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环境安全 > 环境科学理论 >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
  • 书号:9787508861784
    作者:朱波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脊精装
    开本:16
  • 页数:248
    字数:391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2-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88.00元
    售价: ¥148.5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针对当前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热点问题—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开展系统分析与综合评估,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现状、历史变化与演变趋势,论述了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的形成、过程规律、影响因素与人为调控措施,评估了国家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效益,并针对未来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本书可为国家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提供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长江上游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特征 1
    1.1 概述 1
    1.2 自然条件 2
    1.2.1 地质地貌 2
    1.2.2 气候 3
    1.2.3 水文 5
    1.2.4 土壤 5
    1.2.5 植被状况 7
    1.3 自然资源 8
    1.3.1 土地资源 8
    1.3.2 矿产资源 9
    1.3.3 水资源 10
    1.3.4 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 12
    1.3.5 旅游资源 13
    1.3.6 光热资源 14
    1.4 社会经济 15
    1.4.1 社会经济发展 15
    1.4.2 农业种植结构 15
    1.4.3 农业产业结构 16
    1.5 长江上游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地位 17
    1.5.1 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 18
    1.5.2 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区域 18
    1.5.3 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区域 19
    1.5.4 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核心区 19
    参考文献 20
    第2章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现状与变化 22
    2.1 长江上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22
    2.1.1 川渝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22
    2.1.2 云贵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24
    2.2 长江上游土壤侵蚀现状 25
    2.2.1 川渝地区土壤侵蚀现状 25
    2.2.2 云贵地区土壤侵蚀现状 26
    2.2.3 长江上游土壤侵蚀变化 27
    2.3 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 28
    2.3.1 森林生态系统 28
    2.3.2 农田生态系统 31
    2.4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34
    2.4.1 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35
    2.4.2 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 36
    2.4.3 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物迁移对水环境的影响 36
    2.4.4 水土流失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7
    2.5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变化动因与趋势分析 38
    参考文献 40
    第3章 国家级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成效评估 41
    3.1 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概况 41
    3.1.1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 42
    3.1.2 退耕还林(草)工程 42
    3.1.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 43
    3.1.4 长江源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 43
    3.1.5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4
    3.1.6 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 44
    3.1.7 国债投资水利建设项目 44
    3.1.8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45
    3.1.9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工程 45
    3.2 长江上游流域径流泥沙变化 46
    3.2.1 长江干流径流、泥沙变化 46
    3.2.2 嘉陵江流域径流、泥沙变化 47
    3.2.3 金沙江流域径流、泥沙变化 52
    3.3 国家级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效益评价 57
    3.3.1 经济效益 58
    3.3.2 生态效益 59
    3.3.3 社会效益 60
    3.4 区域生态服务评估 60
    3.4.1 水源涵养 61
    3.4.2 水土保持 62
    3.4.3 水文调节 63
    3.4.4 生态工程的影响 64
    3.5 长江上游(四川省)1989~2016年水土保持治理成效 65
    参考文献 67
    第4章 长江上游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 69
    4.1 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 69
    4.1.1 紫色土分布 69
    4.1.2 紫色土的特殊性 70
    4.1.3 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过程 72
    4.1.4 紫色土坡耕地产流的主要影响因素 86
    4.2 金沙江干热河谷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特征 93
    4.2.1 元谋干热河谷基本特征 93
    4.2.2 研究期间的降水特征 94
    4.2.3 水土流失观测小区情况 95
    4.2.4 干热河谷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 95
    4.2.5 干热河谷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98
    4.3 喀斯特区(黄壤)坡地的水土流失特征 102
    4.3.1 喀斯特坡地的岩土组构特点 102
    4.3.2 水土流失特点 103
    4.3.3 石灰性黄壤坡地地下漏失过程与机理 105
    4.3.4 农耕驱动的石灰性黄壤水土流失机制 106
    4.4 其他土地利用坡地的水土流失特征 107
    4.4.1 工程裸地的产流产沙特征及工程侵蚀量 107
    4.4.2 桤柏混交林和荒草地产流产沙特征 109
    4.4.3 果园产流产沙特征及林下植被的影响 111
    参考文献 112
    第5章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关键技术 116
    5.1 概述 116
    5.2 水土保持生态技术 116
    5.2.1 川中丘陵植被恢复技术 117
    5.2.2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 118
    5.2.3 退耕还林(草)技术 120
    5.2.4 低效水土保持林结构调整 121
    5.2.5 农林复合技术 123
    5.2.6 坡坎植物篱技术 126
    5.3 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129
    5.3.1 保护性耕作技术 129
    5.3.2 聚土免耕技术 130
    5.3.3 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技术 132
    5.4 水土保持工程技术 133
    5.4.1 坡改梯工程技术 133
    5.4.2 路沟池配套的坡面水系改造技术 134
    5.4.3 坡式梯田与坡面水系整治技术 135
    5.5 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 136
    5.5.1 原理 136
    5.5.2 关键技术 137
    5.5.3 几种模式 139
    参考文献 142
    第6章 长江上游典型农田养分流失规律 146
    6.1 川中丘陵坡耕地养分流失过程与通量 146
    6.1.1 坡耕地径流、泥沙过程与特征 146
    6.1.2 紫色土坡耕地氮素随径流、泥沙迁移过程与通量 147
    6.1.3 紫色土磷随径流、泥沙的迁移过程与通量 158
    6.2 金沙江干热河谷稻菜轮作农田养分流失特征 166
    6.2.1 稻菜轮作农田养分地表径流流失特征 166
    6.2.2 稻菜轮作农田氮素淋失特征 169
    6.2.3 施肥方式对农田氮素累积和流失的影响 170
    6.3 三峡库区坡耕地养分流失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172
    6.3.1 三峡库区坡耕地养分迁移过程与通量 172
    6.3.2 柑橘园养分流失特征 177
    6.3.3 三峡库区小流域养分流失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177
    参考文献 181
    第7章 长江上游流域侵蚀泥沙来源与输移 182
    7.1 土壤中核素的来源及深度分布 182
    7.2 长江上游坡地土壤侵蚀137Cs法研究 183
    7.2.1 坡面侵蚀速率估算的137Cs模型 184
    7.2.2 长江上游农耕地土壤侵蚀137Cs定量评估 185
    7.2.3 长江上游非农耕地土壤侵蚀137Cs法研究 185
    7.3 长江上游137Cs沉积断代 188
    7.3.1 137Cs沉积断代基本原理 188
    7.3.2 金沙江下游小流域塘库沉积对侵蚀环境变化的响应 189
    7.3.3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塘库沉积137Cs断代 190
    7.3.4 三峡库区小流域塘库沉积137Cs断代 192
    7.3.5 喀斯特小流域洼地沉积137Cs断代 194
    7.4 长江上游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 196
    7.4.1 核示踪法确定泥沙来源的基本原理 196
    7.4.2 金沙江下游小流域泥沙来源 196
    7.4.3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泥沙来源 198
    7.4.4 三峡库区小流域泥沙来源 199
    7.4.5 喀斯特洼地小流域泥沙来源 199
    参考文献 200
    第8章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模拟 202
    8.1 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模型概述 202
    8.1.1 模型分类 202
    8.1.2 水土流失模型 203
    8.1.3 面源污染模型 203
    8.1.4 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耦合模型 205
    8.1.5 现有模型的问题 215
    8.2 DNDC模型改进及其在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模拟的应用 215
    8.2.1 DNDC模型的改进与发展 215
    8.2.2 模型率定与验证 216
    8.2.3 万安小流域水土流失与氮素面源污染模拟 224
    8.3 应用AnnAGNPS模型模拟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 226
    8.3.1 川中丘陵小流域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模拟 226
    8.3.2 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模拟 229
    8.3.3 AnnAGNPS模型在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模拟的实用性 230
    8.4 长江上游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及其时空变化 231
    8.4.1 输出系数模型 231
    8.4.2 输出系数模型的改进 231
    8.4.3 利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计算长江上游面源污染负荷及其时空分配 232
    参考文献 236
    第9章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控制对策与建议 240
    9.1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迫切需求 240
    9.2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演变趋势 240
    9.2.1 长江上游土壤侵蚀已得到初步抑制 240
    9.2.2 长江上游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242
    9.2.3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控制的主要问题 243
    9.3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控制的对策建议 244
    参考文献 246
    索引 247
    附图 249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