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工程技术 > 水利工程 > 长江中游河道崩岸机理与综合治理技术

相同语种的商品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历史

长江中游河道崩岸机理与综合治理技术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长江中游河道崩岸机理与综合治理技术
  • 书号:9787030436894
    作者:姚仕明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400
    字数:4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13
  • 所属分类:
  • 定价: ¥158.00元
    售价: ¥126.4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崩岸作为河道平面变形的主要形式,直接影响河床演变、河势与岸线稳定,进而影响防洪安全、航道畅通、涉水工程正常运行及岸线利用等,作为河道整治重要组成部分的护岸工程是控制河势与稳定岸线的基本手段,是治理河道崩岸的唯一措施。因此,研究河道崩岸机理与综合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书以长江中游河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水槽试验、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等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综合研究揭示了长江中游河道的崩岸机理、不同类型护岸工程效果及破坏机理,提出了河道岸坡稳定性评估方法、护岸工程新技术与设计参数,介绍了环保生态型护岸工程技术及应用实例,展望了生态护岸工程的应用前景。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长江中游干流河道基本情况1
    1.1.1河道形态1
    1.1.2水文泥沙特征3
    1.1.3河道边界条件6
    1.1.4三峡水库运用以来河床演变主要特点7
    1.2河道崩岸研究进展11
    1.2.1国内河道崩岸机理研究进展11
    1.2.2国外河道崩岸机理研究进展14
    1.2.3河道崩岸预测研究进展17
    1.3河道护岸工程研究进展18
    1.3.1护岸的主要工程形式18
    1.3.2国内外护岸材料和护岸技术21
    1.4研究意义25
    参考文献27
    第2章长江中游干流河道崩岸与护岸工程调查与评估31
    2.1崩岸调查与评估31
    2.1.1崩岸程度等级评价技术指标32
    2.1.2崩岸基本情况调查与评估33
    2.1.3崩岸的时空分布特点54
    2.2护岸工程调查60
    2.2.1护岸工程实施与分布情况60
    2.2.2护岸工程经济寿命77
    2.2.3护岸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81
    2.3小结83
    参考文献84
    第3章长江中游河道崩岸成因研究85
    3.1河道崩岸影响因素分析85
    3.1.1崩岸影响因素的宏观定性分析85
    3.1.2崩岸影响因素定量分析92
    3.2长江中游河道崩岸机理99
    3.2.1河型成因、河道形态与平面变形之间的关系99
    3.2.2河道崩岸的主导因素102
    3.2.3河道崩岸的制约因素115
    3.2.4崩岸在水文年内周期性的变化122
    3.3典型河岸崩岸成因试验研究127
    3.3.1模型选沙127
    3.3.2模型比尺设计129
    3.3.3试验观测内容132
    3.3.4二元结构河岸崩塌机理试验成果134
    3.4小结164
    参考文献165
    第4章河道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估方法167
    4.1不同因素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167
    4.1.1河岸稳定性和坡脚侵蚀模型168
    4.1.2研究断面及河岸组成168
    4.1.3河岸稳定性计算条件170
    4.1.4不同条件下河岸稳定性计算与分析171
    4.2河道岸坡稳定评估方法176
    4.2.1河道岸坡监测导线分析法177
    4.2.2河道岸坡稳定性评估方法179
    4.3河道岸坡稳定性评估方法的应用案例183
    4.3.1荆江监测岸段岸坡稳定性评估成果183
    4.3.2红色预警岸段的近岸地形变化趋势分析189
    4.3.32011年红色预警岸段结论检验191
    4.4小结192
    参考文献193
    第5章护岸工程效果及破坏机理194
    5.1护岸工程类型194
    5.2护岸工程效果观测分析196
    5.2.1荆江典型河弯段浅地层剖面探测成果196
    5.2.2荆江典型河弯段护岸工程变化过程原型观测成果200
    5.3护岸工程效果及破坏机理试验研究202
    5.3.1概化水槽试验设计202
    5.3.2研究内容和试验条件206
    5.3.3护岸工程试验成果206
    5.4小结252
    参考文献254
    第6章护岸工程新技术与加固技术研究255
    6.1宽缝加筋生态混凝土护坡工程新技术研究255
    6.1.1护坡工程结构设计255
    6.1.2护坡工程使用安全及其他性能分析258
    6.1.3应用实例260
    6.2网模卵石排水下护岸工程新技术研究261
    6.2.1网模卵石排的原材料调研261
    6.2.2网模卵石排水下护岸的结构设计266
    6.2.3网模卵石排水下护岸工程的应用实例268
    6.3护岸工程加固技术研究269
    6.3.1护岸工程段近岸河床演变特点269
    6.3.2不同类型护岸工程的水毁机理分析270
    6.3.3分析遴选加固工程的材料结构形式273
    6.3.4护岸工程加固部位与控制标准278
    6.4小结279
    参考文献280
    第7章长江中游河道崩岸综合治理研究281
    7.1崩岸综合治理工程措施281
    7.1.1崩岸综合治理工程布置281
    7.1.2崩岸综合治理工程优势技术分析300
    7.1.3崩岸治理工程技术设计基本方案和优势技术方案组合307
    7.2崩岸综合治理非工程措施319
    7.3小结319
    参考文献320
    第8章环境友好型护岸技术及应用评价321
    8.1环境友好型护岸技术概念321
    8.2长江中下游护岸带植物群落分布调查323
    8.2.1样地选择与调查方法323
    8.2.2护岸带植物群落的总体分布规律325
    8.2.3护岸带物种分布的环境影响因素331
    8.2.4耐淹性护坡物种333
    8.2.5不同护岸措施对植物种类和多样性影响的调查成果333
    8.3生态护岸工程的优化方案336
    8.3.1护岸工程的材料优化336
    8.3.2护岸工程的结构优化336
    8.3.3护岸带物种选择原则及优化方案337
    8.3.4护岸工程的分区优化方案338
    8.4环境友好型护岸技术应用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338
    8.4.1环境友好型护岸技术评价指标体系339
    8.4.2评价的层次分析法模型349
    8.5护岸工程的材料评价353
    8.5.1护岸材料能耗及碳排放研究现状353
    8.5.2护岸材料的基本情况355
    8.5.3主要能源及原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系数356
    8.5.4护岸工程中主要天然原材料生产过程能耗及碳排放系数357
    8.5.5护岸工程中主要工业制成品的能耗及碳排放系数363
    8.5.6主要护岸结构形式的碳排放系数比较365
    8.5.7护岸工程材料能耗及碳排放的总体评价366
    8.6护岸工程结构的评价367
    8.7下荆江生态护岸带分区371
    8.7.1背景372
    8.7.2计算方法选取373
    8.7.3水位计算成果及分区意义375
    8.7.4河岸生态护岸带分区结果380
    8.8结论与建议381
    8.8.1结论381
    8.8.2建议382
    参考文献383
    第9章结语387
    9.1主要结论387
    9.2展望390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