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七章)系统介绍了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物质的运输、分配和积累,以及植物对矿质营养利用过程的生理生态与调控的内容;第二部分(第八章?第十七章)介绍了在特殊生境中水生植物生理生态、植物对逆境生理适应过程、植物化感作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以及高山草甸、荒漠生境、低山丘陵、热带和亚热带、湿地和海洋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次生代谢物积累与对环境变化适应之间关系的内容。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涵盖了药用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进展。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i
第一节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含义1
第二节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1
第三节药用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方向4
第四节植物药用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5
参考文献6
第二章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态及其调控7
第一节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和促进方法7
第二节植物生长的周期性14
第三节植物生长的相关性15
第四节外界生态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8
第五节光形态建成与光受体19
第六节植物的运动特性24
第七节植物生殖的生理生态和调控28
第八节植物的成熟和休眠以及衰老生理生态47
第九节植物衰老生理和调控54
第十节器官脱落生理59
参考文献61
第三章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理生态63
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63
第二节光合色素63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机制67
第四节光呼吸79
第五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80
第六节植物群体光合作用与光合生产力88
参考文献93
第四章植物呼吸作用的生理生态94
第一节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94
第二节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95
第三节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101
第四节呼吸代谢能量的贮存和利用108
第五节呼吸代谢与物质代谢的关系109
第六节呼吸作用的调节113
第七节呼吸作用的指标及影响因素114
第八节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117
参考文献121
第五章植物的水分生理生态122
第一节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22
第二节化学势、水势123
第三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125
第四节水分的跨膜运输127
第五节土壤中的水分与土壤水势128
第六节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130
第七节蒸腾作用133
第八节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与意义140
参考文献143
第六章植物矿质营养生理生态144
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生理作用144
第二节有益元素与稀土元素147
第三节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148
第四节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152
第五节叶片营养吸收157
第六节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与分配158
第七节植物对氮、硫、磷的同化159
第八节药用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和有效药物积累的关系164
第九节重金属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167
第十节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168
参考文献171
第七章植物营养物质的运输、分配和积累173
第一节同化物运输的途径173
第二节同化物运输的形式、方向与速率174
第三节同化物在源端的装载和在库端的卸出175
第四节同化物在韧皮部运输的机制177
第五节同化物的分配178
第六节同化物的分配与产量的关系180
第七节同化物运输与分配的调控181
第八节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累积和运输的特点184
参考文献186
第八章水生植物的特殊生理生态188
第一节水生植物生态型分类188
第二节水生植物对水环境适应的生理特性和形态特征190
第三节水生植物获得光合碳源的特殊生理机制193
第四节水生植物的气体交换与输导代谢生理200
第五节水生植物净化污染水体的生理机制和净化修复技术205
第六节污染水质里有害污染物对水生植物生理和生长的影响215
参考文献221
第九章植物对逆境的生理适应与伤害222
第一节植物对逆境生理适应与伤害的概论222
第二节植物抗逆分子机制和激素调节的研究进展230
第三节植物寒害生理和抗寒性242
第四节植物热害生理与抗热性248
第五节植物旱害生理与抗旱性252
第六节植物涝害生理与抗涝性257
第七节植物盐害生理与抗盐性260
第八节植物病害生理与抗病性264
第九节植物抗虫生理与抗虫性267
第十节植物环境污染伤害生理与抗性268
第十一节太阳紫外线-B辐射对陆生高等植物的影响273
参考文献281
第+章植物化感作用的生理生化基础和生态意义283
第一节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和类型283
第二节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288
第三节植物与微生物间的化感作用294
第四节植物间的化感作用(化感和自毒)306
第五节植物与食草生物之间的化感作用319
第六节外来入侵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应用前景330
参考文献338
第十一章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生理和促进愈伤组织生长及药物合成环境的调控340
第一节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概念和应用进展340
第二节药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历史发展341
第三节药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一般过程342
第四节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344
第五节植物药用成分合成的环境调控的生理代谢基础347
第六节促进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的几种途径352
参考文献354
第十二章高山草甸药用植物生理生态355
第一节人参植物的生理生态355
第二节红景天属植物生理生态364
第三节藏红花植物的生理生态369
第四节雪莲植物的生理生态375
参考文献381
第十三章荒漠生境药用植物的生理生态383
第一节甘草植物的生理生态383
第二节寄生药用植物肉苁蓉的生理生态387
参考文献394
第十四章低山丘陵药用植物生理生态396
第一节银杏植物的生理生态396
第二节黄花蒿植物的生理生态407
第三节益母草植物的生理生态414
参考文献419
第十五章热带和亚热带药用植物的生理生态420
第一节三七植物的生理生态420
第二节芦荟植物的生理生态425
第三节枇杷植物的生理生态429
参考文献434
第十六章湿地药用植物的生理生态436
第一节菖蒲药用植物的生理生态436
第二节泽泻植物生理生态442
参考文献445
第十七章海洋药用藻类的生理生态446
第一节药用海藻海带的生理生态446
第二节药用海藻紫菜的生理生态450
第三节药用海藻羊栖菜的生理生态457
第四节药用海藻石莼的生理生态461
第五节海藻组织培养条件和技术465
第六节海藻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476
参考文献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