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社科/经管/语言/法律 > 经济学理论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书号:9787030285171
    作者:杨开忠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312
    字数:4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30
  • 所属分类:F12 中国经济
  • 定价: ¥50.00元
    售价: ¥39.50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区域科学的回顾
    第一节 什么是中国区域科学
    一、区域科学的定义
    二、区域科学的基本问题
    三、区域科学的体系
    第二节 中国区域科学发展历程
    一、准备时期
    二、正式建立时期
    三、深入发展期
    第三节 中国区域科学主要流派
    一、比较优势学派
    二、集聚经济学派
    三、制度学派
    四、生态文明学派
    五、一体化学派
    六、复杂科学学派
    第二章 新经济地理学进展
    第一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脉络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二、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拓展方向
    三、新经济地理学的实证研究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政策含义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进展
    一、厂商数目有限交易费用不同的垄断竞争的空间模型
    二、劳动力有限流动的区域差异模型
    三、基于人口移动和知识溢出的经济增长与集聚
    四、基于人力资本形成的区域差异模型
    五、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差异
    六、旅游空间结构的弱不对称性垄断竞争模型
    第三节 结论及展望
    第三章 空间计量经济学进展
    第一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学科体系
    一、理论空间经济计量学
    二、应用空间经济计量学
    第三节 理论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进展
    一、空间权重及其设定
    二、空间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
    三、空间滞后模型
    四、空间误差模型
    五、空间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第四节 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一、应用领域日趋广泛
    二、理论验证不断增加
    三、与GIS等空间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渐趋融合
    四、专门化空间经济计量软件逐渐增多
    第五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中国区域发展问题
    二、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三、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早期探索与创新
    第二节 走向成熟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第三节 强调“创新”和“以人为本”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第四节 结论及展望
    第五章 中国产业布局理论与政策演变
    第一节 中国产业布局理论演变
    一、中国产业布局理论
    二、新经济地理、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理论
    三、产业布局理论的其他发展
    四、中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布局政策与实践
    一、1979~1991年产业布局重点向沿海地区倾斜
    二、1992~1999年区域协调发展阶段
    三、2000年以来:区域协调发展阶段
    四、非均衡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影响
    第三节 我国产业布局的发展趋势
    一、产业布局政策取向发生转变,中西部经济的活力和增长极增加更加明显
    二、生态建设目标日益重要
    三、市场力量逐渐主导区域产业布局
    四、外商直接投资将深刻影响我国的产业布局
    第六章 中国乡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乡村发展的回顾
    一、乡村改革发展的历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中国乡村发展的经验总结
    一、功能定位清晰明确,引导乡村健康发展
    二、持续科技和人力资本投入,确保乡村经济稳定增长
    三、推进制度创新,促进乡村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
    四、多样化乡村发展模式,产生较强示范效应
    第三节 中国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率较低,现代农业建设尚需时日
    二、农村工业化发展滞后,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第四节 中国乡村发展的展望
    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
    二、农村新型工业化以及建设现代农业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展现出新面貌
    四、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
    第七章 中国经济区划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第一节 中国经济区划的主要框架
    一、经济地带
    二、综合经济区
    三、城市经济区
    四、开发管制区
    第二节 中国经济区划实践与理论的转型
    一、经济地带向多元化、柔性化格局转变
    二、从经济协作区划分转向城市经济区划
    三、开发管制区划的兴起
    第三节 中国经济区划发展的展望
    一、经济区划与类型区划结合
    二、经济区划的最小空间信息源
    三、标准的城市经济区划分
    四、与经济合作区网络的关系
    五、规范化的动态管理
    第八章 中国区域规划理论和实践进展
    第一节 关于我国区域规划的理论问题
    一、区域规划的概念
    二、编制区域规划的动因
    三、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四、区域规划在全国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关于我国区域规划的实践问题
    一、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区域规划
    二、第二阶段:1981~1996年以第一轮区域性国土规划为代表的区域规划
    三、第三阶段:1996~2000年以“七大片”规划为代表的区域规划
    四、第四阶段:2003年以来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为代表的区域规划
    第九章 国土开发理论研究与我国国土开发战略
    第一节 国土开发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第二节 我国国土开发战略的演变
    一、均衡发展战略(1949~1978年)
    二、非均衡发展战略(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3年)
    四、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03年至今)
    第三节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论争
    一、“三”字型梯度空间格局
    二、“T”型国土开发格局
    三、“T”型国土开发格局的扩展
    四、“弗”字型
    五、菱形国土开发格局
    六、“弓箭”型空间格局
    七、“目”字型开发格局
    八、“四带一区”开发格局
    九、“发展轴-集聚区-其他类型区”开发格局
    十、“两横三纵”开发格局
    第十章 西部大开发理论与政策综述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理论研究综述
    一、改革开放前理论界的初步探讨
    二、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的探讨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政策及其效果
    一、西部大开发政策综述
    二、西部大开发政策效果
    三、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研究项目
    第十一章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演变
    第一节 发展历程与阶段
    一、发展历程
    二、发展阶段
    第二节 发展现状和特征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特征
    第三节 发展趋势与展望
    一、发展趋势
    二、未来展望
    第十二章 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部地区的发展基础与战略地位
    一、中国经济区划演变中的“中部地区”
    二、中部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中部地区的发展历程
    一、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中的中部地区缓慢发展(1978~1999年)
    二、西部开发战略中的中部地区滞后发展(1999~2003年)
    三、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的加速发展(2004年至今)
    第三节 崛起战略下中部地区的发展趋势
    一、以城市群成长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二、县域经济与城市群对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三、中部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未来格局
    第十三章 中国特殊经济区的发展
    第一节 特殊经济区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特殊经济区在中国的发展
    一、经济特区
    二、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
    第三节 特殊经济区与改革开放
    一、特殊经济区发展中的历时性特征
    二、特殊经济区发展中的共时性特征
    三、特殊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中的制度创新过程
    第四节 特殊经济区与中国区域空间结构演进
    一、以深圳为核心的特殊经济区发展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
    二、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特殊经济区发展带动了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
    三、特殊经济区引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
    四、特殊经济区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第五节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承载着中国特殊经济区的未来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是“新特区”
    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旨在探索新的改革和发展模式
    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布局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