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农学 > 0906 兽医学 > 人畜共患病学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人畜共患病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人畜共患病学
  • 书号:9787030417664
    作者:柳增善,卢士英,崔树森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A4
  • 页数:246
    字数:55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01
  • 所属分类:TS8 印刷工业
  • 定价: ¥59.80元
    售价: ¥47.24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首次以全新框架和理论系统地论述了人兽共患病的基本理论、包含的相关疾病、新现理论和发展趋势。全书共分三篇,包括人兽共患病概述、新现人兽共患病与新现机制、人兽共患病各论共十四章。以人兽共患病基本理论为重点,较为详细介绍了人兽共患病基本概念、分类、危害、媒介动物、脊椎动物作为保藏宿主的重要性,人兽共患病识别与鉴定原理,预防和控制原理,家畜禽人兽共患病,宠物人兽共患病,野生动物与动物园观赏动物人兽共患病,食物链引发的人兽共患病;新现人兽共患病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对人兽共患病防控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理念也做了较为完整的阐述;对人兽共患病在疾病种类上进行了最为全面的介绍,但在各病内容上以最简练的方式加以介绍,力求节约篇幅,也为广大师生讲授和自学留有空间,同时也为避免与其他相关课程在内容上发生冲突而强调不同特点。对目前国内没有的人兽共患病也做了阐述,主要是我们国家生物边境概念减弱、国际交流和旅游愈加频繁,与这些罕见人兽共患病接触机会大大增加。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人兽共患病概述
    第一章 人兽共患病及其危害 2
    第一节 人兽共患病概念及其进化 2
    第二节 人兽共患病危害 2
    一、人兽共患病多为人与动物的烈性传染病或流行病,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 3
    二、多数人兽共患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难以控制或消灭 4
    三、传统传染病再度肆虐 4
    四、新出现的传染病已对人类构成新的威胁 4
    五、生物恐怖对人类的威胁依然存在 5
    六、人类防控人兽共患病成为巨大经济负担 5
    第三节 人兽共患病的特点 5
    第四节 人兽共患病分类
    一、按病原体种类进行分类 6
    三、按病原体保藏宿主的性质分类 6
    三、按病原体生活史分类 6
    第五节 传染病模式和传播动力学 7
    一、概述
    三、基本概念 8
    第六节 人兽共患病流行病学 9
    一、人兽共患病相关风险 9
    二、人兽共患病病原的相关因素 9
    三、感染与侵入 10
    四、感染与宿主防御
    五、人兽共患病流行过程 12
    第七节 媒介源嗜血性节 肢动物 15
    一、节 肢动物传播人兽共患病特征 15
    二、微生物源性传染病的嗜血媒介调查 15
    第八节 脊椎动物作为人兽共患病病原宿主和保藏宿主 18
    一、哺乳动物(哺乳纲) 18
    二、鸟类 22
    三、爬行类 22
    四、两栖类 22
    五、鱼类 22
    第二章 人兽共患病识别与鉴定原理 23
    第一节 人兽共患病病原的识别 23
    一、指示病例及相关因素分析 23
    二、调查 24
    三、流行与暴发 25
    四、暴发调查 26
    五、病例报告 26
    第二节 人兽共患病识别(界定)的实验室作用 28
    一、实验室设立的主要目的 28
    二、实验室中的风险 29
    三、实验室采样及处理原则和注意事项 29
    四、实验室检验 30
    第二节 被忽视的地方性人兽共患病 33
    一、疏忽的原因和性质 33
    二、被忽视的地方性人兽共患病危害 33
    二、被忽视性人兽共患病控制展望 34
    第四节 新现人兽共患病和被忽视地方流行性人兽共患病调查一一全球层次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解决方案 34
    一、人兽共患病和疾病报告 36
    二、前沿方式 37
    第三章 人兽共患病预防和控制原理 38
    第一节 人兽共患病预防、控制和清除的基本原理 38
    一、人兽共患病预防的原理 38
    二、人兽共患病控制原理 38
    三、人兽共患病清除原理 38
    第二节 保藏宿主的无效化作用 39
    一、感染个体的清除 39
    二、环境处理 39
    三、巴民灭菌法和其他食物中去除病原的方式 40
    四、消毒 41
    第三节 减少接触的可能性 41
    一、隔离作用 41
    三、检疫 41
    三、无规定疫病区 41
    四、群体控制计划 42
    五、约束法规 42
    六、缩小群体 42
    第四节 增强宿主的抵抗力 42
    一、化学药物预防提高宿主抵抗力 43
    二、免疫作用提高宿主抵抗力 43
    二、器械使用 44
    四、注意事项 44
    第五节 预防措施实例一一现场解剖和饲养棚舍 44
    一、现场解剖 44
    二、饲养棚(房) 45
    第六节 消费者保护战略 46
    一、动物鉴定 46
    三、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46
    第七节 交流 47
    一、卫生专家之间的交流 47
    二、与公众交流 47
    第八节 普及教育 48
    第九节 人兽共患病经济学评估 48
    一、疾病控制经济学简介 49
    二、人生命价值 52
    三、兽医经济学 53
    第十节 人兽共患病控制与预防的一般性考虑 54
    一、看不见的利益效果 55
    二、发展中国家必须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吗 55
    三、风险分析 55
    四、关键控制点的危害分析(HACCP) 56
    五、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58
    六、动物农场的永久性/暂时性标识 58
    七、未来新技术需求 59
    八、人兽共患病控制的综合考虑 59
    第十一节 人兽共患病预测 60
    一、流行性人兽共患病的来源和动力学 60
    二、病原的发现 61
    二、新微生物流行可能性的预测 62
    四、调查和预防的全球战略 63
    第十二节 水源性人兽共患病和一般控制原理 63
    一、畜牧业和潜在的环境影响 63
    二、水源安全的风险评估与对策 64
    三、与水源有关的人兽共患病或水源性人兽共患病 64
    四、水源性人兽共患病“综合控制措施” 66
    五、风险管理 68
    第四章 家畜禽的人畜共患病 70
    第一节 家畜的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 70
    一、家畜常见人畜共患细菌病及病原 70
    二、家畜常见人畜共患病毒病及病原 71
    三、家畜常见人畜共患寄生虫感染及病原 71
    四、家畜常见人畜共患皮肤真菌感染及病原 72
    第二节 家禽的人兽共患病 72
    一、家禽中的常见人兽共患细菌病及病原 72
    二、家禽中的常见人兽共患病毒病及病原 72
    三、家禽中的常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73
    四、家禽中的常见人畜共患真菌病 73
    五、禽流感高危人群防护原则 73
    第三节 经济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74
    一、经济动物分类 74
    二、兽类经济动物人兽共患病及病原 74
    三、禽类经济动物人兽共患病及病原 74
    四、流行特点 75
    第四节 牧场中的危险人群 75
    一、妇女 75
    二、儿童 75
    三、老年人 75
    四、家畜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动力学 75
    第五节 水源和环境中的人兽共患病病原 77
    一、水源中人兽共患病病原 77
    二、环境中的人兽共患病病原 78
    第五章 宠物(伴侣动物)人兽共患病概述 80
    第一节 宠物(伴侣动物)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80
    一、宠物动物给予人们精神依托 80
    二、宠物是人们生活的帮手 80
    三、动物数量增加与患病风险 81
    四、流动人口和老年人数量增加与患病风险 82
    五、宠物与免疫功能低下个体的相互关系 82
    六、职业风险的认识 82
    七、动物抓咬伤与疾病传播 82
    八、宠物潜在的疾病传播途径 83
    丸、宠物医院、诊所的作用 84
    十、宠物的预警作用 85
    第二节 宠物犬源性人兽共患病 85
    第三节 宠物猫源性人兽共患病 85
    第四节 观赏鸟源性人兽共患病 86
    第五节 其他宠物源性人兽共患病 86
    一、啃齿类来源的人兽共患病 86
    二、两栖爬行动物来源的人兽共患病 87
    三、蝙蝠来源的人兽共患病 87
    四、非人灵长类来源的人兽共患病 87
    五、鱼来源的人兽共患病 87
    第六节 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病流行现状 88
    一、重要宠物人兽共患细菌病 88
    二、宠物常见重要人兽共患病毒病 92
    三、宠物常见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93
    四、宠物常见重要人兽共患真菌病 94
    第六章 野生动物与动物园观赏动物人兽共患病 95
    第一节 野生动物生态病原学 95
    一、人类活动和野生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生态病原学关系包含因素 95
    二、陆生环境野生动物 96
    三、野生动物病原传染给人的可能途径 96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野生动物的广泛接触 96
    一、人与野生动物交界面 96
    二、需要发展的措施 99
    第三节 人兽共患病与旅行 100
    一、旅游与人兽共患病可能的接触机会 100
    二、旅行与人兽共患病和其他传染病 102
    第四节 野味食用安全 104
    一、一般指导 104
    二、可能会遇到的情况 105
    第五节 海洋及淡水生物引起的人兽共患病 107
    一、海洋环境 107
    二、淡水环境 109
    二、水生生物引起的人兽共患病 110
    第六节 亨德拉病毒保藏宿主和外溢宿主传染及发病是病原新现的关键因素 113
    一、亨尼帕病毒野生动物保藏宿主致病机制 113
    二、亨厄帕病毒外溢宿主中的病原学 113
    三、亨尼帕病毒传染散布的致病机制 115
    四、亨尼帕病毒分子致病机制 115
    五、亨尼帕病毒新现风险因素与保藏宿主处理战略 116
    第七节 野生动物疾病作为生物恐怖的潜在手段 116
    一、过去的细菌战和生物恐怖 116
    二、现代生物战和生物恐怖 116
    三、可能被利用的病原 118
    四、动物疾病和生物恐怖 120
    五、野生动物园素 120
    第八节 晴齿动物、蛇和昆虫侵袭的一般防护 121
    一、昆虫、蜘蛛和蝉的侵袭防护 121
    二、哺齿动物、野生动物或流浪动物的侵袭防护 121
    三、蛇侵袭的防护 121
    第九节 蝙蝠中人兽共患病宿主生态学 121
    一、驱动蝙蝠传染动力学的宿主生态方式 121
    二、多种类、多病原疾病传播动力学 122
    三、病原毒性驱动源的宿主生态方式 122
    四、病原生态学作为蝙蝠疾病传播动力学驱动源 122
    五、整合数据和比较蝙蝠中传染流行病学的方法 122
    六、传染病原和其蝙蝠宿主的生态学 123
    七、人类行为对蝙蝠的影响 123
    第七章 食物链引发的人兽共患病概述 125
    第一节 食品供应全球化和疾病的传播 125
    一、疾病和食物链 125
    二、食物链中人兽共患病实例 126
    第三节 食品供应中病原的流行病学 127
    一、肠道感染的类型和趋势 127
    二、食源性细菌病 129
    三、食源性寄生虫病 129
    四、食源性病毒感染 129
    第三节 肉及肉品作为人兽共患病病原来源 130
    一、细菌性人兽共患病病原 130
    二、病毒性人兽共患病病原 130
    二、寄生虫性人兽共患病病原 131
    第四节 肥料作为人兽共患病来源 131
    一、肥料来源的人兽共患病和传染模式 131
    二、接触肥料引起的重要人兽共患病 131
    三、肥料作为耐药微生物和耐药基因的来源 132
    四、来自于肥料的其他重要人兽共患病 132
    五、处理肥料,减少风险 132
    第五节 动物饲料作为人兽共患病病原来源 132
    一、饲料作为潜在疾病的传播者 133
    二、饲料中的人兽共患病病原 133
    三、饲料成分污染的风险 133
    四、饲料对人产生的健康风险 133
    五、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 134
    第六节 乳和鲜乳的消费作为人兽共患病病原来源 134
    一、鲜乳的食用价值 134
    二、鲜乳和乳产品食源性病原流行情况 134
    第七节 环境和食物链中抗生素残留和家畜中抗生素基因 136
    第八节 畜牧业减少人类肠道人兽共患病病原的实践操作 137
    一、降低动物饲料和饮水中病原数量 137
    二、抗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137
    三、益生菌 137
    四、益生元 137
    五、免疫作用 138
    六、噬菌体 138
    七、废物处理 138
    第九节 有机农业对人兽共患病的影响 138
    一、有机食品安全 138
    二、有机植物产品风险 138
    三、有机动物产品风险 139
    第十节 禽流感对食物链的威胁与影响 139
    一、禽流感致病性 139
    二、新现禽流感病毒 140
    第二篇 新现人兽共患病与新现机制
    第八章 新现人兽共患病 142
    第一节 新现人兽共患病的概念与分类 142
    一、新现人兽共患病 142
    二、再现人兽共患病 144
    三、用类、乙类法定传染病中的人兽共患病及影响因素 144
    四、传染病新现中的各种因素 144
    第二节 人兽共患病病原新现的理论基础 145
    一、新现人兽共患病和人类群体发展史,过去什么时间有新病原出现 146
    二、人类病原的动物来源 146
    三、哪几种病原最近新现 146
    四、新现疾病调查中总结的经验教训 149
    五、病原在哪儿新现,为什么会是这些病原新现 149
    六、新现人兽共患病预测和调查 152
    第三节 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的人兽共患病毒病新现过程 153
    一、概述 153
    二、人兽共患病新现和物种侵袭的比较生态学 155
    三、新现人兽共患病发生过程的影响因素 155
    四、人兽共患病新现作为侵袭生物学范例 157
    五、不同传播途径人兽共患病毒病的致病性 157
    第四节 病毒新现的进化遗传学 158
    一、概述 158
    二、哪种病毒更易新现 158
    三、哪种类型病毒更易跨越种间传播 159
    四、需要在新宿主内适应后才能引起新现吗 160
    五、重组是病毒新现的前提条件吗 160
    六、RNA 病毒进化与新现 161
    第五节 病原-宿主-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疾病新现 162
    一、疾病新现的驱动源 162
    二、病原-宿主-环境的相互作用 162
    三、疾病新现的基本框架 162
    四、在新宿主中的新现 162
    五、同一宿主中具有新特性病原的新现 163
    六、在新地理区域疾病暴发的新现 164
    七、社会科学对新现人兽共患病的影响 164
    八、气候变暖与节 肢媒介的促进作用 165
    第六节 新现病毒病调查 165
    一、调查的目的 165
    二、调查方法学和调查方法 166
    第九章 同-个世界,同-个健康 169
    第一节 概述 169
    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战略框架中5个战略措施 169
    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战略框架确定6个目标 169
    三、人类、动物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培训和实践方面的异同 170
    四、医生和兽医之间的沟通 170
    第二节 人与动物预警共同的健康风险 171
    一、人类健康中预警卫生 171
    二、动物卫生的预警事件 171
    三、人类健康的动物预警 171
    四、动物卫生中人类的预警作用 171
    五、人与动物之间卫生风险举例 172
    六、动物预警(预警动物)实施中存在的障碍 172
    第三节 人与动物交五病医学 173
    一、过敏性疾病 173
    二、化学物质和毒物风险 175
    三、肿瘤具备传播能力吗?是否具备人兽共患病潜能? 177
    第三篇 人兽共患病各论
    第十章 人兽共患细菌病 180
    第一节 炭瘟 180
    一、流行病学 180
    二、临床表现 180
    二、防控措施 180
    第二节 结核 180
    一、流行病学 180
    三、临床表现 181
    二、防控措施 181
    第三节 布鲁民菌病 181
    一、流行病学 181
    二、临床表现 181
    三、预防措施 181
    第四节 丹毒丝菌病 182
    一、流行病学 182
    二、临床表现 182
    三、预防措施 182
    第五节 鼻痕 182
    一、流行病学 182
    二、临床表现 182
    三、预防措施 183
    第六节 巴民杆菌病 183
    一、流行病学 183
    二、l临床表现 183
    三、预防措施 183
    第七节 棒状杆菌病 183
    一、流行病学 184
    二、临床表现 184
    三、预防措施 184
    第八节 坏死杆菌病 184
    一、流行病学 184
    三、临床表现 184
    三、预防措施 184
    第九节 破伤风 185
    一、流行病学 185
    二、临床表现 185
    三、预防措施 185
    第十节 梭菌创伤感染 185
    一、流行病学 185
    二、临床表现 185
    三、预防措施 185
    第十一节 猪链球菌病 186
    一、流行病学 186
    二、临床表现 186
    三、预防措施 186
    第十二节 土拉菌病 186
    一、流行病学 186
    三、临床表现 186
    三、预防措施 186
    第十三节 沙门民菌病 187
    一、流行病学 187
    二、临床表现 187
    三、预防措施 187
    第十四节 大肠杆菌病 187
    一、流行病学 187
    二、临床表现 187
    三、预防措施 188
    第十五节 小肠结肠耶民菌病 188
    一、流行病学 188
    二、临床表现 188
    三、预防措施 188
    第十六节 弯曲菌病 188
    一、流行病学 188
    三、临床表现 188
    三、预防措施 189
    第十七节 类鼻瘟 189
    一、流行病学 189
    二、临床表现 189
    三、预防措施 189
    第十八节 葡萄球菌病 189
    一、流行病学 189
    二、临床表现 190
    三、预防措施 190
    第十九节 李民杆菌病 190
    一、流行病学 190
    二、临床表现 190
    三、预防措施 190
    第二十节 肉毒梭菌中毒 190
    一、流行病学 190
    二、临床表现 191
    三、预防措施 191
    第二十一节 放线菌病 191
    一、流行病学 191
    二、临床表现 191
    三、预防措施 192
    第二十二节 钩端螺旋体病 192
    一、流行病学 192
    二、临床表现 192
    三、预防措施 192
    第二十三节 莱姆病 192
    一、流行病学 193
    二、临床表现 193
    三、预防措施 193
    第二十四节 蝉传回归热 193
    一、流行病学 193
    二、临床表现 193
    三、预防措施 193
    第二十五节 小螺菌鼠咬热 193
    一、流行病学 193
    二、临床表现 193
    三、预防措施 194
    第二十六节 气单胞菌病 194
    一、流行病学 194
    二、临床表现 194
    三、预防措施 194
    第二十七节 红球菌病 194
    一、流行病学 194
    二、临床表现 194
    三、预防措施 194
    第二十八节 嗜皮菌病 194
    一、流行病学 194
    二、临床表现 194
    三、预防措施 194
    第二十九节 绿版杆菌感染 195
    一、流行病学 195
    二、临床表现 195
    三、预防措施 195
    第三十节 军团菌病 195
    一、流行病学 195
    二、临床表现 196
    三、预防措施 196
    第三十一节 迟钝爱德华菌感染 196
    一、流行病学 196
    二、临床表现 196
    三、预防措施 196
    第三十二节 鼠疫 196
    一、流行病学 196
    二、临床表现 196
    三、预防措施 197
    第三十三节 肺炎克雷伯民菌感染 197
    一、流行病学 197
    三、临床表现 197
    三、预防措施 197
    第三十四节 弓形菌感染 197
    一、流行病学 197
    二、临床表现 197
    三、预防措施 198
    第二十五节 博德特民菌病 198
    一、流行病学 198
    二、临床表现 198
    三、预防措施 198
    第三十六节 人的Crohn's 病和牛的Johne's 病的关联性 198
    第十一章 人兽共患衣原体病、支原体晴和立克次体病 200
    第一节 衣原体病 200
    一、流行病学 200
    三、临床表现 200
    三、预防措施 200
    第二节 支原体病 200
    一、流行病学 200
    二、临床表现 201
    三、预防措施 201
    第二节 立克次体病 201
    一、Q热 201
    二、羌虫病 202
    三、流行性斑殇伤寒 202
    四、鼠型斑密伤寒 202
    第四节 埃里希体病 203
    一、流行病学 203
    三、临床表现 203
    三、预防措施 203
    第五节 附红细胞体病 203
    一、流行病学 203
    二、临床表现 203
    三、预防措施 203
    第六节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204
    一、流行病学 204
    二、I临床表现 204
    二、预防措施 204
    第十二章 人兽共患病毒病 205
    第一节 以接触性传播为主的人兽共息传染病 205
    一、狂犬病 205
    二、口蹄疫 205
    三、羊传染性腺癌 206
    四、症病 206
    五、猪水癌病 206
    六、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207
    七、亨德拉病毒病和尼帕病毒病 207
    八、非典型肺炎 207
    九、埃博拉热与马尔堡热 207
    十、病毒性脑心肌炎 208
    十一、殖掺病毒感染 208
    十二、阿根廷出血热 208
    十三、玻利维亚出血热 209
    第二节 经虫媒传播为主的人兽共患病毒病 209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 209
    三、森林脑炎 209
    三、登革热 210
    四、新疆出血热 210
    五、西尼罗柯热 210
    六、基孔肯雅病 211
    七、黄热病 211
    八、裂谷热 211
    九、科罗拉多蝉传热 212
    十、辛德毕斯病 212
    十一、环状病毒病 212
    十二、东部马脑炎 212
    十二、西部马脑炎
    十四、委内瑞拉马脑炎 213
    十五、圣路易斯型脑炎
    十六、苏格三脑炎 214
    十七、墨累山谷脑炎 214
    十八、波瓦生脑炎 214
    十九、颗市斯克出血热 214
    二十、赛卡热 214
    二十一、韦塞尔斯布朗病 215
    第三节 以食源性传播为主的人兽共患病毒病 215
    一、疯牛病 215
    二、痒病 215
    三、戊型肝炎 216
    四、病毒性腹泻 216
    第四节 经输血传播的人兽共患病毒病 216
    一、艾滋病 216
    第五节 经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人兽共患病毒病 217
    一、流行性感冒 217
    二、流行性出血热 217
    三、新城疫 218
    四、拉沙热 218
    五、仙台病毒感染 218
    第十三章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219
    第一节 人兽共患原虫病 219
    一、弓形虫病 219
    二、肉袍子虫病 219
    三、隐袍子虫病 219
    四、利什曼病 220
    五、阿米巴病 220
    六、贾第虫病 220
    七、卡氏肺于包子虫病 221
    八、兔脑炎原虫病 221
    九、巴贝斯虫病 221
    十、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221
    十一、锥虫病 222
    第二节 人兽共患吸虫病 222
    一、日本血吸虫病 222
    二、并殖吸虫病 223
    二、华支阜吸虫病 223
    四、姜片吸虫病 223
    五、肝片吸虫病 224
    六、双腔吸虫病 224
    七、阔盘吸虫病 224
    八、毕吸虫病 225
    九、林多恩斯棘口吸虫病 225
    十、大片形吸虫病 225
    十一、长菲策吸虫病 226
    第三节 人兽共患钱虫病 226
    一、旋毛虫病 226
    二、蛐虫病 226
    三、钩虫病 227
    四、丝虫病 227
    五、颗口线虫病 227
    六、类圆线虫病 228
    七、毛圆线虫病 228
    八、肾彭结线虫病 228
    九、美丽筒线虫病 229
    十、结膜吸允线虫病 229
    十一、麦地那龙线虫病 229
    十二、肝毛细线虫病 230
    十三、广州管圆线虫病 230
    第四节 人兽共患综虫病 230
    一、猪囊尾蝴病(猪带缘虫病) 230
    二、牛带缘虫病与牛囊尾蛐病 231
    三、棘球勘病 231
    四、曼氏迭宫综虫病 232
    五、多头缘虫病 232
    六、棘头虫病 232
    七、犬复孔缘虫病 233
    八、亚洲带缘虫病 233
    第五节 其他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233
    一、舌形虫病 233
    二、环抱子虫病 234
    二、微殖子虫病 234
    四、蜻病 234
    王、蝇姐病 236
    第十四章 人兽共患真菌睛 237
    第一节 大孢子菌病 237
    第二节 霉菌病 237
    第三节 芽生菌病 237
    第四节 念珠菌病 238
    第五节 球抱子菌病 238
    第六节 隐球菌病 239
    第七节 皮霉菌病 239
    第八节 组织胞浆菌病 240
    第九节 足分枝菌病 240
    第十节 原藻病 241
    第十一节 鼻抱子菌病 241
    第十二节 抱子丝菌病 241
    第十三节 接合菌病 242
    第十四节 着色真菌病 243
    第十五节 马尔尼非青霉菌病 243
    参考文献 245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