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农业科学 > 作物学 > 典型红壤酸化的关键过程与调控机理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典型红壤酸化的关键过程与调控机理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典型红壤酸化的关键过程与调控机理
  • 书号:9787030517685
    作者:佟德利,王磊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164
    字数:2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17
  • 所属分类:
  • 定价: ¥78.00元
    售价: ¥61.62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红壤地区水热资源丰富,生物物质循环活跃,土壤和生物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潜力和良好的投资效益,是我国南方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基地。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导致的酸沉降增加和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的大量施用,使红壤呈加速酸化趋势。土壤的严重酸化不仅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而且导致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下降。解决不合理施肥与酸化控制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篇 研究背景
    第1章 红壤酸化的现状与危害 3
    1.1 我国红壤酸化现状 3
    1.2 红壤酸化特点 4
    1.3 土壤酸化的危害
    第2章 土壤酸化的成因 8
    2.1 土壤酸化的自然因素 8
    2.2 土壤酸化的人为因素 9
    2.2.1 酸沉降 9
    2.2.2 植物根系酸的分泌 9
    2.3 施肥加剧土壤酸化10
    2.3.1 氮肥生物氧化导致的土壤酸化 11
    2.3.2 硝化作用及其驱动力 13
    第3章 酸化土壤的改良与阻控 15
    3.1 合理的农艺措施 15
    3.1.1 合理的肥料应用与管理 15
    3.1.2 合理的水肥管理 16
    3.1.3 合理选择作物品种与秸秆还田 16
    3.2 土壤酸度调控措施 16
    3.2.1 酸化土壤的无机改良原理与技术 16
    3.2.2 酸化土壤的有机改良原理与技术18
    3.2.3 酸化土壤的根际改良技术 20
    第二篇 硝化作用驱动下的红壤酸化机制
    第4章 氮肥对茶园红壤与农田红壤硝化作用及酸度的影响 23
    4.1 引言 23
    4.2 材料与方法 24
    4.2.1 供试红壤 24
    4.2.2 培养试验处理 24
    4.2.3 样品分析方法 25
    4.2.4 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定量PCR分析 25
    4.2.5 数据与图形处理 25
    4.3 结果 26
    4.3 1 培养过程中土壤pH 的动态变化 26
    4.3.2 无机氮的动态变化 28
    4.3.3 净硝化作用 29
    4.3.4 红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变化 31
    4.4 讨论 32
    4.4.1 硝化作用与土壤pH 变化的关系 32
    4.4.2 硝化作用与土壤性质及肥料品种的关系 33
    4.4.3 氨氧化微生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34
    4.5 结论 35
    第5章 氮肥对不同初始pH 红壤硝化作用及酸度的影响 36
    5.1 引言 36
    5.2 材料与方法 37
    5.2.1 供试土壤 37
    5.2.2 培养试验处理 37
    5.2.3 样品分析方法 37
    5.2.4 数据与图形处理 38
    5.3 结果与讨论 38
    5.3.1 无机氮的变化与硝化作用 38
    5.3.2 土壤酸度的变化 40
    5.3.3 土壤硝化速率与酸化速率及其相互关系 42
    5.4 结论 44
    第6章 盆栽条件下氮肥对红壤酸度的影响45
    6.1 引言 45
    6.2 材料与方法 45
    6.2.1 供试土壤 45
    6.2.2 盆栽试验概况 46
    6.2.3 氨氧化细菌富集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46
    6.2.4 根箱试验概况 47
    6.2.5 样品分析方法 47
    6.2.6 数据与图形处理 48
    6.3 结果与讨论 48
    6.3.1 盆栽试验结果与讨论 48
    6.3.2 根箱试验结果与讨论 56
    6.4 结论 58
    第7章 金针菇菌糠及其生物质炭对红壤酸度及硝化潜势的影响 59
    7.1 引言 59
    7.2 材料与方法 60
    7.2.1 供试土壤 60
    7.2.2 菌糠生物质炭的制备 60
    7.2.3 培养试验处理 60
    7.2.4 样品分析方法 61
    7.2.5 数据与图形处理 61
    7.3 结果与讨论 61
    7.3 1 添加菌糠及其生物质炭对土壤pH的影响 61
    7.3.2 添加菌糠及其生物质炭对土壤交换性酸的影响 62
    7.3.3 添加菌糠及其生物质炭对士壤元机氨含量及硝化潜势的影响 63
    7.4 结论 64
    第三篇 土壤酸度改良剂的筛选及酸度调控机理
    第8章 农业庭弃物对强酸性茶园土壤的调控机制 69
    8.1 引言 69
    8.2 材料与方法 70
    8.2.1 供试土壤与有机物料 70
    8.2.2 培养试验设计 70
    8.2.3 样品分析方法 71
    8.2.4 数据与图形处理 72
    8.3 结果 72
    8.3.1 添加有机物料对土壤pH 的调节 72
    8.3.2 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变化 73
    8.3.3 士壤交换性酸与交换性盐基的变化 75
    8.4 讨论 76
    8.5 结论 78
    第9章 秸秆源生物质炭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 79
    9.1 引言 79
    9.2 材料和方法 80
    9.2.1 供试土壤 80
    9.2.2 供试生物质炭 80
    9.2.3 生物质炭的XRD图谱 81
    9.2.4 生物质炭表面有机官能团 82
    9.2.5 生物质炭酸碱滴定曲线 82
    9.2.6 试验设计 83
    9.2.7 样品分析方法 83
    9.2.8 数据处理 83
    9.3 结果 84
    9.3.1 酸化茶园土壤的pH 84
    9.3.2 酸化茶园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动态变化趋势 84
    9.3.3 酸化茶园土壤中水溶性碳含量动态变化趋势 87
    9.3.4 酸化茶园土壤交换性质的变化趋势 87
    9.4 讨论 88
    9.5 结论 91
    第10章 碱渣与有机物料对酸化茶园土壤的复合修复 92
    10.1 引言 92
    10.2 材料和方法 93
    10.2.1 供试土壤与修复材料 93
    10.2.2 培养试验设计 94
    10.2.3 样品分析方法 95
    10.2.4 数据处理 95
    10.3 结果 96
    10.3.1 土壤pH的变化 96
    10.3.2 土壤氮循环对pH的影响 97
    10.3.3 土壤交换性质的变化 100
    10.4 讨论 101
    10.5 结论 103
    第11章 复合改良剂对亚表层土壤酸度的调控 104
    1 1.1号|言 104
    11.2 材料与方法 105
    11.2.1 供试土壤与有机物料 105
    11.2.2 试验设计 105
    11.2.3 样品分析方法 106
    11.2.4 数据处理 106
    11.3 结果与讨论 106
    11.3.1 淋溶液的理化性质 106
    11.3.2 亚表层土壤pH 变化 110
    11.3.3 亚表层土壤交换性质 111
    11.3.4 亚表层土壤无机氮含量 112
    11.4 结论 114
    第12章 茶叶晶质改良效果的初步探索 115
    12.1 引言 115
    12.2 材料与方法 115
    12.2.1 供试有机物料 115
    12.2.2 试验设计 116
    12.2.3 茶叶品质的测定 117
    12.3 结果与讨论 117
    12.3.1 土壤pH 117
    12.3.2 茶叶品质 118
    12.4 结论 121
    第13章 改良剂对红壤硝化作用和复酸化的影响 122
    13.1 引言 122
    13.2 材料与方法 123
    13.2.1 供试红壤 123
    13.2.2 培养试验处理 123
    13.2.3 样品分析方法 124
    13.2.4 数据与图形处理 124
    13.3 结果与讨论 124
    13.3.1 无机改良剂对红壤硝化作用和复酸化的影响 124
    13.3.2 生物质炭改良对虹壤硝化作用和复酸化的影响 128
    13.4 结论 132
    参考文献 133
    后记 151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