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检验结果临床解读(第4版)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检验结果临床解读(第4版)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检验结果临床解读(第4版)
  • 书号:9787030825797
    作者:胡成进,陈英剑,刘晓斐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
  • 页数:583
    字数:60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6-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15.00元
    售价: ¥90.85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在第3版的基础上,依据新诊疗指南、诊疗规范、专家共识、行业标准及多年医疗从业经验和科学文献数据等进行了大范围修订,尤其是对第4章和第6章进行了重新编写,体现了检验新技术及新项目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最新应用。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1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 1
    第一节 一般检验 1
    一、白细胞 1
    (一)中性粒细胞 3
    (二)淋巴细胞 4
    (三)单核细胞 4
    (四)嗜酸性粒细胞 5
    (五)嗜碱性粒细胞 5
    (六)白细胞形态 5
    二、红细胞 7
    (一)红细胞计数 7
    (二)血红蛋白 8
    (三)血细胞比容 9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 10
    (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10
    (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10
    (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11
    (八)网织红细胞 12
    (九)红细胞形态 12
    三、血小板 13
    (一)血小板计数 13
    (二)血小板压积 15
    (三)血小板形态 15
    四、红细胞沉降率 16
    五、红斑狼疮细胞 17
    第二节 骨髓细胞学检验 17
    一、骨髓涂片检查 17
    二、骨髓细胞化学染色 20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 21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21
    (三)过碘酸希夫反应 22
    (四)酸性磷酸酶染色 23
    (五)铁染色 23
    (六)酯酶染色 24
    (七)苏丹黑B染色 26
    三、骨髓活检 26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检验 27
    一、筛查试验 27
    (一)红细胞寿命测定 27
    (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28
    (三)血清结合珠蛋白 28
    (四)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 28
    (五)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29
    二、红细胞膜缺陷检验 29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29
    (二)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 30
    (三)红细胞自身溶血及纠正试验 30
    (四)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31
    (五)红细胞膜蛋白电泳 31
    三、红细胞酶缺陷检验 31
    (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 31
    (二)丙酮酸激酶荧光筛选试验和活性测定 32
    (三)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33
    (四)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33
    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验 33
    (一)抗球蛋白试验 33
    (二)冷凝集素 34
    (三)冷热溶血试验 34
    五、血红蛋白异常检验 35
    (一)抗碱血红蛋白 35
    (二)血红蛋白电泳 35
    (三)血红蛋白A2 测定 36
    (四)血红蛋白F 酸洗脱试验 36
    (五)红细胞包涵体试验 36
    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有关检验 37
    (一)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37
    (二)蔗糖溶血试验 38
    (三)蛇毒因子溶血试验 38
    (四)热溶血试验 38
    (五)CD55和CD59检测 39
    第四节 出、凝血检验 39
    一、血管及内皮功能检验 39
    (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测定 39
    (二)6-酮-前列腺素F1α测定 39
    (三)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测定 40
    (四)血浆内皮素-1测定 40
    二、血小板检验 40
    (一)血小板计数 40
    (二)血小板生存时间测定 40
    (三)血小板黏附试验 41
    (四)血小板聚集试验 41
    (五)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 42
    (六)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 42
    (七)血小板相关抗体 43
    (八)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体 43
    (九)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 44
    三、凝血因子相关检验 44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44
    (二)活化凝血时间 45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45
    (四)APTT纠正试验 45
    (五)凝血酶时间 46
    (六)纤维蛋白原测定 46
    (七)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的促凝活性测定 47
    (八)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的促凝活性测定 47
    (九)凝血因子ⅩⅢ检测 48
    (十)抗Xa因子活性 48
    四、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检验 48
    (一)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48
    (二)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49
    (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复合物 49
    (四)血栓调节蛋白 50
    五、抗凝系统检验 50
    (一)血浆抗凝血活酶Ⅲ测定 50
    (二)血浆蛋白C测定 50
    (三)活化蛋白C抵抗试验 51
    (四)血浆蛋白S 测定 51
    (五)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检测 51
    (六)狼疮抗凝物质测定 52
    (七)抗心磷脂抗体测定 52
    (八)凝血因子抑制物测定 52
    六、纤溶系统检验 52
    (一)血浆D-二聚体 52
    (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53
    (三)血浆纤溶酶原测定 53
    (四)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53
    (五)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 54
    (六)血浆α2-抗纤溶酶活性及抗原 54
    (七)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 试验) 55
    七、血栓弹力图 55
    八、抗血栓和溶血栓治疗监测 56
    (一)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监测 56
    (二)抗凝血药治疗的监测 56
    (三)溶血栓治疗的监测 56
    (四)抗血小板药治疗的监测 57
    (五)降纤药治疗的监测 57
    第2章 临床体液学检验 58
    第一节 尿液理学检验 58
    一、尿量 58
    二、尿色 59
    第二节 尿液化学检验 60
    一、尿比重 60
    二、尿渗量 61
    三、尿液电导率 62
    四、尿浓缩稀释试验 63
    五、尿液酸碱度 63
    六、尿蛋白 64
    七、尿葡萄糖 65
    八、尿酮体 66
    九、尿胆红素 67
    十、尿胆原 67
    十一、尿亚硝酸盐 68
    十二、尿隐血 69
    十三、尿白细胞酯酶 70
    十四、尿妊娠试验 70
    十五、尿本周蛋白 71
    十六、尿乳糜试验 72
    十七、尿含铁血黄素 72
    十八、尿卟啉定性试验 72
    十九、尿肌红蛋白定性 73
    二十、尿血红蛋白定性 73
    第三节 尿液有形成分检验 74
    一、尿沉渣红细胞 74
    二、尿沉渣红细胞信息 75
    三、尿沉渣白细胞 76
    四、尿沉渣上皮细胞 76
    五、尿沉渣小圆上皮细胞 77
    六、尿沉渣诱饵细胞 77
    七、尿沉渣管型 78
    八、尿沉渣结晶、盐类 79
    九、尿沉渣细菌 79
    十、尿沉渣类酵母细胞 80
    十一、尿路感染信息 80
    十二、尿沉渣黏液 81
    第四节 脑脊液检验 81
    一、脑脊液外观检验 81
    二、脑脊液细胞计数和分类 82
    三、脑脊液蛋白质 83
    第五节 浆膜腔液检验 84
    一、浆膜腔液理学检验 84
    二、浆膜腔液细胞学检验 84
    第六节 胃液检查 86
    一、胃酸分泌量 86
    二、胃液pH 87
    三、胃液隐血试验 87
    第七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88
    一、一般性状检验 88
    二、显微镜检查 88
    第八节 关节腔液检查 89
    一、关节腔液外观检查 89
    二、关节腔液凝固试验 90
    三、关节腔积液白细胞计数 91
    四、关节腔积液细胞分类 91
    五、关节腔积液特殊细胞检查 92
    第九节 前列腺液检查 92
    一、一般性状检验 92
    二、显微镜检验 93
    第十节 精液检查 94
    一、精液外观 94
    二、精液量 94
    三、精液黏稠度与液化 95
    四、精液pH 96
    五、精子计数 96
    六、精子活动率和活动力 97
    七、精子形态学 98
    八、精子泳动速度 98
    九、精液细胞学 98
    十、精液果糖 99
    十一、精子顶体完整率 99
    十二、精子畸形率 100
    十三、精子低渗肿胀试验 100
    十四、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 100
    十五、精液乳酸脱氢酶X同工酶定量 101
    十六、精浆中性α-葡萄糖苷酶活性 101
    十七、精浆锌 101
    第十一节 粪便检查 102
    一、粪外观 102
    二、粪胆原 103
    三、粪显微镜检验 104
    四、粪隐血试验 105
    五、粪便苏丹Ⅲ染色检查 106
    六、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检测 107
    七、诺如病毒检测 107
    八、钙卫蛋白检测 108
    第十二节 阴道分泌物检验 108
    一、阴道清洁度 108
    二、阴道毛滴虫 109
    三、阴道分泌物真菌检验 110
    四、阴道微生态检验 110
    第十三节 寄生虫检验 112
    一、粪寄生虫虫镜检 112
    二、粪寄生虫虫卵计数 113
    三、寄生虫虫卵孵化试验 113
    四、血液疟原虫检验 114
    五、微丝蚴检验 115
    六、回归热螺旋体检验 115
    七、黑热病利-杜小体检验 115
    八、刚地弓形虫检验 116
    第3章 临床细胞学检验 117
    第一节 呼吸系统细胞学检验 117
    一、鼻咽部细胞学 117
    二、肺部细胞学 117
    第二节 消化系统细胞学检验 119
    一、口腔细胞学 119
    二、食管细胞学 119
    三、胃细胞学 120
    四、肠道细胞学 120
    五、肝细胞学 121
    六、胰腺细胞学 121
    第三节 体液细胞学检验 122
    一、浆膜腔积液细胞学 122
    二、脑脊液细胞学 123
    第四节 妇科细胞学检验 124
    一、子宫颈/ 阴道细胞学 124
    二、卵巢细胞学 125
    第五节 泌尿系统细胞学检验 126
    一、泌尿道细胞学 126
    二、肾、肾上腺和腹膜后细胞学 126
    三、男性生殖器细胞学 127
    第六节 淋巴结细胞学检验 128
    第七节 甲状腺细胞学检验 129
    第八节 乳腺细胞学检验 130
    第九节 骨与软组织细胞学检验 131
    第4章 临床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 132
    第一节 产前筛查 132
    一、妊娠期血清学产前筛查 132
    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133
    第二节 染色体检验 134
    一、染色体核型分析 134
    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137
    三、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 139
    四、产前荧光原位杂交 141
    第三节 遗传性疾病基因检测 142
    一、肌营养不良基因 142
    二、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基因 143
    三、地中海贫血基因 144
    四、血友病基因 145
    五、肝豆状核变性基因 146
    六、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 147
    七、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基因 148
    八、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 149
    第四节 病原体核酸检测 150
    一、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 150
    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151
    三、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检测 152
    四、丙型肝炎病毒RNA定量 153
    五、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154
    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 154
    七、EB病毒核酸定量 155
    八、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 156
    九、BK多瘤病毒核酸检测 157
    十、JC病毒核酸检测 158
    十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检测 159
    十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160
    十三、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161
    十四、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检测 162
    十五、腺病毒核酸检测 162
    十六、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 163
    十七、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 164
    十八、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 165
    十九、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 166
    二十、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 167
    二十一、风疹病毒核酸检测 170
    二十二、单纯疱疹病毒核酸检测 171
    二十三、弓形虫核酸检测 171
    二十四、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核酸检测 172
    二十五、肠道病毒核酸检测 173
    二十六、诺如病毒核酸检测 174
    二十七、轮状病毒核酸检测 175
    二十八、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核酸检测 176
    二十九、艰难梭菌核酸检测 178
    三十、细菌耐药基因检测 179
    第五节 肿瘤靶向用药、预后评估基因检测 182
    一、EGFR基因突变 182
    二、KRAS基因突变 183
    三、NRAS基因突变 184
    四、BRAF基因突变 184
    五、PIK3CA基因突变 185
    六、EML4-ALK融合基因 186
    七、ROS1融合基因 187
    八、Septin9基因甲基化 187
    九、白血病融合基因 188
    第六节 药物代谢基因组学检测 192
    一、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192
    二、华法林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 192
    三、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 193
    四、高血压用药指导基因 194
    五、伊立替康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 196
    六、他莫昔芬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 196
    七、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 197
    八、ALDH2 基因多态性 198
    九、HLA-B*5801基因 199
    十、微卫星不稳定性 199
    第5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201
    第一节 蛋白质和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检验 201
    一、总蛋白质 201
    二、白蛋白 202
    三、球蛋白 202
    四、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203
    五、前白蛋白 203
    六、血清蛋白电泳 204
    七、免疫固定电泳 205
    八、氨基酸 207
    九、氨 208
    十、肌钙蛋白 209
    十一、肌红蛋白 210
    十二、B型利钠肽与氨基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 211
    十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212
    十四、缺血修饰白蛋白 213
    十五、同型半胱氨酸 214
    十六、游离血红蛋白 215
    十七、抗碱血红蛋白 215
    十八、高铁血红蛋白 215
    十九、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216
    二十、铁蛋白 216
    二十一、转铁蛋白 217
    二十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218
    二十三、β2微球蛋白 219
    二十四、α1微球蛋白 219
    二十五、α1酸性糖蛋白 220
    二十六、α1抗胰蛋白酶 221
    二十七、α2巨球蛋白 221
    二十八、β 胶原降解产物 222
    二十九、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 222
    三十、甲状腺球蛋白 223
    三十一、5-羟色胺 224
    三十二、触珠蛋白 224
    三十三、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225
    三十四、纤维连接蛋白 226
    三十五、骨钙素 226
    三十六、组胺 227
    三十七、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 228
    三十八、淀粉样蛋白A 229
    三十九、肝素结合蛋白 229
    四十、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 蛋白 230
    四十一、视黄醇结合蛋白 231
    四十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231
    四十三、铜蓝蛋白 232
    四十四、游离κ、λ轻链 233
    四十五、涎液化糖链抗原-6 233
    第二节 脂质及其代谢产物检验 234
    一、总胆固醇 234
    二、甘油三酯 235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36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36
    五、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37
    六、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38
    七、脂蛋白(a)238
    八、载脂蛋白AⅠ 239
    九、载脂蛋白B 240
    十、载脂蛋白CⅡ 240
    十一、载脂蛋白CⅢ 241
    十二、载脂蛋白E 241
    十三、游离脂肪酸 242
    十四、脂蛋白电泳 242
    十五、脂联素 244
    十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244
    十七、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245
    十八、抗磷脂酶A2 受体抗体 246
    第三节 糖及其代谢产物检验 247
    一、葡萄糖 247
    二、糖化血红蛋白 249
    三、糖化白蛋白 250
    四、酮体 251
    五、乳酸 251
    六、丙酮酸 252
    七、半乳糖 253
    八、血清果糖 253
    第四节 脑脊液检验 254
    一、脑脊液葡萄糖 254
    二、脑脊液蛋白质 255
    三、脑脊液氯化物 256
    四、脑脊液糖蛋白 256
    五、脑脊液白蛋白 257
    六、脑脊液IgG 257
    七、脑脊液蛋白电泳 258
    八、寡克隆区带电泳 259
    九、脑脊液潘迪试验 260
    十、脑脊液乳酸脱氢酶 261
    十一、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261
    十二、脑脊液β2微球蛋白 262
    十三、脑脊液C反应蛋白 262
    十四、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 263
    十五、脑脊液醛缩酶 263
    十六、脑脊液钾 264
    十七、脑脊液钙 264
    十八、脑脊液磷 265
    十九、脑脊液镁 265
    第五节 浆膜腔液检验 266
    一、浆膜腔液葡萄糖 266
    二、浆膜腔液蛋白质 266
    三、浆膜腔液腺苷脱氨酶 267
    四、浆膜腔液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267
    五、浆膜腔液淀粉酶 268
    六、浆膜腔液β-葡萄糖苷酶 268
    七、浆膜腔液β2微球蛋白 269
    八、浆膜腔液碱性磷酸酶 269
    九、浆膜腔液溶菌酶 270
    第六节 尿液检验 270
    一、尿微量白蛋白 270
    二、尿肌酐 271
    三、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 271
    四、尿转铁蛋白 272
    五、尿免疫球蛋白G 272
    六、尿α1微球蛋白 273
    七、尿T-H糖蛋白 273
    八、非浓缩SDS尿蛋白电泳 274
    九、尿液葡萄糖 275
    十、尿尿素 275
    十一、尿尿酸 275
    十二、尿肌酸 276
    十三、尿溶菌酶 277
    十四、尿γ-谷氨酰转肽酶 277
    十五、尿苯丙酮酸 278
    十六、尿醛固酮 278
    十七、尿N -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 279
    十八、尿钙 279
    十九、尿磷 280
    二十、尿钠 280
    二十一、尿氯化物 281
    二十二、尿钾 281
    二十三、尿铜 282
    二十四、尿羟脯氨酸 282
    第七节 酶类检验 283
    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83
    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84
    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 284
    四、γ-谷氨酰转肽酶 285
    五、碱性磷酸酶 286
    六、碱性磷酸酶同工酶 286
    七、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287
    八、酸性磷酸酶 288
    九、乳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288
    十、α-羟丁酸脱氢酶 289
    十一、肌酸激酶 290
    十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 291
    十三、淀粉酶 292
    十四、淀粉酶同工酶 292
    十五、脂肪酶 293
    十六、胆碱酯酶 293
    十七、5′-核苷酸酶 294
    十八、亮氨酸氨基肽酶与芳香基酰氨酶 295
    十九、腺苷脱氨酶 296
    二十、单胺氧化酶 296
    二十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297
    二十二、α-L -岩藻糖苷酶 298
    二十三、超氧化物歧化酶 298
    二十四、溶菌酶 299
    二十五、醛缩酶 299
    二十六、谷胱甘肽还原酶 300
    二十七、谷氨酸脱氢酶 300
    第八节 电解质与微量元素检验 301
    一、钾 301
    二、钠 303
    三、氯 304
    四、钙 304
    五、磷(无机磷)305
    六、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测定 306
    七、锌 307
    八、铜 308
    九、镁 308
    十、硒 309
    十一、铬 310
    十二、碘 310
    十三、铅 311
    第九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检验 311
    一、酸碱度 311
    二、氧分压 312
    三、二氧化碳分压 313
    四、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313
    五、二氧化碳结合力 314
    六、二氧化碳总含量 315
    七、缓冲碱 315
    八、碱剩余 316
    九、标准碳酸氢盐 316
    十、实际碳酸氢盐 317
    十一、血氧饱和度 317
    十二、血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 318
    十三、阴离子间隙 318
    十四、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319
    十五、血一氧化氮 319
    第十节 肝胆功能检验 320
    一、胆汁酸 320
    二、胆红素 321
    三、δ-胆红素 321
    四、Ⅳ型胶原 322
    五、人Ⅲ型前胶原N端肽 322
    六、层粘连蛋白 323
    七、透明质酸 324
    八、糖缺失性转铁蛋白 324
    九、甘胆酸 325
    第十一节 维生素及其代谢产物检验 326
    一、维生素A 326
    二、维生素B1 327
    三、维生素B2 328
    四、维生素B3 328
    五、维生素B5 329
    六、维生素B6 329
    七、维生素B7 330
    八、维生素B12 331
    九、维生素C 332
    十、维生素D 333
    十一、维生素E 334
    十二、维生素K 335
    十三、叶酸 335
    第十二节 肾功能检验 336
    一、血肌酐 336
    二、尿素 337
    三、尿酸 338
    四、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339
    五、内生肌酐清除率 339
    六、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 340
    七、尿渗透压测定 341
    八、自由水清除率 341
    九、肾小球滤过分数 341
    十、滤过钠排泄分数 342
    十一、HCO3-重吸收排泄试验 342
    十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343
    十三、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 344
    第十三节 激素及内分泌代谢检验 344
    一、促甲状腺素 344
    二、总甲状腺素 345
    三、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346
    四、游离T3和游离T4 346
    五、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347
    六、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348
    七、甲状腺碘-131吸收率 348
    八、T3抑制试验 349
    九、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350
    十、甲状腺过氯酸盐排泄试验 350
    十一、甲状旁腺素 351
    十二、降钙素 352
    十三、降钙素原 352
    十四、心房钠尿肽 353
    十五、促卵泡激素 353
    十六、促黄体生成素 354
    十七、泌乳素 354
    十八、孕酮 355
    十九、雌二醇 356
    二十、雌三醇 356
    二十一、雄性激素 357
    (一)睾酮 357
    (二)脱氢表雄酮 357
    (三)雄烯二酮 357
    (四)血清双氢睾酮 358
    (五)游离睾酮 358
    (六)脱氢表雄酮硫酸酯 358
    二十二、17α-羟孕酮 359
    二十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亚基 360
    二十四、人垂体促性腺激素 361
    二十五、血浆总皮质醇 362
    二十六、尿游离皮质醇 363
    二十七、血浆醛固酮 363
    二十八、尿醛固酮 364
    二十九、尿17-酮类固醇 364
    三十、尿17-羟类固醇 365
    三十一、儿茶酚胺类及代谢产物 366
    (一)血浆儿茶酚胺 366
    (二)尿儿茶酚胺 366
    (三)肾上腺素 367
    (四)去甲肾上腺素 367
    (五)尿香草扁桃酸 368
    (六)甲氧肾上腺素 368
    (七)尿甲氧去甲肾上腺素 368
    (八)3-甲氧酪胺 369
    三十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369
    三十三、生长激素 370
    三十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370
    三十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371
    三十六、前列腺素 371
    三十七、抗利尿激素 372
    三十八、胰岛素 372
    三十九、胰岛素原 373
    四十、胰岛素释放试验 374
    四十一、胰高血糖素 374
    四十二、C肽 375
    四十三、胃泌素-17 375
    四十四、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 376
    四十五、胰多肽 376
    四十六、胰液素 377
    四十七、5-羟基吲哚乙酸 377
    四十八、新蝶呤 378
    四十九、环磷酸腺苷 378
    五十、环磷酸鸟苷 379
    五十一、血浆肾素 379
    五十二、血管紧张素Ⅰ 379
    五十三、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活性 380
    五十四、肠血管活性肽 381
    五十五、血浆P物质 381
    五十六、促红细胞生成素 381
    五十七、抗米勒管激素 382
    五十八、胎盘生长因子 383
    五十九、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 383
    六十、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384
    第6章 临床免疫学检验 385
    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验 385
    一、免疫球蛋白G、M、A 385
    二、免疫球蛋白D 387
    三、免疫球蛋白E 388
    四、免疫球蛋白G亚类 389
    五、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391
    六、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指数 391
    七、尿液免疫球蛋白和选择性蛋白尿指数 392
    八、补体3 和补体4 393
    九、总轻链和游离轻链 394
    十、B因子 396
    十一、C5b-9复合物测定 396
    十二、冷球蛋白 397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流式检验 398
    一、免疫细胞与免疫功能 398
    (一)T淋巴细胞 398
    (二)B淋巴细胞 399
    (三)自然杀伤细胞 399
    (四)调节性T细胞 400
    (五)T淋巴细胞分化亚群 401
    (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402
    (七)CD28 402
    (八)T 淋巴细胞线粒体功能 403
    (九)外周血浆母细胞 405
    (十)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406
    (十一)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 407
    (十二)细胞因子 407
    二、造血干细胞计数 408
    三、人白细胞抗原B27 409
    四、白血病免疫分型 410
    五、血小板膜糖蛋白 411
    六、DNA倍体分析 412
    七、P-糖蛋白 412
    八、阿尔茨海默病体液标志物 413
    第三节 感染性疾病检验 414
    一、甲型肝炎病毒抗体 414
    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414
    (一)乙肝五项 415
    (二)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和抗前S1抗体 417
    三、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417
    四、丁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418
    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 419
    六、TORCH 420
    七、EB病毒抗体 422
    八、肺炎支原体抗体 424
    九、肺炎衣原体抗体 425
    十、嗜肺军团菌抗体 425
    十一、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 426
    十二、腺病毒抗体 427
    十三、柯萨奇病毒抗体 427
    十四、新型冠状病毒抗体 428
    十五、流感病毒抗体 429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检验 430
    一、甲胎蛋白 430
    二、高尔基体蛋白73 431
    三、癌胚抗原 431
    四、糖类抗原125 432
    五、糖类抗原15-3 433
    六、糖类抗原19-9 433
    七、糖类抗原50 434
    八、糖类抗原72-4 435
    九、糖类抗原24-2 435
    十、细胞角蛋白19 片段 436
    十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437
    十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437
    十三、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 438
    十四、人附睾蛋白4 439
    十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439
    十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 440
    十七、异常凝血酶原 441
    十八、肺癌自身抗体 442
    十九、S100 蛋白 443
    二十、胸苷激酶 443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检验 444
    一、抗核抗体 444
    二、风湿病相关抗体 446
    三、抗磷脂抗体谱 449
    四、ANCA相关血管炎抗体 450
    五、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452
    六、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 452
    七、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 453
    八、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抗体 455
    九、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 456
    十、不孕不育相关自身抗体 457
    第六节 超敏反应性疾病 458
    一、过敏原特异性IgE 458
    二、过敏原特异性IgG 460
    三、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 460
    四、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461
    五、皮肤点刺试验和皮内试验 461
    六、过敏原激发试验 462
    七、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463
    第七节 移植免疫检验 464
    一、HLA配型 464
    二、HLA抗体检测 465
    三、白细胞血清学交叉配型 466
    第7章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467
    第一节 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467
    一、血液及骨髓 467
    二、脑脊液 471
    三、其他无菌体液 473
    四、尿液 474
    五、上呼吸道标本 476
    六、下呼吸道标本 477
    七、生殖道标本 479
    八、粪便 480
    九、脓液及创面分泌物 482
    十、组织标本 484
    十一、厌氧菌培养标本 485
    第二节 细菌检验 487
    一、革兰阳性球菌 487
    (一)葡萄球菌属 487
    (二)链球菌属 489
    (三)肠球菌属 490
    (四)微球菌属 490
    (五)无色藻菌属 490
    二、革兰阴性球菌 491
    (一)脑膜炎奈瑟菌 491
    (二)淋病奈瑟菌 491
    (三)卡他莫拉菌 492
    三、需氧革兰阳性杆菌 492
    (一)白喉棒状杆菌 492
    (二)其他棒状杆菌 493
    (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493
    (四)炭疽芽孢杆菌 494
    (五)蜡样芽孢杆菌 494
    (六)红斑丹毒丝菌 494
    (七)乳酸杆菌属 495
    (八)溶血隐秘杆菌 495
    (九)短杆菌属 495
    四、诺卡菌属 495
    五、阴道加德纳菌 496
    六、分枝杆菌属 496
    七、肠杆菌科 498
    (一)埃希菌属 500
    (二)志贺菌属 501
    (三)沙门菌属 501
    (四)枸橼酸杆菌属 503
    (五)克雷伯菌属 504
    (六)肠杆菌属 504
    (七)沙雷菌属 505
    (八)耶尔森菌属 505
    (九)变形杆菌属 505
    (十)普鲁威登菌属 505
    (十一)摩根菌属 506
    八、非发酵菌 506
    (一)假单胞菌属 506
    (二)不动杆菌属 507
    (三)产碱杆菌属 508
    (四)鞘氨醇单胞菌属 508
    (五)希瓦菌属 508
    (六)鲍特菌属 508
    (七)苍白杆菌属 509
    (八)黄杆菌属 509
    (九)莫拉菌属 509
    (十)巴斯德菌属 509
    九、弧菌科 510
    (一)弧菌属 510
    (二)气单胞菌属 510
    (三)邻单胞菌属 511
    十、革兰阴性苛养菌 511
    (一)嗜血杆菌属 511
    (二)HACEK细菌群 513
    (三)链杆菌属 513
    (四)布鲁氏菌属 514
    (五)弗朗西斯菌属 514
    (六)军团菌属 514
    十一、微需氧菌 515
    (一)弯曲菌属 515
    (二)螺杆菌属 515
    十二、厌氧菌 516
    (一)有芽孢革兰阳性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属 518
    (二)临床常见无芽孢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521
    (三)临床常见无芽孢革兰阳性厌氧杆菌 522
    (四)厌氧球菌 523
    十三、L型细菌 524
    十四、内毒素定量测定 525
    十五、艰难梭菌毒素检测 527
    十六、结核菌感染T细胞检测 528
    第三节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解读 529
    第四节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检验 540
    一、螺旋体 540
    (一)梅毒螺旋体 540
    (二)非性病密螺旋体 541
    (三)钩端螺旋体 542
    (四)伯氏疏螺旋体 543
    (五)其他疏螺旋体 543
    二、支原体 543
    (一)肺炎支原体 544
    (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 544
    三、衣原体 545
    (一)沙眼衣原体 545
    (二)肺炎衣原体 546
    (三)鹦鹉热衣原体 546
    四、立克次体 546
    (一)斑疹伤寒群立克次体 547
    (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548
    (三)恙虫病群立克次体 548
    (四)Q热立克次体 549
    (五)其他对人致病的立克次体 549
    第五节 真菌检验 549
    一、浅部真菌 552
    (一)浅表真菌 552
    (二)皮肤癣菌 553
    二、深部真菌 553
    (一)酵母菌 553
    (二)双相真菌 555
    (三)毛霉目真菌 557
    (四)曲霉菌属 557
    (五)青霉菌属 558
    (六)暗色孢科真菌 558
    (七)镰刀菌属 559
    三、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 559
    四、半乳甘露聚糖检测 560
    第六节 病毒检验 560
    一、呼吸道病毒 560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561
    (二)禽流感病毒 562
    (三)甲型H1N1流感病毒 564
    (四)SARS冠状病毒 566
    (五)副流感病毒 567
    (六)呼吸道合胞病毒 567
    (七)麻疹病毒 567
    (八)腮腺炎病毒 568
    (九)腺病毒 568
    (十)风疹病毒 568
    (十一)鼻病毒 569
    (十二)新型冠状病毒 569
    (十三)人偏肺病毒 570
    二、肠道病毒 571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571
    (二)柯萨奇病毒A、B组 571
    (三)埃可病毒 572
    (四)轮状病毒 572
    (五)诺如病毒 573
    (六)肠道病毒71 型 573
    三、肝炎病毒 574
    四、虫媒病毒 574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574
    (二)登革病毒 575
    (三)森林脑炎病毒 575
    (四)新疆出血热病毒 575
    五、出血热病毒 576
    六、疱疹病毒 576
    (一)单纯疱疹病毒 577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577
    (三)巨细胞病毒 578
    (四)EB病毒 578
    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579
    八、人乳头瘤病毒 581
    九、狂犬病毒 582
    十、人类细小病毒 582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