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碳预算制度体系研究:国际案例与中国方案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碳预算制度体系研究:国际案例与中国方案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碳预算制度体系研究:国际案例与中国方案
  • 书号:9787030823489
    作者:王文军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186
    字数:30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7-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168.00元
    售价: ¥132.7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随着全球向零碳社会转型步伐加快,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碳市场规模日益增大,以能源消费为管理目标的制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碳排放总量管理被提上日程。碳预算作为被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碳排放总量管理制度,引起了国内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本书主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国际碳预算制度能为中国开展碳排放总量管理提供哪些经验之道;第二,应如何构建适应地方特色和发展需求的碳预算制度体系实践框架;第三,如何设计碳预算研究方案和开发相关工具,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英国碳预算制度架构与内容 1
    1.1 碳预算在英国气候治理体系中的坐标 1
    1.2 碳预算制度组织架构 2
    1.3 碳预算编制流程 3
    1.4 碳预算制度体系架构与内容构成 5
    1.4.1 碳预算方案的内容构成 6
    1.4.2 碳预算年度进展评估报告的内容构成 11
    1.4.3 碳预算执行计划的内容构成 18
    1.4.4 《零碳之旅》:行业碳预算年度排放指引 29
    1.5 碳预算的实施效果 32
    1.6 英国碳预算制度研究小结 33
    第2章 德国、法国及其他国家碳预算制度概览 36
    2.1 德国碳预算制度 36
    2.2 法国碳预算制度 37
    2.2.1 碳预算目标水平及执行情况 37
    2.2.2 碳预算执行思路 37
    2.2.3 碳预算评估 39
    2.3 类碳预算制度 39
    2.4 国际碳预算制度建设经验小结 39
    2.4.1 国家碳预算制度的异同 40
    2.4.2 英国碳预算制度与我国节能减碳管理制度的异同 41
    第3章 国际碳预算制度的中国适用性分析 44
    3.1 具有参考价值的要素 44
    3.1.1 基于国家中长期减碳目标编制碳预算 44
    3.1.2 善用已有减排机制,形成制度合力 45
    3.1.3 开展碳预算方案的预评估和后评估工作 45
    3.1.4 重视数据收集和监测 45
    3.1.5 碳预算的分解主体与责任主体不同 46
    3.2 需要修正的要素 46
    3.2.1 调整碳预算与其他制度的互补方式 46
    3.2.2 强化国家气候变化委员会在碳预算制度体系中的职责权威 47
    3.3 需要开展本土化创新的要素 47
    3.3.1 我国碳预算编制面临“达峰增量”和“中和减量”任务分解问题 47
    3.3.2 碳预算顺利运行须重点解决部门政策协同问题 47
    3.3.3 碳预算方案评估模型的本土化建设 48
    3.3.4 碳预算须设置有限弹性 48
    第4章 省级碳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思路与框架设计方案:以广东省为例 49
    4.1 碳预算制度建设的政策依据 49
    4.2 广东省碳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思路 51
    4.3 碳预算制度在广东省双碳“1+N”制度体系中的坐标定位 52
    4.3.1 广东省双碳“1+N”制度体系构建的减碳蓝图是碳预算编制依据 52
    4.3.2 碳预算制度是从“1”到“N”的制度“接驳器” 52
    4.3.3 碳预算制度是“达峰”软指引与“中和”总指挥 57
    4.3.4 碳预算是链接“1+N”制度体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桥梁 57
    4.3.5 碳预算是全省碳排放“天花板”,碳市场是实现碳预算的市场机制 58
    4.4 广东省碳预算制度的组织架构 60
    4.4.1 管理机构 60
    4.4.2 执行单位 60
    4.4.3 专业支撑机构 61
    4.5 广东省碳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 63
    4.5.1 编制碳预算研究报告 64
    4.5.2 制定碳预算实施方案 64
    4.5.3 发布碳预算执行指引文件 65
    4.6 广东省碳预算制度体系建设与运行流程 65
    4.6.1 一个指引 66
    4.6.2 一套流程 66
    4.6.3 一个平台 66
    第5章 省级碳预算研究方案编制框架:以广东省为例 67
    5.1 广东省经济、能源和人口未来情景研究 67
    5.1.1 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67
    5.1.2 人口规模及分布预测 68
    5.1.3 能源消费需求预测 68
    5.1.4 能源供给结构及技术发展前瞻 69
    5.2 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分析 70
    5.2.1 部门“双碳”路径分析 70
    5.2.2 部门“双碳”路径对广东省“双碳”目标的贡献 71
    5.2.3 城市“双碳”路径分析 72
    5.2.4 城市“双碳”路径对广东省“双碳”目标的贡献 75
    5.3 碳排放预算计划编制 75
    5.3.1 碳达峰预算指引编制框架与步骤 76
    5.3.2 碳中和预算五年计划编制框架与步骤 77
    5.3.3 碳中和预算年度计划编制框架与步骤 78
    5.3.4 碳预算与碳市场衔接方式 80
    5.3.5 省市碳预算平衡表编制 81
    5.4 广东省碳预算的潜在经济社会影响预评估 82
    5.4.1 成本收益分析 82
    5.4.2 潜在的社会影响冲击分析 83
    5.5 提出碳预算执行计划建议 84
    5.5.1 碳预算周期与年度计划 84
    5.5.2 碳预算政策工具包 86
    5.5.3 碳预算借贷机制 86
    5.6 碳预算统计报表制度及其他 86
    第6章 碳预算编制工具和方法构建 87
    6.1 宏观经济分析工具耦合技术分析模型的构建思路:EEC-GD模型 89
    6.1.1 EEC-GD模型架构和理论支撑 89
    6.1.2 主要假设与数据需求 91
    6.2 EEC-GD模型架构设计 93
    6.2.1 经济模块 93
    6.2.2 能源模块 98
    6.2.3 排放模块 99
    6.2.4 技术进步 99
    6.2.5 情景模块 99
    6.3 EEC-GD模型的参数设置与估计 100
    6.3.1 参数设置 101
    6.3.2 参数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101
    6.3.3 参数估计方法 102
    6.4 模型的优势、局限性与应用前景 102
    6.4.1 模型在碳预算管理中的优势 102
    6.4.2 模型应用的局限性与挑战 103
    6.4.3 政策需求对模型更新的推动 104
    6.5 人口预测方法 104
    6.5.1 队列分要素方法 104
    6.5.2 主要预测参数 106
    6.6 人口分布预测方法 107
    6.6.1 基本思路 107
    6.6.2 计算方法 108
    6.6.3 方法的优势与局限 110
    第7章 案例分析:广州市2020~2050年碳排放空间容量、空间形态研究及碳预算管理制度模拟111
    7.1 广州市建设碳预算的经济社会基础 111
    7.1.1 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11
    7.1.2 广州市人口现状与特征 112
    7.1.3 广州市具备率先开展碳预算制度建设的制度条件 115
    7.2 广州市人口规模与分布预测模型的参数设置 117
    7.2.1 生育参数设置 117
    7.2.2 平均预期寿命参数设置 121
    7.2.3 迁移参数设置 123
    7.3 2020~2060年广州市人口规模与分布预测结果 125
    7.3.1 人口规模 125
    7.3.2 劳动力供给 127
    7.3.3 人口老龄化 130
    7.3.4 人口区域分布 131
    7.4 广州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和技术预见分析 134
    7.4.1 广州市碳达峰行动的主要内容 135
    7.4.2 支撑广州市碳达峰行动的科技行动 142
    7.5 广州市2020~2050年碳排放预算空间估算 149
    7.5.1 广州市碳排放预算空间估算方法 150
    7.5.2 广州市2020~2030年碳排放预算空间及形态 155
    7.5.3 广州市2030~2050年碳排放预算空间及形态 156
    7.5.4 预测结果合理性分析 156
    7.6 广州市2020~2050年碳预算周期设置 157
    7.7 广州市CB1~CB5碳排放总量预算与强度预算方案编制 158
    7.7.1 “老广州”区域的碳排放总量预算方案 158
    7.7.2 碳达峰阶段的碳排放总量预算与强度预算方案编制 160
    7.7.3 至2050 年的碳排放总量与强度预算方案编制 161
    7.8 广州市分区的碳预算方案编制 162
    7.8.1 “新广州”区域的碳排放总量预算方案 162
    7.8.2 “未来广州”区域的碳排放总量预算方案 164
    7.8.3 小结 164
    第8章 构建城市碳预算制度体系的建议 166
    8.1 建立碳预算制度体系,完善碳预算管理框架 166
    8.2 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夯实碳预算管理基础 167
    8.3 锚定碳预算管理关键环节,纵深推进碳减排进程 167
    8.4 拓展碳资源潜力空间,增加碳排放腾退途径 167
    8.5 完善碳市场建设与管理,推进碳预算与碳交易深度融合与发展 168
    参考文献 169
    附录A 生育参数设定方法 173
    附录B 死亡参数设定方法 179
    附录C 迁移参数设定方法 183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