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艺术学 > 1301 艺术学理论 > 中西古代审美比较研究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中西古代审美比较研究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中西古代审美比较研究
  • 书号:9787030506245
    作者:吴登云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380
    字数:466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26
  • 所属分类:
  • 定价: ¥99.00元
    售价: ¥78.21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近些年来,为“治疗”中国文论的“失语症”,不断兴起了关于中国文论和美学的“体系构建”的探索热潮。以此为背景,本书立足于古代话语语境,从“思维方式”的视角,把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象思维”体系与西方“形思维”的审美思维体系的对应和比较作为研究内容,并以中西古代文论和美学的宏观体系为视域,着力于审美思维的探究,在构建中国古代审美思维体系的基础上,具体展开了关于中西古代生命审美、社会审美、艺术审美、悲剧审美等四个维度的比较和阐述。居于立足点的宏观性和研究内容的交叉性,在分析和阐述中注重三个方面的统一:立足于哲学根基,注重哲学、文论、美学的统一;力求于“和”文化理念,注重道学、儒学、释学的统一;立身于审美思维体系,关照理论层、思想层和思维层的统一。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i
    绪论 中西关于古代“诗”与“思”的研究与反思 1
    一、中西“哲学时代”的思维分野 1
    二、近代西方关于原始思维的探究 5
    三、近代中西关于“诗”与“思”的反思 7
    上编 中国古代审美思维体系
    第一章 中国古代智慧与审美思维体系——从“象”观念到“象思维” 13
    第一节 原始形态的“象”观念与“象思维” 13
    一、图腾与“想象”思维 14
    二、“象舞”与“象征”思维 14
    三、外交与“传情达意”思维 15
    四、《周易》与“立象”思维 16
    第二节 中国古代智慧与审美思维体系 19
    一、“象思维”体系与中国智慧 19
    二、“象思维”与审美范畴体系 23
    第二章 中国古代“象”论与“象思维”——从“易象”到“象”论 27
    第一节 从符号哲学到《周易》“象”论 27
    一、中国哲学的原始表达与理论开端 28
    二、《周易》“象”论与“象思维” 32
    三、“易象”本质论与“象思维” 33
    第二节 道家“象”论与“象思维” 37
    一、老子“象”论与“象思维” 37
    二、庄子的“忘言”说与“象思维” 41
    第三节 玄学“象”论与“象思维” 51
    一、王弼“象”论的思维法则 51
    二、王弼以“意”为本的“取义”观 52
    第三章 中国诗学“意象”与“象思维”——从“易象”到“意象” 55
    第一节 原创审美意象与“象思维” 58
    一、宗教巫术原创性意象与“象思维” 59
    二、原始神话自觉性意象与“象思维” 61
    三、汉字“意象”体系与“象思维” 62
    四、《诗经》与艺术“象思维”成熟 64
    第二节 “意象”理论的萌芽与“象思维” 67
    一、先秦思辨哲学与“取象”思维 67
    二、汉代诗乐情本观与意象审美范畴 68
    三、魏晋思维转换与“意象”审美理论 72
    第三节 “意象”审美理论的体系化 74
    一、“意象”范畴的文化“兼采” 75
    二、“神思”理论与“神用象通” 78
    第四章 中国诗学“意境”与“象思维”——从“象思”到“境思” 89
    第一节 “意象”转换与“意境”思维 89
    一、心灵超越与诗学“意境” 90
    二、“境思”纵横与“三境”说 92
    三、“禅理”与“境思”理论 100
    第二节 “韵味”说与“意境”诠释 104
    一、“韵外之致”与“全美” 105
    二、“味外之旨”与“醇美” 109
    第三节 “意境”反思与“境界”学说 111
    一、诗学“境界”与“意境”反思 112
    二、人生“境界”与“美育救国” 117
    三、学术“境界”与“学贯中西” 124
    下编 中西古代审美思维体系比较
    第五章 中西古代关于生命审美的思维——先秦“万物有生”观与古希腊“万物有灵”论比较 135
    第一节 先秦“万物有生”论与“情本”诗学 135
    一、中国古代“情性”论与道德哲学 138
    二、“情性”与中国诗学审美本体论 161
    第二节 古希腊“万物有灵”论与“神本”诗学 175
    一、古希腊自然哲学与“灵魂”观 175
    二、古希腊宗教哲学与“灵魂”观 179
    三、古希腊宗教神学与“灵魂”观 182
    四、古希腊审美本体论与“灵魂”观 183
    第三节 中西古代关于生命审美的思维比较 185
    一、中西古代生命本质活性比较:“生”与“灵” 185
    二、中西古代生命哲学精神比较:“情性”与“灵魂” 187
    三、中西古代关于生命审美的思维比较:“言情”与“言神” 189
    第六章 中西古代关于社会审美的思维——先秦“中和”论与古希腊“和谐”论比较 194
    第一节 先秦“中和”观与“天人合一” 195
    一、先秦“中”与“和”的文化意蕴 195
    二、“中和”思维与“天人合一” 209
    三、“中和”思维与儒家伦理审美 215
    四、“中和”思维与老庄人生审美 227
    第二节 古希腊“和谐”观与“主客对立” 236
    一、“永恒和谐”与“对立和谐” 237
    二、“对立和谐”与“相反相成” 238
    三、“灵魂和谐”与“理念世界” 240
    四、“社会和谐”与“灵魂诸善” 241
    第三节 中西古代社会审美的思维比较 242
    一、中西古代关于社会和谐的价值理念比较:生成与共存 243
    二、中西古代关于社会和谐的审美思维比较:道本与神本 244
    三、中西古代关于社会和谐的理想境界比较:“中和”与“平衡” 248
    第七章 中西古代关于艺术审美的思维——先秦“物感”论与古希腊“摹仿”说比较 253
    第一节 “物感”说与中国古代诗乐“情性”论 253
    一、“物感”说与中国古代乐论 254
    二、“物感”说与诗学“情性”论 262
    第二节 古希腊“摹仿”说与艺术“形象”论 272
    一、“摹仿”说与古希腊艺术本质探索 272
    二、“摹仿”说与古希腊“灵感神赐”理念 274
    三、“摹仿”说与求知“天性”论 276
    第三节 中西古代关于艺术审美的思维比较 281
    一、中西审美发生论比较:“应感”与“灵感” 282
    二、中西审美体验论的比较:“兴会”与“回忆” 292
    三、中西审美境界论比较:“神韵”与“意蕴” 307
    第八章 中西古代关于悲剧审美的思维——中国“悲情”观与西方“悲剧”论的理论碰撞 317
    第一节 中国古代悲剧意识中的“悲情”与“崇高” 317
    一、“情本”诗学与“悲情”审美 318
    二、“气韵”审美与“崇高”意蕴 321
    三、“悲剧”意识与“悲情”理论 323
    第二节 西方悲剧理论中的“情节”与“冲突” 324
    一、悲剧摹仿的“情节核心”论 325
    二、悲剧摹仿的“情节动态”论 326
    三、悲剧摹仿的“情节严肃”论 328
    四、悲剧摹仿的“情节冲突”论 329
    第三节 中西“悲剧”的价值取向与理论碰撞 338
    一、中西“悲剧”意识与“悲情”观念的价值取向 339
    二、中西“悲剧”意识与人生审美境界 341
    三、中西“悲剧”意识与“悲情”观念的理论碰撞 343
    第九章 中西审美思维的融合与共生 347
    一、谋求“生命共识” 349
    二、推进“智慧互补” 351
    三、坚持“文论共生” 353
    主要参考文献 356
    后记 359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