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农业科学 > 作物学 > 山黧豆生物学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山黧豆生物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山黧豆生物学
  • 书号:9787030376046
    作者:熊友才,焦成瑾,邢更妹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312
    字数:370
    语种:汉语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14
  • 所属分类:S52 豆类作物
  • 定价: ¥98.00元
    售价: ¥77.42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电子书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兰州大学山黧豆课题组四十多年研究工作的总结,参编人员在国内是专门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优秀团队。全书共分11章,前两章为基础性内容,阐述了山黧豆的种质资源和生物学特性;第三章到第八章介绍了山黧豆毒素(β‐ODAP)的提取、合成、定性定量分析、代谢模式、毒理作用和生理作用;第九、十章讨论了山黧豆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育种;最后一章对山黧豆今后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本书可供植物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的研究生、教师、科研人员,及从事相关产业的技术人员和毒理医学从业者阅读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1章 山黧豆种质资源
    1.1 山黧豆种质资源的特征与分布
    1.1.1 山黧豆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
    1.1.2 山黧豆种质资源的细胞学特征
    1.1.3 山黧豆种质资源的起源和分布
    1.2 山黧豆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
    1.2.1 物种多样性鉴定的标记
    1.2.2 RFLP标记鉴定山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
    1.2.3 RAPD标记鉴定山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
    1.3 山黧豆种质资源的价值
    1.3.1 生产价值
    1.3.2 营养价值
    1.3.3 生态价值
    1.4 山黧豆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山黧豆的生物学特性
    2.1 中国分布的山黧豆的种类与形态特征
    2.1.1 中国分布的山黧豆种类
    2.1.2 几种主要山黧豆的形态特征
    2.2 山黧豆属的生物学特性
    2.2.1 山黧豆性状的遗传稳定性与变异性
    2.2.2 山黧豆的抗逆性与适应性
    2.2.3 山黧豆的生育期与丰产性
    2.3 山黧豆的化学成分与营养价值
    2.3.1 山黧豆的高蛋白质和低脂肪含量
    2.3.2 山黧豆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2.4 山黧豆栽培与田间管理
    2.4.1 栽培技术
    2.4.2 田间管理
    2.5 含β-ODAP的其他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2.5.1 猪屎豆
    2.5.2 金合欢
    2.5.3 三七
    2.5.4 人参
    2.5.5 苏铁
    参考文献
    第3章 山黧豆毒素(β-ODAP)的提取及合成
    3.1 β-ODAP的提取
    3.1.1 山黧豆中β-ODAP的提取
    3.1.2 猪屎豆中β-ODAP的提取
    3.1.3 金合欢中β-ODAP的提取
    3.1.4 三七中β-ODAP的提取
    3.1.5 人参中β-ODAP的提取
    3.1.6 苏铁中β-ODAP的提取
    3.2 山黧豆毒素β-ODAP的理化性质
    3.2.1 β-ODAP的物理性质
    3.2.2 ODAP的两个异构体α-ODAP及β-ODAP
    3.2.3 β-ODAP的稳定性
    3.2.4 β-ODAP及α-ODAP的互变动力学
    3.2.5 β-ODAP的互变机制
    3.3 山黧豆毒素的合成
    3.3.1 山黧豆毒素β-ODAP的化学合成
    3.3.2 山黧豆β-ODAP的生物合成途径
    参考文献
    第4章 山黧豆毒素(β-ODAP)的定性分析
    4.1 β-ODAP物理参数的测定
    4.1.1 水溶性
    4.1.2 晶形
    4.1.3 熔点或分解点
    4.1.4 旋光度
    4.1.5 元素分析
    4.1.6 紫外光谱
    4.1.7 红外光谱
    4.1.8 核磁共振1H谱
    4.1.9 核磁共振13C谱
    4.1.10 高分分辨电子轰击质谱
    4.2 化学显色法
    4.2.1 Dutta的色素分析
    4.2.2 Babadur的脂肪族邻二氨基化合物与氯化钴显色分析
    4.3 酶法
    4.3.1 原理
    4.3.2 Rao的二氨基丙酸-氨裂合酶反应法
    4.4 纸层析法
    4.4.1 原理
    4.4.2 Nagarajan的纸层析法
    4.4.3 Babadur的纸层析法
    4.4.4 纸层析定性鉴定
    4.4.5 纸层析扫描测定ODAP
    4.5 电泳法
    4.5.1 原理
    4.5.2 Bell的电泳法鉴定山黧豆中非蛋白质氨基酸
    4.5.3 Nagarajan的纸电泳法鉴定β-ODAP
    4.5.4 Babadur的纸电泳法鉴定β-ODAP
    4.5.5 山黧豆中α-ODAP及β-ODAP相对含量的电泳测定
    4.6 分光光度法
    4.6.1 原理
    4.6.2 Rao的分光光度法测定ODAP
    4.6.3 对Rao光度法的改进
    4.6.4 纸色谱-分光光度法
    4.6.5 荧光光度法测定ODAP
    4.7 薄层色谱法测定ODAP
    4.7.1 原理
    4.7.2 薄层层析法(TLC)鉴定豆制品中掺入的山黧豆
    4.7.3 TLC测定山黧豆毒素
    4.7.4 高效薄层色谱法测定山黧豆食品中ODAP的降解动力学
    参考文献
    第5章 山黧豆毒素(β-ODAP)的定量分析
    5.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5.1.1 原理
    5.1.2 邻苯二甲醛(OPA)衍生化法
    5.1.3 9-芴基甲氧基碳酰氯(FMOC)衍生化法
    5.1.4 异硫氰酸苯酯(PITC)衍生化法
    5.1.5 丹磺酰氯衍生化法
    5.1.6 6-氨基喹啉基-N-羟基丁二酰亚胺氨基甲酸酯(AQC)衍生化法
    5.1.7 2,4-二硝基氟苯(DNFB)衍生化
    5.1.8 对硝基苄氧基碳酰氯(PNZ-Cl)衍生化法
    5.2 毛细管电泳(CZE)法测定β-ODAP
    5.2.1 原理
    5.2.2 CZE测定山黧豆中β-ODAP及其他物质
    5.3 流动注射分析法(FIA)
    5.3.1 原理
    5.3.2 FIA结合酶测定β-ODAP
    5.4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β-ODAP
    5.4.1 原理
    5.4.2 用氯甲酸乙酯(ECF)衍生化气相测定ODAP
    参考文献
    第6章 山黧豆毒素(β-ODAP)的代谢模式
    6.1 毒物的代谢转化
    6.1.1 代谢转化的方式
    6.1.2 影响化学毒物代谢转化的因素
    6.2 山黧豆个体发育过程中β-ODAP的时空代谢模式
    6.2.1 山黧豆不同发育期的β-ODAP代谢动态
    6.2.2 山黧豆植株不同器官中β-ODAP代谢动态
    6.3 调控β-ODAP代谢的因素
    6.3.1 基因型与相关酶
    6.3.2 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
    6.3.3 干旱胁迫与盐碱胁迫
    6.3.4 金属离子与稀土元素
    6.3.5 根瘤菌与微生物
    6.4 β-ODAP代谢的生理生化机制
    6.4.1 β-ODAP的生物转化与代谢途径
    6.4.2 植株中氮和氮转移与β-ODAP代谢
    6.4.3 β-ODAP代谢底物和中间产物
    参考文献
    第7章 山黧豆毒素(β-ODAP)的毒理作用
    7.1 毒物与毒性
    7.1.1 毒物
    7.1.2 毒性
    7.2 毒物的生物转运
    7.2.1 毒物生物膜转运
    7.2.2 毒物的吸收途径
    7.2.3 毒物的分布与贮存
    7.2.4 毒物的排泄
    7.3 山黧豆毒素的毒性鉴定
    7.3.1 山黧豆毒素
    7.3.2 山黧豆毒素的毒性动物试验
    7.4 山黧豆毒性作用的机制
    7.4.1 外源化学毒物的毒性作用一般性机制
    7.4.2 山黧豆中毒的机制
    参考文献
    第8章 山黧豆毒素(β-ODAP)的生理作用
    8.1 植物毒素
    8.1.1 植物毒素概况
    8.1.2 植物毒素的种类
    8.2 豆类植物毒素
    8.2.1 有毒氨基酸
    8.2.2 蛋白酶抑制剂
    8.2.3 凝集素
    8.2.4 豆类植物中其他有毒物质
    8.3 豆类毒素的植物生理效应
    8.3.1 蛋白酶抑制剂的生理效应
    8.3.2 凝集素的生理效应
    8.3.3 有毒氨基酸的生理效应
    8.4 山黧豆毒素β-ODAP的植物生理作用
    8.4.1 β-ODAP对耐旱性的生理效应
    8.4.2 β-ODAP对抗氧化系统的调节效应
    8.4.3 山黧豆毒素对N、Zn、Mn等元素的影响
    8.4.4 山黧豆毒素对渗透调节系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章 山黧豆的组织培养
    9.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9.1.1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9.1.2 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9.1.3 植物细胞的再分化
    9.1.4 植物细胞全能性在长期培养过程中丧失
    9.2 山黧豆愈伤组织的诱导
    9.2.1 外植体的筛选
    9.2.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9.3 山黧豆愈伤组织的分化
    9.3.1 愈伤组织再分化的诱导
    9.3.2 山黧豆形态发生途径
    9.4 山黧豆试管苗的繁殖与移栽
    9.4.1 试管苗的建立与增殖
    9.4.2 试管苗的生根诱导与移栽
    参考文献
    第10章 山黧豆的遗传与育种
    10.1 山黧豆多态性的遗传规律
    10.1.1 山黧豆表型多态性与遗传
    10.1.2 山黧豆染色体多态性与遗传
    10.1.3 山黧豆DNA多态性与遗传
    10.2 山黧豆的杂交与诱变育种
    10.2.1 山黧豆杂交育种
    10.2.2 山黧豆诱变育种
    10.3 山黧豆基因工程育种
    10.3.1 目的基因克隆
    10.3.2 植物细胞的遗传转化
    10.3.3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
    10.4 山黧豆的DNA分子标记与育种
    10.4.1 DNA分子标记概念
    10.4.2 DNA分子标记的原理
    10.4.3 DNA分子标记的应用
    10.5 山黧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育种
    10.5.1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特点与来源
    10.5.2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机制
    10.5.3 山黧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鉴定与筛选
    参考文献
    第11章 山黧豆今后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11.1 山黧豆研究进展与成果
    11.1.1 山黧豆种质资源调查和抗逆性研究
    11.1.2 β-ODAP鉴定与纯化检测技术的改进与创建
    11.1.3 β-ODAP化学合成与生物合成途径的探讨
    11.1.4 β-ODAP生物代谢规律和毒理作用与生理作用的阐释
    11.1.5 山黧豆组织培养和遗传多样性与低毒品系选育程序的探索
    11.2 山黧豆研究的国际会议
    11.2.1 山黧豆研究国际会议动态
    11.2.2 山黧豆国际会议的中心议题
    11.3 山黧豆今后研究方向的设想
    11.3.1 β-ODAP的生物合成途径与基因工程育种
    11.3.2 β-ODAP的毒理作用与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
    11.4 山黧豆应用前景的展望
    11.4.1 山黧豆高蛋白质食品开发与利用
    11.4.2 山黧豆抗逆性与固氮的利用
    11.4.3 山黧豆作为生物质能源植物与修复金属污染环境植物的利用
    11.4.4 山黧豆毒素相关药物开发与利用
    11.4.5 山黧豆与农作物套种或倒茬以改善生态环境和土壤结构的利用
    参考文献
    附录 山黧豆属部分物种学名
    索引
    图版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