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药理学(第5版)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药理学(第5版)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药理学(第5版)
  • 书号:9787030820754
    作者:陈建国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医)
  • 页数:360
    字数:783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6-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98.00元
    售价: ¥77.4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由七篇四十六章组成,即药理学总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影响自身活性物质和免疫功能的药物,作用于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作用于血液和内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内分泌系统和影响代谢的药物,化学治疗药物。大多数章节都介绍了药物的来源及药物研究的发展史,增加了药物作用机制方面的一些新理论和新进展,同时介绍了近年问世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药物。为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本书在每章前增加了英文要点,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外语的兴趣。为便于理解和记忆,本书在图表的关键部位及其他重点部分均以双色印刷。为适应医学教育新形式和新要求,推进教育数字化,本书配有PPT课件、课后习题、综合教学案例、新药发现史和药物研究进展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同时出版数字教材。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篇 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1
    第二节 药理学发展简史 1
    第三节 药理学分支 3
    第四节 药理学与新药研究 3
    第五节 药理学研究与学习方法 4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5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5
    第二节 量效关系与构效关系 7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9
    第四节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10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16
    第一节 药物跨膜转运 16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17
    第三节 房室模型 24
    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25
    第五节 药动学重要参数 26
    第六节 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 28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31
    第一节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31
    第二节 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36
    第二篇 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
    第五章 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38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38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递质和受体 41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及其受体 46
    第四节 神经系统药理学特点及药物分类 51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53
    第一节 M、N受体激动药 53
    第二节 M受体激动药54
    第三节 N受体激动药 56
    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58
    第一节 胆碱酯酶 58
    第二节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58
    第三节 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60
    第四节 胆碱酯酶复活药 61
    第五节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防治 62
    第八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64
    第一节 M受体阻断药64
    第二节 N受体阻断药 68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72
    第一节 化学结构及分类 72
    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 72
    第三节 α、β受体激动药 74
    第四节 β受体激动药 76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79
    第一节 α受体阻断药 79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 81
    第十一章 局部麻醉药85
    第一节 概述 85
    第二节 常用局部麻醉药 87
    第十二章 全身麻醉药89
    第一节 吸入麻醉药 89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 91
    第三节 复合麻醉 93
    第十三章 镇静催眠药和促觉醒药 94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94
    第二节 促觉醒药 99
    第十四章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101
    第一节 抗癫痫药 101
    第二节 抗惊厥药 106
    第十五章 治疗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药物 107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107
    第二节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111
    第十六章 抗精神失常药 113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113
    第二节 抗抑郁症药 117
    第三节 抗躁狂症药 119
    第十七章 阿片类镇痛药、药物依赖性与药物滥用 121
    第一节 阿片受体及内源性阿片样肽 121
    第二节 阿片受体激动药 122
    第三节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127
    第四节 其他镇痛药 128
    第五节 阿片受体阻断药 128
    第六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性与药物滥用 129
    第三篇 影响自身活性物质和免疫功能的药物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130
    第一节 概述 130
    第二节 非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药 132
    第三节 选择性环氧合酶 -2 抑制药 136
    第四节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 136
    第五节 抗痛风药 137
    第十九章 影响其他自身活性物质的药物 139
    第一节 组胺和抗组胺药 139
    第二节 5-羟色胺和抗5- 羟色胺药 143
    第三节 前列腺素类及其相关药物 144
    第四节 白三烯和抗白三烯药物 144
    第五节 多肽类及其药物 145
    第六节 腺苷类 146
    第七节 一氧化氮及相关药物 146
    第二十章 免疫调节药 148
    第一节 概述 148
    第二节 免疫抑制药 148
    第三节 免疫增强药 151
    第四节 免疫检查点抑制药 152
    第四篇 作用于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一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154
    第一节 袢利尿药 154
    第二节 噻嗪类利尿药 156
    第三节 保钾利尿药 156
    第四节 碳酸酐酶抑制药 157
    第五节 血管升压素V2受体阻断药 157
    第六节 脱水药 158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159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159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61
    第三节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选用 168
    第二十三章 抗心肌缺血药 169
    第一节 硝酸酯类 170
    第二节 钙通道阻滞药 172
    第三节 β受体阻断药 173
    第四节 抗血小板药 174
    第五节 其他抗心肌缺血药 175
    第二十四章 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76
    第一节 调血脂药 176
    第二节 抗氧化剂 181
    第三节 多不饱和脂肪酸 181
    第四节 黏多糖和多糖类 182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183
    第一节 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 184
    第二节 利尿药 188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 189
    第四节 β 受体阻断药 189
    第五节 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 190
    第六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理念 192
    第二十六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193
    第一节 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的分类 193
    第二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194
    第三节 利尿药 196
    第四节 β受体阻断药 196
    第五节 正性肌力药 197
    第六节 其他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200
    第七节 新型治疗心力衰竭药物 201
    第五篇 作用于血液和内脏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七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203
    第一节 抗凝血药 203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 206
    第三节 溶纤维蛋白溶解药 208
    第四节 促凝血药 209
    第五节 抗贫血药及造血生长因子 210
    第六节 血容量扩张药 212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213
    第一节 平喘药 213
    第二节 镇咳药 217
    第三节 祛痰药 218
    第四节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 219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220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220
    第二节 助消化药 224
    第三节 止吐药与促胃肠动力药 224
    第四节 泻药和止泻药 227
    第五节 护肝药及利胆药 228
    第三十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231
    第一节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231
    第二节 子宫平滑肌抑制药 234
    第六篇 作用于内分泌系统和影响代谢的药物
    第三十一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36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37
    第二节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242
    第三节 盐皮质激素 243
    第三十二章 抗糖尿病药 244
    第一节 胰岛素 244
    第二节 口服及注射降血糖药 246
    第三十三章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250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250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252
    第三十四章 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 255
    第一节 雌激素类及抗雌激素类药物 255
    第二节 孕激素类及抗孕激素类药物 257
    第三节 雄激素类及抗雄激素类药物 258
    第四节 避孕药 259
    第五节 抗前列腺增生药物 261
    第三十五章 抗骨质疏松药 263
    第一节 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263
    第二节 促进骨形成药物 265
    第三节 促进骨矿化药物 265
    第七篇 化学治疗药物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267
    第一节 抗菌药物常用术语 267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68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及其发生机制 269
    第四节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基本原则 271
    第三十七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他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 273
    第一节 抗菌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 273
    第二节 青霉素类抗生素 274
    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277
    第四节 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79
    第五节 其他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 281
    第三十八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283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83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285
    第三节 其他类抗生素 285
    第三十九章 氨基糖苷类及多黏菌素类抗生素 287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87
    第二节 多黏菌素类抗生素 291
    第四十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293
    第一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293
    第二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 295
    第四十一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297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297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 301
    第三节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304
    第四十二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药 306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306
    第二节 抗麻风药 310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 312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 316
    第一节 广谱抗病毒药 316
    第二节 抗流感病毒药 317
    第三节 抗疱疹病毒药 317
    第四节 抗肝炎病毒药 318
    第五节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 320
    第四十五章 抗寄生虫药 323
    第一节 抗疟药 323
    第二节 抗阿米巴药及抗滴虫药 326
    第三节 抗血吸虫药和抗丝虫药 328
    第四节 驱肠虫药 329
    第四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 331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物的药理学基础 331
    第二节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 333
    第三节 非细胞毒类抗肿瘤药 341
    第四节 肿瘤耐药性机制及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 345
    第五节 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346
    索引 348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