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工学 > 0813 建筑学 > 国土空间“双评价”及其规划编制应用研究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国土空间“双评价”及其规划编制应用研究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国土空间“双评价”及其规划编制应用研究
  • 书号:9787030702517
    作者:曹根榕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16
  • 页数:279
    字数:438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98.00元
    售价: ¥156.4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商品库存: 2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科学的“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本书基于“生态为底,底线管控,实用科学”的原则,在市县层面深化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框架,在沈阳市、温州市、兴安盟两市一盟进行了“双评价”和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和实践,尤其是科学划定并优化国土的生态网络空间、永久农业和农村空间、城镇增长边界和建设空间,在土地利用调查空间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图斑单元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尝试,实现了国土空间“双评价”和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代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新时代规划体系的确立 1
    1.1.1 新时代规划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1
    1.1.2 “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及实施和监督的确立 2
    1.2 “双评价”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 3
    1.2.1 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逐步落实 3
    1.2.2 “双评价”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基础性地位逐步确立 3
    1.2.3 自然资源部对“双评价”技术指南的编制和各地的实践 5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6
    1.3.1 研究意义 6
    1.3.2 研究目标 7
    1.4 “双评价”研究综述 9
    1.4.1 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 9
    1.4.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相关研究 19
    1.5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相关研究 24
    1.5.1 “双评价”在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研究 24
    1.5.2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与“双评价”问题研究 25
    1.6 既有研究总结和讨论 26
    第2章 市县“双评价”指南和试点成果研究 29
    2.1 “双评价”指南编制历程 29
    2.2 基于指南的市县“双评价”试点成果 33
    2.2.1 青岛市“双评价”试点 34
    2.2.2 重庆市“双评价”试点 34
    2.2.3 鹤壁市“双评价”试点 34
    2.2.4 “双评价”试点成果总结 35
    2.3 当前市县“双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36
    2.3.1 以“工具”价值为主导,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有待优化提升 36
    2.3.2 “双评价”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 37
    2.3.3 市县层级“双评价”内容要素体系不完整 37
    2.3.4 空间尺度转换和格局分异研究不足 37
    2.3.5 “双评价”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的局限性 38
    2.4 市县“双评价”优化方向 38
    2.4.1 加强“双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 39
    2.4.2 优化“双评价”研究框架和评价方法 39
    2.4.3 完善“双评价”内容要素 39
    2.4.4 强化“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应用衔接 40
    2.5 本章小结 40
    第3章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要素研究 41
    3.1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要素研究 41
    3.1.1 各系统要素 42
    3.1.2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要素体系框架 45
    3.2 市县“双评价”要素研究 48
    3.2.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素 48
    3.2.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要素 50
    3.3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与“双评价”要素逻辑关系研究 51
    3.3.1 因果逻辑关系 51
    3.3.2 递进关系 54
    3.4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要素指标构建 55
    3.5 本章小结 56
    第4章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方法机制研究 58
    4.1 市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机制研究 58
    4.1.1 承载主体 58
    4.1.2 承载客体 59
    4.1.3 表征结果 60
    4.1.4 评价框架 62
    4.2 市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机制研究 64
    4.2.1 评价重点 64
    4.2.2 评价方法 64
    4.2.3 评价阈值 66
    4.2.4 评价流程 66
    4.3 “双评价”之间逻辑关系研究 67
    4.3.1 状态型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逻辑关系 68
    4.3.2 空间型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逻辑关系 68
    4.3.3 规模型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逻辑关系 69
    4.4 “双评价”之间逻辑关系重构 69
    4.5 本章小结 71
    第5章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研究框架 73
    5.1 总体研究框架 73
    5.2 三类空间“双评价”研究框架 75
    5.2.1 生态空间评价研究框架 75
    5.2.2 农业空间评价研究框架 77
    5.2.3 城镇空间评价研究框架 79
    5.3 基于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研究框架的评价结果 80
    5.4 本章小结 81
    第6章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成果及应用研究 83
    6.1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成果应用研究 83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成果应用 83
    6.1.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应用 84
    6.2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对“双评价”需求研究 85
    6.2.1 国土空间规划总体需求 85
    6.2.2 空间格局层面 87
    6.2.3 空间布局层面 89
    6.2.4 土地利用层面 90
    6.2.5 指标传导层面 90
    6.3 本章小结 91
    第7章 生态空间评价及应用 92
    7.1 研究框架和数据来源 92
    7.1.1 研究框架 92
    7.1.2 数据来源 93
    7.2 生态空间评价 94
    7.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94
    7.2.2 生态脆弱性评价 97
    7.2.3 生态网络的构建 102
    7.2.4 生态网络结构分析 121
    7.3 生态空间评价应用 124
    7.3.1 生态红线的划定和调整 124
    7.3.2 生态网络优化 126
    7.3.3 水源涵养区划定 129
    7.4 本章小结 137
    第8章 农业空间评价及应用 138
    8.1 研究框架和数据来源 138
    8.1.1 研究框架 138
    8.1.2 数据来源 138
    8.2 农业空间评价 139
    8.2.1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139
    8.2.2 农业生产承载规模评价 150
    8.2.3 农业生产保护区评价 152
    8.3 农业空间评价应用 175
    8.3.1 永久农村地区的划定 175
    8.3.2 重要农业生产基地的划定 183
    8.4 本章小结 187
    第9章 城镇空间评价及应用 189
    9.1 研究框架和数据来源 189
    9.1.1 研究框架 189
    9.1.2 数据来源 190
    9.2 城镇空间评价 191
    9.2.1 城镇建设承载规模评价 191
    9.2.2 城镇增长边界划定 196
    9.2.3 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204
    9.3 城镇空间评价应用 219
    9.3.1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模拟 219
    9.3.2 城镇发展方向及优先开发建设地区的选择 221
    9.3.3 优化城镇建设用地规划布局 223
    9.4 本章小结 225
    第10章 基于“双评价”和图斑单元的国土空间规划 226
    10.1 研究框架和研究区域 226
    10.2 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利用布局原理 227
    10.2.1 基于效率和价值导向的土地利用布局原理 227
    10.2.2 国外空间规划相关案例 228
    10.3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评价 229
    10.3.1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概况 229
    10.3.2 耕地总体变化情况 230
    10.3.3 牧草地总体变化情况 232
    10.3.4 林地湿地及水域总体变化情况 234
    10.3.5 各类用地变化情况总结 235
    10.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评价 237
    10.4.1 土地资源评价 239
    10.4.2 水资源评价 239
    10.4.3 生态评价 240
    10.4.4 连片度评价 242
    10.4.5 合理性综合分析结果 243
    10.5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分区 244
    10.5.1 土地利用相对稳定区 244
    10.5.2 土地利用变化区 245
    10.6 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调整 245
    10.6.1 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调整情景 245
    10.6.2 基于情景的兴安盟国土空间规划 246
    10.7 本章小结 253
    参考文献 255
    名词解释 270
    索引 276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