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饮食才能有效地促进健康。本书分八章,分别介绍了营养学一般知识,营养素的主要生理功能;食物的营养价值,如谷类、薯类、杂粮、动物性食物等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特殊人群营养部分介绍了孕妇、乳母、婴幼儿、学生以及老年人群容易出现的营养问题及膳食营养改善方法;人体营养状况评价或自我评价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膳食调查方法、营养不良或缺乏的检测分析和评价;营养相关疾病重点介绍了超重肥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病的临床表现及其营养改善措施;营养食谱编制与应用主要介绍了营养编制的方法、程序以及效果评价方法,自我合理调配膳食组成的实践技能;食品卫生部分包括食品污染种类及来源、食物中毒的危害及预防、食品加工过程中主要卫生问题及营养素损失;最后,营养素的主要食物来源的编写采用表格形式列出20余种营养物质在常见食物中的含量,以及嘌呤、叶黄素、大豆异黄酮等植物化学物在食物中的含量,可供日常查阅使用。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营养的基本概念1
第二节营养学发展历史2
第三节当今营养问题4
第二章营养素6
第一节能量6
第二节蛋白质8
第三节脂类15
第四节碳水化合物21
第五节矿物质24
第六节维生素34
第七节膳食纤维56
第八节植物化学物58
第九节水66
第三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68
第一节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68
第二节薯类食品的营养价值70
第三节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74
第四节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77
第五节畜禽肉类及水产品的营养价值84
第六节奶类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90
第七节蛋及蛋制品的营养价值95
第八节杂粮的营养价值98
第九节其他食品的营养价值102
第四章特殊人群营养112
第一节孕妇营养112
第二节乳母营养116
第三节婴幼儿科学喂养118
第四节学龄前儿童营养124
第五节中小学生营养128
第六节老年人群的营养132
第五章人体营养状况调查与评价141
第一节概述141
第二节营养调查的设计与实施142
第三节膳食调查143
第四节体格测量147
第五节营养状况的实验室检查1W
第六节营养缺乏病的临床检查1M
第七节营养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160
第六章营养相关疾病163
第一节超重与肥胖163
第二节糖尿病167
第三节高血压174
第四节痛风及高尿酸血症177
第五节营养性贫血180
第六节骨质疏松183
第七章营养食谱的编制与应用189
第一节食物类别识别和选择189
第二节食物成分表191
第三节营养素需要量的确定193
第四节食谱的编制196
第五节食谱的评价203
第八章食品卫生206
第一节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206
第二节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预防215
第三节食物中毒及预防232
第四节食品加工过程卫生248
参考文献254
附录营养素的主要食物来源256
附录一能量的主要食物来源256
附录二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257
附录三脂类的主要食物来源259
附录四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264
附录五矿物质的主要食物来源265
附录六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H1
附录七膳食纤维的主要食物来源287
附录八植物化学物的主要食物来源288
附录九其他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