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际上第一本关于复杂事件处理(CEP)的书籍,由斯坦福大学教授 Luckham撰写。Luckham在书中首次完整提出了CEP的概念,并从需求、关键技术、架构设计等不同视角对CEP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的前半部细致讨论信息系统的现状,并引出对CEP技术的具体需求;后半部则概述CEP的基本概念,给出简单的应用案例。第二部分从实现的角度出发,探讨构建CEP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事件模式的匹配、事件模式语言、事件处理网络等,并辅以生动的案例加以解释和说明。书中最后对CEP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架构设计等实现技术进行论述。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复杂事件处理简介
第1章全球信息社会和新技术的需求2
1.1无处不在的分布式信息系统2
1.2意大利面条式的全球通信体系5
1.3电子系统的本质:层层叠加8
1.3.1一个层次化的企业系统8
1.3.2垂直因果关系:在不同的层次上跟踪企业事件11
1.3.3事件聚合:在低层事f牛基础上实现高层感知12
1.4Web新应用的信息聚合风暴13
1.5全球化的电子交易13
1.6敏捷系统17
1.7网络战与开放的电子社会17
1.8总结:未雨绸缪
第2章在一个全球化的事件云中管理电子企业21
2.1全球事件云是如何形成的21
2.1.1开放式的企业21
2.1.2全球事件云22
2.1.3电子企业22
2.2在全球事件云中运维24
2.3超越工作流25
2.4并行和异步流程26
2.5实时在线的流程进化28
2.6异常必须是流程设计中的头等公民30
2.7总结:管理电子化企业32
第3章透视电子企业一一保持人的控制权33
3.1今天的事件监控处于初级阶段33
3.1.1系统监控聚焦在网络层34
3.1.2网络级的监控甚至没有解决网络问题34
3.2因果追踪的一个例子35
3.3信息鸿沟37
3.4问题相关性信息39
3.5透视企业系统41
3.6构造和协调多个视图42
3.7层次化视图43
3.8总结:透视电子企业45
第4章设计电子企业46
4.1流程架构47
4.2架构在流程生命周期中的作用47
4.3流程架构的构成47
4.3.1声明50
4.3.2架构的结构50
4.3.3接口通信架构51
4.3.4架构范型52
4.3.5行为规约53
4.3.6设汁约束5
4.4信息声明的例子5
4.5动态流程架构58
4.6层次化的架构以及热插拔60
4.7总结:支持流程架构的技术62
第5章事件、时序以及国果关系64
5.1什么是事件64
5.2事件是如何创建的66
5.3时序、因果和聚合69
5.4事件中最基础的参数70
5.4.1时间戳71
5.4.2因果向量71
5.5时间71
5.6因果和偏序集73
5.7因果事件执行实时的偏序集75
5.8有序的观察80
5.9观察和不确定性80
5.10总结81
第6章事件模式、规则以及约束82
6.1事件查找的常见类型82
6.2事件模式83
6.3一种简单的模式语言84
6.3.1模式匹配85
6.3.2用STRAW.EPL描写模式85
6.4事件模式规则87
6.5约束90
6.6总结92
第7章复杂事件和事件层次结构93
7.1聚合与复杂事件93
7.2创建复杂事件94
7.3事件抽象层次96
7.4构建个性化的概念抽象层次97
7.4.1审视网络行为98
7.4.2审视股票交易行为101
7.5总结104
第二部分构建CEP的解决方案
第8章RAPIDE模式语言106
8.1事件模式语言基本需求106
8.2RAPIDE的特征107
8.3类型108
8.3.1预定义类型109
8.3.2结构类型109
8.3.3事件类型110
8.3.4执lr类型112
8.3.5执lr的子类型113
8.4事件属性t4113
8.5基本事件模式115
8.6占位符与模式匹配116
8.6.1匹配基本事件模式116
8.6.2占位符绑定116
8.6.3辅助编写模式的符号118
8.7关系操作符与复杂模式119
8.8守卫模式122
8.8.1基于内容的模式匹配122
8.8.2基于上下文的模式匹配123
8.8.3时间操作符123
8.9重复模式124
8.10模式宏125
8.11总结127
第9章CEP规则与代理128
9.1概述128
9.2事件模式规则129
9.2.1事件模式规则的定义130
9.2.2规则主体130
9.2.3上下文与可见性法则131
9.2.4事件模式规则的语义132
9.2.5规则范例133
9.3事件处理代理134
9.3.1EPA的定义135
9.3.2EPA的语义135
9.4事件模式过滤器137
9.4.1过滤器的定义137
9.4.2过滤器的语义138
9.4.3动作名称过滤器139
9.4.4内容过滤器140
9.4.5上下文过滤器140
9.5事件模式映射141
9.5.1映射的定义142
9.5.2映射的语义142
9.6事件模式约束144
9.6.1约束的定义144
9.6.2约束的语义144
9.6.3约束的范例146
8.6.1匹配基本事件模式116
8.6.2占位符绑定116
8.6.3辅助编写模式的符号118
8.7关系操作符与复杂模式119
8.8守卫模式t4122
8.8.1基于内容的模式匹配122
8.8.2基于上下文的模式匹配123
8.8.3时间操作符123
8.9重复模式124
8.10模式宏125
8.11总结127
第9章CEP规则与代理128
9.1概述128
9.2事件模式规则129
9.2.1事件模式规则的定义130
9.2.2规则主体130
9.2.3上下文与可见性法则131
9.2.4事件模式规则的语义132
9.2.5规则范例133
9.3事件处理代理134
9.3.1EPA的定义135
9.3.2EPA的语义135
9.4事件模式过滤器137
9.4.1过滤器的定义137
9.4.2过滤器的语义138
9.4.3动作名称过滤器139
9.4.4内容过滤器140
9.4.5上下文过滤器140
9.5事件模式映射141
9.5.1映射的定义142
9.5.2映射的语义142
9.6事件模式约束144
9.6.1约束的定义144
9.6.2约束的语义144
9.6.3约束的范例146
第12章案例研究:审视业务流程之间的协同194
12.1一个业务协同协议194
12.2接口通信架构196
12.3因果模型197
12.4因果映射197
12.5因果规则的范例198
12.6约束范例200
12.7偏序集范例的分析T44201
12.8约束检测成为协同的一部分204
第13章实现事件抽象层次结构206
13.1可访问信息的鸿沟207
13.2重温事件抽象层次结构208
13.2.1引发的因果关系209
13.2.2约束的抽象效应210
13.2.3可修改性210
13.3弥合信息鸿沟212
13.4将层次结构应用到目标系统中的步骤213
13.5一个生产流程的层次结构214
13.5.1个性化视图215
13.5.2实现216
13.5.3诊断216
第14章案例研究:一个金融交易系统218
14.1一个小型股票交易系统218
14.2S凹的信息鸿沟220
14.3S凹的事件抽象层次结构222
14.4构建事件抽象层次结构223
14.4.1层次1224
14.4.2层次2224
14.4.3层次3233
14.5实现STS的层次化视图237
14.6支持人工控制的三个步骤239
14.6.1下钻诊断240
14.6.2违规检测243
14.6.3抽象的作用245
14.7总结245
第15章复杂事件处理的基础设施247
15.1观测到的各种形式的事件示例248
15.2CEP基础设施到日标系统的接口251
15.3CEP适配器252
15.4CEP运行时基础设施254
15.5基础设施接口和组件255
15.6现成可用的基础设施258
15.7事件模式语言260
15.8复杂事件模式匹配器261
15.8.1对可伸缩性的追求261
15.8.2模式匹配器的简单视图261
15.8.3模式匹配器的工作262
15.8.4模式匹配器的设计结构262
15.9规则管理264
15.10分析工具265
15.11总结267
参考文献269
中英文对照表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