能理论渊源 24
    2.3.2 耕地多功能的基本概念 33
    2.3.3 耕地多功能的本质属性 34
    2.3.4 耕地多功能的内涵解释 34
    2.3.5 耕地多功能的主要特征 37
    2.4 耕地功能管理内涵与模式 38
    2.4.1 耕地功能管理基本含义 38
    2.4.2 耕地功能管理核心问题 38
    2.4.3 耕地功能管理模式划分 39
    2.5 耕地利用转型的研究路径 40
    2.5.1 耕地利用转型的基本概念 40
    2.5.2 耕地利用格局转型研究路径 40
    2.5.3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研究路径 41
    参考文献 42
    第3章 发达国家耕地利用转型态势 54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 54
    3.1.1 耕地利用格局转型研究方法 54
    3.1.2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研究方法 56
    3.1.3 研究数据 56
    3.2 典型案例国家选择 57
    3.2.1 基本原则 57
    3.2.2 欧洲典型案例国家 57
    3.2.3 北美洲典型案例国家 58
    3.2.4 亚洲典型案例国家 58
    3.3 耕地利用转型国际实证 59
    3.3.1 欧洲典型发达国家耕地利用转型 59
    3.3.2 北美洲典型发达国家耕地利用转型 93
    3.3.3 亚洲典型发达国家耕地利用转型 99
    3.4 耕地利用转型规律与启示 104
    3.4.1 耕地利用转型基本规律 104
    3.4.2 耕地利用转型经验启示 111
    参考文献 113
    第4章 中国耕地资源开发阶段演化特征 115
    4.1 耕地资源开发强度内涵解释 115
    4.1.1 耕地资源开发强度基本概念 115
    4.1.2 耕地资源开发强度阶段演化假说 116
    4.2 耕地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116
    4.2.1 评价方法 116
    4.2.2 数据来源 117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耕地资源开发强度阶段演化 118
    4.3.1 耕地资源开发广度 118
    4.3.2 耕地资源开发深度 119
    4.3.3 耕地资源开发频度 121
    4.3.4 耕地资源开发强度 123
    4.4 耕地资源开发阶段演化政策启示 124
    4.4.1 耕地资源管理政策转型的基本导向 124
    4.4.2 区域差别化耕地资源开发强度管控政策建议 125
    参考文献 126
    第5章 中国耕地利用转型总体态势 129
    5.1 耕地利用格局转型总体态势 129
    5.1.1 耕地数量变化分析 129
    5.1.2 耕地经营格局变化分析 131
    5.1.3 耕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132
    5.1.4 耕地利用格局转型态势 133
    5.2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总体态势 134
    5.2.1 政策演进视角下的耕地功能变化反演 134
    5.2.2 基于实证指标的耕地利用功能变化评价 142
    5.2.3 基于实证指标的耕地利用功能分异评价 154
    5.2.4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态势 170
    5.3 耕地利用转型总体阶段分析 170
    5.3.1 耕地利用转型总体阶段 170
    5.3.2 耕地利用转型主要问题分析 171
    参考文献 179
    第6章 中国耕地利用转型新解释:诱致性生产替代 182
    6.1 研究假说 182
    6.1.1 耕地利用结构的解释 182
    6.1.2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总体路径 183
    6.1.3 诱致性生产替代驱动的耕地利用结构演变假说 184
    6.1.4 诱致性生产替代驱动的耕地利用功能转型假说 185
    6.2 研究区域、方法与数据 188
    6.2.1 研究方法 188
    6.2.2 广东省概况 190
    6.2.3 数据来源 190
    6.3 诱致性生产替代驱动的广东省耕地利用功能转型 192
    6.3.1 省级尺度耕地利用功能转型 192
    6.3.2 区域尺度耕地利用功能转型 194
    6.3.3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人文驱动机理 198
    参考文献 204
    第7章 中国耕地利用转型新问题:生物灾害脆弱性 205
    7.1 问题的提出 205
    7.2 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诊断框架 207
    7.2.1 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的理论解释 207
    7.2.2 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评价方法 212
    7.2.3 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诊断方法 214
    7.2.4 数据来源 215
    7.3 1988~2017年中国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 217
    7.3.1 国家尺度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 217
    7.3.2 省级尺度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 217
    7.3.3 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特征分析 220
    7.4 耕地利用生物灾害脆弱性转型研究理论反思 223
    参考文献 225
    第8章 中国耕地利用转型调控:耕地多功能管理的“杠杆” 231
    8.1 耕地多功能管理实践路径 231
    8.1.1 耕地利用转型调控模式 231
    8.1.2 耕地利用转型调控机制框架 232
    8.1.3 典型发达国家耕地多功能管理经验 234
    8.1.4 我国耕地多功能管理实践路径 237
    8.2 耕地多功能管理突破口探索 239
    8.2.1 研究思路 239
    8.2.2 研究方法 240
    8.2.3 耕地生产力变化影响因子 243
    8.2.4 粮食安全状况变化影响因子 245
    8.2.5 耕地多功能管理突破口 249
    8.3 耕地多功能统筹发展分区 251
    8.3.1 分区原则 251
    8.3.2 分区方法 251
    8.3.3 区域差别化的耕地多功能统筹发展任务 252
    8.4 耕地多功能管理层次机制体系 256
    8.4.1 耕地多功能管理层次机制体系框架 256
    8.4.2 第一阶效率保障机制:耕地多功能管理社会环境优化 257
    8.4.3 第二阶效率保障机制:耕地多功能管理制度环境优化 257
    8.4.4 第三阶效率保障机制:耕地多功能管理结构优化 259
    8.4.5 第四阶效率保障机制:耕地多功能市场配置优化 260
    参考文献 264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