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科普研究导论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科普研究导论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科普研究导论
  • 书号:9787030821997
    作者:郑念,张利洁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25
    字数:27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7-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98.00元
    售价: ¥77.4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阐述科普研究的内涵,系统梳理科普研究的理论、方法、内容,以及研究与写作过程,揭示科普研究的内在规律与独特研究特点。在内容编排上,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尽量做到基础性、实用性。全书分为五章及一个附录。第一章为科普研究概述,探讨科普的内涵、要素与功能,阐述科普研究的内涵、特征及科普学科建立的基本要素。第二章聚焦于科普研究的理论,从哲学、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学四个学科视角出发,深入分析适用于科普研究的理论及其应用。第三章为科普研究的方法,系统总结科普研究常用的八类研究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阐释每类方法的应用。第四章为科普研究的内容,借鉴传播学经典5W模式,将目前科普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内容划分为理论与政策、主体与对象、传播媒介、场馆建设、监测评估、内容创作六个方面,对每个方面内容的背景、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第五章为科普研究的过程,梳理从选题到成果呈现的全流程工作。附录部分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可视化呈现2013~2022年我国科普研究的演进轨迹。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总序 i
    前言 v
    第一章 科普研究概述 1
    第一节 科普的内涵、要素与功能 3
    一、科普的概念及其历史演变 3
    二、科普的基本要素 5
    三、科普的功能 6
    四、小结 8
    第二节 科普研究的内涵和特征 9
    一、科普研究及其作用 9
    二、科普研究的特征 11
    三、我国科普研究的发展 12
    第三节 科普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 17
    一、科普研究的理论基础 17
    二、科普研究涉及的相关学科 18
    第四节 我国科普研究的建制化 21
    一、科普研究专门机构 21
    二、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 21
    三、期刊与学术交流 24
    本章参考文献 25
    第二章 科普研究的理论 27
    第一节 科普研究的哲学视角 29
    一、哲学视角 30
    二、科普研究中的哲学视角 32
    三、基于哲学视角开展科普研究 36
    第二节 科普研究的传播学视角 40
    一、传播学视角 40
    二、传播学视角下的科普研究 41
    三、基于传播学视角的科普研究展望 48
    第三节 科普研究的教育学视角 49
    一、教育学视角 50
    二、教育学视角下的科普研究 50
    三、教育学视角下科普研究的范式 54
    第四节 科普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56
    一、社会学视角 56
    二、科普研究中的社会学视角 59
    三、基于社会学视角开展科普研究 63
    本章参考文献 67
    第三章 科普研究的方法 73
    第一节 访谈法 75
    一、访谈法的概念和类型 76
    二、访谈法的基本要求 76
    三、访谈法的研究范例 79
    第二节 参与观察法 80
    一、参与观察法的概念和类型 80
    二、参与观察法的基本要求 81
    三、参与观察法的研究范例 83
    第三节 历史研究法 84
    一、历史研究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84
    二、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87
    三、历史研究法的研究范例 89
    第四节 内容分析法 90
    一、内容分析法的概念和特点 90
    二、内容分析法的主要要求 91
    三、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范例 92
    第五节 问卷调查法 93
    一、问卷调查法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94
    二、问卷调查法的主要要求 95
    三、问卷调查法的研究范例 97
    第六节 实验法 98
    一、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 99
    二、实验法的主要要求 99
    三、实验法的研究范例 100
    第七节 文献计量法 102
    一、文献计量法的概念和特点 102
    二、文献计量法的主要要求 103
    三、文献计量法的研究范例 104
    第八节 科普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107
    一、科普研究方法的有机联系 107
    二、如何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 109
    三、科普研究方法的有效运用 111
    本章参考文献 111
    第四章 科普研究的内容 115
    第一节 理论与政策 117
    一、研究意义 117
    二、研究进展 119
    三、研究的未来趋势 124
    第二节 科普主体与对象 125
    一、研究意义 126
    二、研究进展 127
    三、研究的未来趋势 130
    第三节 传播媒介 132
    一、研究意义 132
    二、研究进展 133
    三、研究的未来趋势 136
    第四节 场馆建设 137
    一、研究意义 137
    二、主要研究内容 138
    三、主要研究进展 140
    四、研究的未来趋势 143
    第五节 科普监测评估 145
    一、研究意义 145
    二、主要研究内容 146
    三、主要研究进展 148
    四、研究的未来趋势 152
    第六节 内容创作 153
    一、研究意义 153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进展 155
    三、研究的未来趋势 159
    本章参考文献 161
    第五章 科普研究的过程 173
    第一节 确定选题 175
    一、确定选题的意义 175
    二、选题的基本分类 176
    三、选题的确定原则 177
    第二节 提出研究设想 178
    一、研究设想的基本内涵 179
    二、研究设想的主要作用 179
    三、研究设想的建构路径 180
    第三节 搜集和整理资料 181
    一、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意义 181
    二、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181
    三、整理资料的程序和技巧 182
    第四节 撰写研究成果 182
    一、研究成果的基本结构 183
    二、撰写研究成果的主要步骤 184
    三、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 184
    第五节 验证评价研究成果 200
    本章参考文献 201
    附录 我国科普研究领域热点和研究趋势分析—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2013~2022年) 203
    一、数据与方法 205
    二、研究结果 206
    三、研究结论 223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