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带来的各种健康风险和职业伤害已成为当今世界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书紧扣产业需要与时代趋势,介绍人体工学办公座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科学构成、技术构成、舒适性构成、材料构成和设计构成多个维度,系统梳理人体工学办公座椅的核心要素,深入分析功能评价指标,并精选经典产品案例,力求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人体工学办公座椅的设计与制造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助力我国建立全球产业基地优势地位。本书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包括人体工学、健康科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与工业设计等多领域,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内容翔实、系统性强。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前言
第1章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从利益工作到利益健康 1
1.1 从办公座椅到人体工学办公座椅 1
1.2 从人体工学办公座椅到人体工学健康座椅 2
1.3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设计发展趋势 3
1.3.1 创新设计驱动与人体工学办公座椅设计发展趋势 3
1.3.2 新材料与人体工学办公座椅设计发展趋势 4
1.3.3 新技术与人体工学办公座椅设计发展趋势 5
1.3.4 数智化与人体工学办公座椅设计发展趋势 5
1.4 本章小结 6
参考文献 7
第2章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9
2.1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发展历史 9
2.1.1 近代座椅的功能发展 9
2.1.2 坐姿矫正与倾仰机构研究 12
2.1.3 人体工学与姿势研究 19
2.1.4 现代人体工学椅的大流行 22
2.2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发展现状 29
2.2.1 人体工学椅的生态学:绿色设计 29
2.2.2 人体工学椅的再进化:网椅革命 31
2.2.3 世纪末的人体工学椅竞争 33
2.2.4 新世纪人体工学椅的多元化 36
2.3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发展趋势 44
2.3.1 由坐姿到站姿工作 44
2.3.2 追求可持续发展与净零碳排 46
2.3.3 身体感测与数字连接整合 48
2.4 本章小结 49
参考文献 50
第3章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科学构成 52
3.1 生物力学基础 52
3.1.1 坐姿脊柱解剖 52
3.1.2 坐姿生物力学 55
3.2 生理学基础 64
3.2.1 坐姿脊柱稳定性控制 64
3.2.2 动态办公座椅 66
3.2.3 坐姿肌肉活动与疲劳 67
3.3 久坐的危害 69
3.3.1 久坐的流行病学研究 69
3.3.2 久坐与疾病 70
3.3.3 久坐干预与对抗 70
3.4 医学基础 71
3.4.1 慢性腰痛 71
3.4.2 颈痛 72
3.4.3 肌筋膜炎 72
3.4.4 下肢水肿 73
3.5 本章小结 73
参考文献 74
第4章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技术构成 77
4.1 人椅界面支撑技术 77
4.1.1 腰背部支撑技术 77
4.1.2 座面支撑技术 83
4.1.3 头颈部支撑技术 87
4.1.4 扶手支撑技术 89
4.1.5 下肢支撑技术 91
4.2 底座架构技术 93
4.2.1 底盘技术 94
4.2.2 气杆技术 98
4.2.3 五星脚技术 101
4.3 办公拓展技术 104
4.3.1 动态坐姿适配技术 104
4.3.2 辅助站立技术 106
4.3.3 辅助收纳技术 108
4.3.4 辅助休息技术 109
4.4 数智化座椅相关技术 112
4.4.1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12
4.4.2 智能数字连接技术 116
4.4.3 多媒体交互技术 118
4.5 本章小结 122
参考文献 123
第5章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舒适性构成 125
5.1 舒适性理论 125
5.1.1 舒适性定义与分类 125
5.1.2 舒适性决定因素 127
5.2 压力舒适性 130
5.2.1 压力舒适性机制 130
5.2.2 压力舒适性条件 131
5.3 结构舒适性 132
5.3.1 结构舒适性机制 132
5.3.2 结构舒适性条件 133
5.4 热舒适性 137
5.4.1 热舒适性机制 137
5.4.2 热舒适性条件 138
5.5 本章小结 139
参考文献 140
第6章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材料构成 143
6.1 主体材料 143
6.1.1 办公座椅主体材料概览 143
6.1.2 主体材料的性能与设计需求 144
6.1.3 座椅常用主体材料选择与应用 146
6.2 软包材料 149
6.2.1 办公座椅软包材料类别及性能 149
6.2.2 软包材料对座椅舒适性的影响 152
6.2.3 软包材料特性与设计应用 155
6.3 配件材料 156
6.3.1 办公座椅配件材料类型和特点 156
6.3.2 配件材料在设计中的选择和应用 162
6.4 新材料 163
6.4.1 高性能先进材料的应用 163
6.4.2 环保材料的应用 164
6.4.3 智能材料与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 166
6.5 本章小结 167
参考文献 168
第7章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设计构成 170
7.1 需求分析与定位 170
7.1.1 市场分析 170
7.1.2 用户分析 172
7.1.3 文化要素 175
7.1.4 美学要素 176
7.2 设计思维与表达 178
7.2.1 理论与方法 178
7.2.2 座椅概念设计 180
7.2.3 座椅设计美学 182
7.2.4 座椅造型设计要素 182
7.2.5 座椅草图设计 184
7.2.6 座椅造型设计 185
7.2.7 座椅CMF设计 189
7.3 设计测试与验证 190
7.3.1 设计早期的需求验证 191
7.3.2 数字世界的设计验证 194
7.3.3 物理世界的设计验证 195
7.4 数智驱动与设计 195
7.4.1 数据驱动的用户体验管理 195
7.4.2 AI生成式设计 196
7.4.3 群智创新设计 199
7.5 本章小结 201
参考文献 201
第8章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功能评价 204
8.1 座椅舒适性评价 204
8.1.1 舒适性主观评价 206
8.1.2 舒适性客观评价 209
8.2 坐姿肌肉疲劳评价 213
8.2.1 主观疲劳评价 213
8.2.2 客观疲劳评价 215
8.3 座椅使用性评价 217
8.3.1 可达性评价 218
8.3.2 兼容性评价 220
8.3.3 适配性评价 221
8.4 座椅安全性评价 223
8.4.1 气杆安全性评价 223
8.4.2 座椅稳定性评价 224
8.4.3 座椅伤害性评价 226
8.4.4 座椅环保性评价 229
8.5 本章小结 231
参考文献 232
第9章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设计经典案例分析 235
9.1 人体工学办公座椅 235
9.1.1 Herman Miller办公座椅 235
9.1.2 Steelcase办公座椅 241
9.1.3 Humanscale办公座椅 247
9.1.4 Haworth办公座椅 250
9.1.5 Vitra办公座椅 253
9.1.6 Okamura办公座椅 256
9.1.7 Wilkhahn办公座椅 260
9.1.8 Interstuhl办公座椅 263
9.1.9 永艺办公座椅 266
9.2 动态人体工学办公座椅 272
9.2.1 动态人体工学办公座椅概述 272
9.2.2 动态人体工学办公座椅经典案例 272
9.3 其他办公座椅 277
9.3.1 马鞍椅 277
9.3.2 站坐式座椅 278
9.3.3 学生椅 279
9.3.4 电竞椅 279
9.4 本章小结 280
参考文献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