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科技史 > 中国农业史概论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中国农业史概论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国农业史概论
  • 书号:9787030672179
    作者:李群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422
    字数:596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1-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18.00元
    售价: ¥94.4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中国农业史概论》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农业起源、发生与发展历史过程的教科书。本书从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到夏商西周粗放农业的发展,再到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传统农业产生及其发展,以及近代农业顺应历史潮流发展变化,从农业土地制度、农业税赋、生产工具、农田水利、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农作结构演变、园艺生产、动物养殖等多角度介绍中国农业发展历程,从而全面展示中国农业发生发展历史过程和面貌。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农业史的意义 1
    一、理清农业发展的轨迹 1
    二、认识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成就和局限 1
    三、借鉴历史经验,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3
    第二节 农业史研究对象和内容 4
    一、农业史研究对象 4
    二、农业史研究内容 5
    第三节 农业史的分期 6
    第四节 中国历代人口、田地数和粮食产量概况 6
    一、中国历代人口概况 6
    二、中国历代田地数概况 8
    三、中国历代粮食产量概况 8
    第一章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
    第一节 原始农业的起源 11
    一、原始农业产生的原因 11
    二、驯化方法的应用与观念农业的产生 14
    三、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16
    第二节 中国原始农业的地域分布及其特点 19
    一、黄河流域原始旱作农业类型 20
    二、长城以北及以西地区原始种养结合农业类型 22
    三、长江流域原始稻作农业类型 23
    四、华南与西南地区采集渔猎农业类型 24
    五、原始农业的耕作技术 25
    第三节 原始种植业和畜牧业 26
    一、原始种植业 26
    二、原始畜牧业 30
    第四节 原始农业的成就和贡献 34
    一、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34
    二、拓宽了人类社会交往范围 39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传统农业的萌芽 42
    第一节 农业发展背景 42
    第二节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43
    一、土地制度 43
    二、赋税制度 45
    第三节 农业工具的进步 47
    一、青铜农具的诞生 47
    二、农具种类的增加 48
    第四节 农田沟洫水利 50
    一、农田沟洫及其作用 50
    二、农田沟洫系统形成的原因 51
    三、灌溉农业的萌芽 52
    第五节 农时与历法 53
    一、物候知识的运用 53
    二、天文历的创始 55
    三、农业气象学的萌芽 56
    第六节 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57
    一、作物构成与农业结构 57
    二、作物栽培技术 59
    三、耕作制度 61
    第七节 园圃和林业 64
    一、早期的园圃 64
    二、林业的萌芽 66
    第八节 畜牧业、桑蚕业与水产业 67
    一、畜牧业发展特点 68
    二、畜牧管理 69
    三、兽医学初步发展 70
    四、桑蚕业的初步发展 71
    五、水产捕捞与人工养鱼的进步 72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传统旱作农业的进步 74
    第一节 社会变革和农业发展 74
    一、社会变革与农业发展环境 74
    二、农业发展概况 77
    第二节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78
    一、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78
    二、赋税制度的变革 79
    第三节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运用 82
    一、铁农具的出现与普及 82
    二、铁农具的类型 83
    三、铁犁牛耕的运用 86
    四、铁农具和牛耕运用产生的社会影响 87
    第四节 灌溉水利的兴起 88
    一、灌溉水利兴起的背景 88
    二、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 88
    三、井水灌溉的出现 92
    四、灌溉水利兴起的意义 92
    第五节 农业知识与农业生产技术 94
    一、土壤学知识 94
    二、耕作制度 96
    三、耕作技术 97
    四、栽培技术 99
    第六节 农业经济构成的变化 102
    一、大田作物 102
    二、园圃 103
    三、畜牧业 105
    第七节 农业思想与农学著作 109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思想 109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书 111
    第四章 秦汉时期传统旱作农业的发展 116
    第一节 农业发展概况 116
    一、秦农业发展概况 116
    二、两汉农业发展概况 117
    三、秦汉时期的主要农业区 118
    第二节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120
    一、土地制度 120
    二、农业政策与赋税制度 127
    第三节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31
    一、冶铁技术的进步 131
    二、铁农具的多样化、专业化 132
    三、牛耕的普及 134
    第四节 农田水利建设的蓬勃发展 134
    一、水利工程理论的发展 134
    二、水利建设与利用的进步 135
    三、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灌区的形成 135
    四、井灌及其汲水技术 140
    第五节 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141
    一、农业基础科学的发展 141
    二、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144
    三、畜牧园桑技术的发展 153
    第六节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156
    一、种植业主导地位确立 157
    二、农牧业融合发展 158
    三、园圃、林业、渔业的综合发展 158
    第七节 农业思想与农学著作 159
    一、重要农业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159
    二、重要的农学著作 160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旱作农业的定型 162
    第一节 农业发展背景 162
    一、社会发展概况 162
    二、实施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163
    第二节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165
    一、土地制度 166
    二、赋税制度 167
    第三节 农具的改进 168
    一、冶铁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169
    二、北方旱作农具的改进和系列化 169
    三、水田农具的发展 172
    四、谷物加工工具的创新 172
    第四节 农田水利建设 174
    一、三国时期的屯田水利 174
    二、两晋南北朝的农田水利 176
    第五节 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 177
    一、农作种植制度 177
    二、土壤耕作制度 178
    第六节 作物的良种选育 179
    一、品种的增多和良种繁育 179
    二、对植物遗传性与变异性的认识 181
    第七节 作物栽培技术 181
    一、播种技术 181
    二、施肥技术 183
    三、中耕除草 183
    四、防治病虫害 184
    五、积雪保墒及冬灌 185
    六、适时收获 185
    七、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186
    第八节 园艺与蚕桑业 186
    一、果树种植技术 186
    二、蔬菜种植技术 188
    三、养蚕与养蜂技术 189
    四、苗木培育和植树造林 190
    第九节 畜牧业与水产业 191
    一、畜牧分区和畜产品种类变化 191
    二、畜牧业发展的特征 193
    三、畜牧技术 193
    四、兽医成就 196
    五、水产养殖 198
    第十节 农业思想与农史人物 199
    一、傅玄的农业思想 200
    二、杜预、周朗、李安世、李冲的农业思想 200
    三、苏绰、《刘子》的农业思想 201
    四、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及其农业思想 201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传统水田农业的发展 203
    第一节 农业发展背景 203
    一、隋唐五代农业发展阶段 203
    二、农业史上的大转折 206
    三、农业史上的“隋唐气象” 208
    第二节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209
    一、土地制度 209
    二、赋税制度 213
    第三节 农具的改进与创新 216
    一、曲辕犁 216
    二、耙、砺礋和碌碡 217
    三、麦钐、水碾和耕地机 218
    四、水车和“机汲” 219
    五、渔具创新 220
    第四节 农田水利的发展 221
    一、引黄灌溉工程 221
    二、关中水利的恢复与改造 222
    三、南方农田水利建设 223
    四、水利管理的进步 227
    第五节 农作物构成及栽培技术 228
    一、粮食作物 228
    二、经济作物 229
    三、耕作栽培技术的进步 234
    第六节 畜牧业与水产业 236
    一、畜牧业的发展 236
    二、饲养管理技术的进步 239
    三、兽医技术的进步 241
    四、水产养殖的发展 243
    第七节 农业政策和农业经营 244
    一、农业政策 244
    二、农业经营 246
    第八节 农业思想、农学著作和农史人物 248
    一、农业思想 248
    二、农学著作和农史人物 249
    第七章 宋元时期传统水田农业的成熟 253
    第一节 农业发展背景 253
    一、背景概况 253
    二、农业发展概况 255
    第二节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256
    一、土地制度 256
    二、赋税制度 259
    第三节 农具的发展 260
    一、冶铁业的发展和钢刃熟铁农具的推广 261
    二、耕犁的改进 261
    三、农具种类的增加 262
    第四节 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利用方式 266
    一、农田水利建设 266
    二、土地利用方式 269
    第五节 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 270
    一、耕作制度 270
    二、耕作技术 274
    第六节 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275
    一、水稻地位进一步提升 276
    二、麦类种植范围扩大 276
    三、经济作物较快发展 277
    第七节 园艺与蚕桑业 279
    一、蔬菜种类与栽培技术 279
    二、桑蚕种养技术的提高 285
    第八节 畜牧业与水产业 287
    一、牛、马的饲养技术 287
    二、猪、羊的饲养技术 288
    三、兽医科学的发展 289
    四、水产业趋于繁盛 290
    第九节 农业政策和农官制度 292
    一、两宋的农业政策和农官制度 292
    二、元代的农业政策和农官制度 292
    第十节 农学著作和农学思想 293
    一、综合性农书 294
    二、专业性谱录类农书 297
    三、农学思想 299
    第八章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的增长与发展 303
    第一节 农业发展背景 303
    一、国内环境变化 303
    二、国际环境变化 306
    第二节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307
    一、明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307
    二、清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309
    三、明清时期的土地租佃关系 311
    四、明清时期的雇佣关系 314
    第三节 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利用 315
    一、农田水利建设 315
    二、土地利用技术的发展 320
    第四节 农具与耕作技术的改进 323
    一、农具的改进 323
    二、耕作技术的进步 326
    第五节 作物结构变化和多熟制发展 330
    一、新作物的引进 330
    二、作物结构的变化 332
    三、多熟制的发展 333
    第六节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农业的集约经营 335
    一、生态农业的发展 335
    二、集约化农业经营的出现 336
    第七节 作物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 337
    一、作物良种选育的进步 337
    二、栽培管理技术的提高 338
    第八节 园艺与蚕桑业 343
    一、蔬菜栽培技术的进步 343
    二、果树栽培技术的进步 345
    三、植茶技术的进步 346
    四、盆景技术的进步 347
    五、蚕桑技术的进步 347
    第九节 畜牧业与水产业 351
    一、畜禽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 351
    二、家畜饲养技术的发展 353
    三、经验兽医学的新高峰 355
    四、水产养殖捕捞技术的发展 357
    第十节 农学思想、农学著作与农史人物 359
    一、明清农书概述 359
    二、重要农书和作者 360
    三、农业思想 363
    第九章 近代农业:转型与改进 366
    第一节 农业发展背景 366
    一、百余年的战争与自然灾害 367
    二、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农产商品化发展 368
    三、西学东渐下的中国近代社会 372
    第二节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375
    一、土地制度 375
    二、土地租佃关系 379
    三、赋税制度 380
    第三节 农业机具的改良和水利兴修 381
    一、农业机具的改良 381
    二、农田水利兴修 384
    第四节 农作物良种选育 389
    一、水稻的选种育种 390
    二、小麦的选种育种 391
    三、棉花的选种育种 392
    第五节 土壤肥料科学的发展 393
    一、土壤科学 394
    二、肥料技术 395
    第六节 园艺、蚕桑业、蜂业及林业的发展 397
    一、园艺的发展 397
    二、蚕桑业及蜂业的发展 402
    三、林业的发展 405
    第七节 畜牧业与水产业 408
    一、畜牧科技的发展 408
    二、兽医科技的发展 411
    三、渔业的发展 412
    第八节 农业推广、农村合作金融事业 414
    一、农业推广 414
    二、农业合作金融事业 416
    主要参考文献 418
    后记 453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