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社科/经管/语言/法律 > 法学 > 飞行间隔安全评估引论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飞行间隔安全评估引论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飞行间隔安全评估引论
  • 书号:9787030254085
    作者:张兆宁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180
    字数:2170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 所属分类:法学
  • 定价: ¥45.00元
    售价: ¥35.55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根据国内外飞行间隔安全评估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系统介绍了飞行间隔安全评估理论的研究成果。在内容安排上,首先介绍飞行间隔安全评估相关概念,随后介绍安全目标水平的确定方法、飞行间隔安全评估的六种典型模型及其改进和应用,接着给出最小安全间隔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基于CNS性能的飞行间隔安全评估模型等研究成果。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空中交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事飞行间隔安全评估方面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飞行间隔安全评估的研究意义
    1.2 飞行间隔安全评估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飞行间隔安全评估研究的发展趋势
    1.3.1 考虑基于CNS性能的飞行间隔安全评估
    1.3.2 考虑防撞系统的飞行间隔安全评估
    1.3.3 考虑人为因素的飞行间隔安全评估
    第1章参考文献
    第2章 飞行间隔安全评估相关概念
    2.1 空中交通管制
    2.1.1 机场管制
    2.1.2 进近管制
    2.1.3 区域管制
    2.1.4 程序管制
    2.1.5 雷达管制
    2.2 飞行间隔
    2.2.1 侧向间隔
    2.2.2 纵向间隔
    2.2.3 垂直间隔
    2.3 飞行间隔标准
    2.3.1 飞行间隔标准概念
    2.3.2 飞行间隔标准的影响因素
    2.3.3 飞行间隔标准的最优值
    2.4 碰撞风险与安全目标水平
    2.4.1 碰撞风险
    2.4.2 安全目标水平
    2.4.3 碰撞风险与安全目标水平的关系
    第2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安全目标水平的确定方法
    3.1 安全目标水平的研究现状
    3.2 安全目标水平的计算
    3.2.1 空中相撞安全目标水平的确定步骤
    3.2.2 总体安全目标水平的计算方法
    3.2.3 总体安全目标水平的计算实例
    3.2.4 空中相撞的安全目标水平的计算
    第3章参考文献
    第4章 飞行间隔安全评估典型模型
    4.1 Reich碰撞风险模型
    4.2 基于冲突区域的碰撞风险模型
    4.3 基于位置误差概率的碰撞风险模型
    4.4 基于随机微分方程的碰撞风险模型
    4.5 基于事件的碰撞风险模型
    4.6 基于事故树的风险分析模型
    第4章参考文献
    第5章 Reich改进模型及应用
    5.1 Reich改进模型
    5.2 Reich改进模型的应用
    5.2.1 基于VOR导航的平行航路侧向碰撞率的计算
    5.2.2 VOR导航下的平行航路碰撞风险计算
    第5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事件的碰撞风险模型应用
    6.1 侧向间隔安全评估模型
    6.1.1 侧向碰撞风险建模
    6.1.2 碰撞风险计算
    6.1.3 侧向安全性分析
    6.2 纵向间隔安全评估模型
    6.2.1 纵向碰撞风险建模
    6.2.2 碰撞风险计算
    6.2.3 纵向安全性分析
    6.3 垂直间隔安全评估
    6.3.1 垂直碰撞风险建模
    6.3.2 碰撞风险计算
    6.3.3 垂直安全性分析
    6.4 交叉航路间隔安全评估
    6.4.1 交叉航路碰撞风险建模
    6.4.2 碰撞风险计算
    6.4.3 交叉航路安全性分析
    第6章参考文献
    第7章 基于冲突区域和位置误差概率的碰撞风险模型应用
    7.1 单航路安全间隔评估
    7.1.1 影响单航路安全间隔主要因素
    7.1.2 单航路碰撞风险模型
    7.2 交叉航路间隔安全评估
    7.2.1 基于冲突区域的交叉航路碰撞风险模型
    7.2.2 基于位置误差概率的交叉航路碰撞风险模型
    7.3 基于位置误差概率模型的平行跑道间隔安全评估
    7.3.1 平行跑道及运行模式
    7.3.2 平行跑道碰撞风险模型
    7.3.3 平行跑道碰撞风险仿真计算
    第7章参考文献
    第8章 最小安全间隔计算
    8.1 平行航路最小安全间隔计算
    8.1.1 计算最小安全间隔模型的建立
    8.1.2 碰撞风险模型逆问题的算法
    8.1.3 碰撞风险模型的逆问题算法实例
    8.2 交叉航路最小安全间隔计算
    8.2.1 交叉航路最小安全间隔改进模型的建立
    8.2.2 算法
    8.2.3 算例分析
    第8章参考文献
    第9章 基于CNS性能的飞行间隔安全评估模型
    9.1 CNS系统概述
    9.1.1 陆基CNS系统
    9.1.2 星基CNS系统
    9.2 所需CNS性能
    9.2.1 所需通信性能
    9.2.2 所需导航性能
    9.2.3 所需监视性能
    9.3 基于CNS性能的平行航路碰撞风险评估
    9.3.1 碰撞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9.3.2 研究方法及思路
    9.3.3 基于CNS性能的碰撞风险评估模型
    9.3.4 基于CNS性能的平行航路侧向碰撞风险评估
    9.3.5 基于CNS性能的垂直间隔碰撞风险评估
    9.3.6 基于CNS性能的平行航路纵向碰撞风险评估
    9.4 安全目标水平下的CNS性能环境分析
    9.4.1 CNS性能环境、安全间隔及安全目标水平的关系
    9.4.2 规定安全间隔的CNS性能环境分析
    第9章参考文献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