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 > 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技术及其应用

浏览历史

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技术及其应用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技术及其应用
  • 书号:9787030324344
    作者:宗跃光,张晓瑞,何金廖,马强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196
    字数:273
    语种: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14
  • 所属分类:TU9 地下建筑
  • 定价: ¥48.00元
    售价: ¥37.92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根据空间规划决策支持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旨在通过构建空间规划决策支持系统(SPDSS)来辅助规划人员和决策者在规划实践中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空间决策。本研究采用了GIS组件式二次开发模式,在计算机语言VB.net平台下,开发出继承了GIS的强大空间分析和DSS(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方法的空间规划决策支持系统(SPDSS),系统采用了群体决策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规划模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高效、易操作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平台。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基本概念

    1.3 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的空间规划研究

    1.3.2 国内的空间规划研究

    1.3.3 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技术研究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空间规划决策支持原理

    2.1 决策空间原理

    2.1.1 决策空间概述

    2.1.2 决策空间中的空间利益分配

    2.1.3 空间资源利用的边际收益递减率

    2.1.4 空间利益分配的边际收益极大化原理

    2.1.5 合作博弈条件下的空间利益分配

    2.1.6 决策空间中的中值分割定理

    2.2 空间耗费距离模型原理

    2.2.1 空间耗费距离概述

    2.2.2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建立

    2.2.3 基于累积耗费距离模型的生态网络构建

    2.3 空间复杂网络原理

    2.3.1 复杂网络概述

    2.3.2 生态网络的网络特性研究

    2.4 空间功能区规划决策的可开发度指数模型原理

    2.4.1 可开发度指数模型构建

    2.4.2 可开发度指数模型计算

    2.4.3 基于可开发度指数模型的空间功能区规划

    2.5 景观空间格局原理

    2.5.1 景观空间格局概述

    2.5.2 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概念、原理

    2.5.3 景观格局指数

    2.5.4 常用的景观格局指数

    第3章 空间规划决策支持方法

    3.1 空间多准则决策支持方法

    3.1.1 空间多准则决策概述

    3.1.2 空间多准则决策指标体系

    3.1.3 空间多准则决策指标分值

    3.1.4 空间多准则决策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3.1.5 空间多准则决策的指标合并方法

    3.2 GIS及其空间分析方法

    3.2.1 GIS及其在空间规划决策支持中的应用概述

    3.2.2 GIS空间分析的数据格式

    3.2.3 GIS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

    3.2.4 GIS空间分析的基本流程

    3.3 方格网分析方法

    3.3.1 网格法概述

    3.3.2 网格法的特点

    3.3.3 网格法应用的注意要点

    第4章 空间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4.1 空间规划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4.1.1 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

    4.1.2 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

    4.1.3 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4.1.4 GIS、PSS、SDSS以及SPDSS的区别与联系

    4.2 SPDSS开发基础

    4.2.1 GIS开发方法简介

    4.2.2 ArcGIS Engine 9开发原理

    4.2.3 VB.NET开发平台

    4.3 SPDSS的结构与流程

    4.3.1 SPDSS基本结构

    4.3.2 SPDSS基本流程

    4.4 SPDSS的基本功能

    4.4.1 空间分析功能

    4.4.2 决策方法集成

    4.4.3 其他辅助功能

    4.5 SPDSS的开发总结

    4.5.1 SPDSS的特征

    4.5.2 SPDSS的优势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空间规划决策支持应用

    5.1 主体功能区规划概述

    5.1.1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由来

    5.1.2 主体功能区的概念

    5.1.3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义

    5.1.4 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进展

    5.2 京津地区概况

    5.2.1 自然概况

    5.2.2 社会经济概况

    5.3 京津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模型与指标体系

    5.3.1 空间可开发度指数模型

    5.3.2 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

    5.4 京津地区规划数据来源与处理

    5.4.1 数据来源

    5.4.2 数据预处理

    5.4.3 建立规划空间数据库

    5.5 京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潜力评价

    5.5.1 社会经济发展潜力概述

    5.5.2 基于SPDSS的社会经济发展潜力评价

    5.5.3 京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潜力评价结果

    5.6 京津地区自然资源潜力评价

    5.6.1 自然资源潜力概述

    5.6.2 基于SPDSS的自然资源潜力评价

    5.6.3 京津地区自然资源潜力评价结果

    5.7 京津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5.7.1 生态敏感性概述

    5.7.2 基于SPDSS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5.7.3 京津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

    5.8 京津地区环境压力评价

    5.8.1 环境压力概述

    5.8.2 基于SPDSS的环境压力评价

    5.8.3 京津地区环境压力评价结果

    5.9 京津地区主体功能区的情景规划决策

    5.9.1 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归一化处理

    5.9.2 情景规划决策分析

    5.9.3 京津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决策

    5.9.4 京津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态网络体系构建和优化的空间规划决策支持应用

    6.1 生态网络研究基础

    6.1.1 生态网络概述

    6.1.2 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6.1.3 生态网络体系研究技术路线

    6.2 生态网络的组成

    6.2.1 生态源地

    6.2.2 生态廊道

    6.2.3 生态节点

    6.3 京津地区景观空间格局评价

    6.4 京津地区的空间耗费距离分析

    6.4.1 创建生态源地

    6.4.2 建立耗费成本表面图

    6.4.3 生成累积耗费成本栅格图

    6.5 京津地区生态网络预案构建

    6.5.1 生态廊道构建

    6.5.2 生态节点选择

    6.5.3 生态网络构建

    6.6 京津地区生态网络分析

    6.6.1 京津地区生态网络复杂性结构分析

    6.6.2 生态廊道密度和生态廊道节点密度分析

    6.7 京津地区生态网络预案优化

    6.7.1 网格法应用

    6.7.2 增加节点后的生态网络特征分析

    6.7.3 生态网络优化方案

    6.8 京津地区生态网络建设策略

    6.8.1 京津地区用地适宜性评价

    6.8.2 生态网络建设策略

    6.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