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古文字为核心,围绕出土考古资料与中国文字起源、古文字与上古文化、出土简帛文字与古史三个主题,综合运用古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的方法和知识,通过对古文字起源和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的专题研究,进而将视野拓展到中国文字起源、上古文化、古史研究等方面,使关于中国早期文化的研究有了古文字方面的坚实证据,从而促进了古文字和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自序 i
上编 出土考古资料与中国文字起源研究 1
第一节 汉字起源途径研究——论文字性符号、非文字性符号与“文字画”区别 2
第二节 汉字起源时代之研究 73
第三节 商代甲金文与前汉字时代“文字画”的遗迹 112
第四节 商代甲骨文“字符-词组文字”初探 127
第五节 从现代“文字画”及“图画文字”看中国文字起源之途 156
中编 古文字与上古文化研究 171
第一节 从“艺(埶、蓺)”与 culture的本义比较说到“文化”概念的来源 172
第二节 甲骨文“中”字初义与商周宗庙旗杆铭旌制度研究 179
第三节 从卜辞“宾祀江河”看商代政治势力已达长江流域的甲骨文证据 197
第四节 宰丰骨刻辞“戠兕”、“”考释及其器名与功用考 209
第五节 卜辞字与古戈头名“戛”新考——兼论“”字非“圭”说 218
第六节 殷墟卜辞中方位神和风神考 235
第七节 古文字中“”字与麒麟原型考——兼论麒麟圣化为灵兽的原因 244
第八节 从甲骨文“ ”、“以”字形看考古资料中的“耜”器——兼论甲骨文中 “ ”、“以”字的几种用法 269
第九节 甲骨文新释 294
第十节 论西周金文记时语词及大事系“年”的史学意义——史书编年体探源 306
第十一节 从西周金文看西周宗庙“图室”与早期军事地图及方国疆域图 333
第十二节 利簋铭文与我国所见最早的星占术——兼“右史”职官考 348
第十三节 晋侯稣钟及西周末晋侯在位年代考——并论晋侯稣钟铭所记战争地望及地名 357
第十四节 从《孟子》“晋曰《乘》”为“年”之讹说到先秦东西方诸侯编年体史书的区别 374
第十五节 “虫”、“蟲”字初义与意符“虫”旁类属范畴演变考 385
下编 出土简帛文字与古史研究 397
第一节 从楚简《容成氏》看传说时代社会组织形态的演变 398
第二节 春秋早期周王室王位世系变局考异——兼说清华简《系年》“周无王九年” 415
第三节 楚竹书《吴命》主旨与春秋晚期诸侯争霸的战略格局研究 425
第四节 清华简《保训》“中”字释义及其主题思想 445
第五节 试论银雀山汉简《吴问》的成文年代及其相关问题 454
第六节 智、圣之辨与早期儒家的认知观 463
第七节 汉简“薄土”考辨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