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储能材料与技术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储能材料与技术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储能材料与技术
  • 书号:9787030807731
    作者:苏岳锋,黄擎,李宁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16
  • 页数:240
    字数:400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6-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68.00元
    售价: ¥68.00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主要介绍了储能材料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全书共分为10章,对热储能材料与技术、机械储能材料与技术、二次电池储能材料与技术、储氢材料与技术、超级电容器储能材料与技术、超导储能材料与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同时也对近年来一些新兴的储能材料作了介绍。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能量的基本概念与存在形式1
    1.1.1能量的基本概念1
    1.1.2能量的存在形式1
    1.2储能概述2
    1.2.1储能的基本概念2
    1.2.2储能的发展历史3
    1.2.3储能的目的和意义4
    1.2.4储能的分类和应用5
    习题9
    参考文献9
    第2章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10
    2.1能量转换的原理10
    2.1.1能量转换过程10
    2.1.2热力学定律10
    2.2储能材料的分类及应用14
    2.2.1相变储热材料14
    2.2.2飞轮储能材料15
    2.2.3锂离子电池材料15
    2.2.4钠离子电池材料18
    2.2.5超级电容器材料19
    2.3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20
    习题25
    参考文献25
    第3章热储能材料与技术26
    3.1热量传递的方式26
    3.2热能储存的方式28
    3.2.1显热储能28
    3.2.2潜热储能29
    3.2.3热化学储能31
    3.3储热材料31
    3.3.1有机相变储热材料33
    3.3.2无机相变储热材料33
    3.3.3相变储热材料展望35
    3.4蓄冷材料36
    3.4.1常见的蓄冷材料37
    3.4.2相变蓄冷材料的选择39
    3.5热储能技术与应用40
    3.5.1热水蓄热罐技术40
    3.5.2熔融盐储热技术41
    3.5.3固体储热技术44
    3.5.4余热/废热回收技术44
    3.5.5谷电储热技术45
    3.5.6相变材料的应用46
    习题47
    参考文献48
    第4章机械储能材料与技术49
    4.1抽水蓄能49
    4.1.1抽水蓄能技术简介49
    4.1.2抽水蓄能技术的原理49
    4.1.3抽水蓄能电站的分类51
    4.1.4抽水蓄能电站的组成部分52
    4.1.5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53
    4.1.6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状况54
    4.2压缩空气储能55
    4.2.1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简介55
    4.2.2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原理55
    4.2.3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分类56
    4.2.4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气方式59
    4.2.5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60
    4.2.6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趋势61
    4.3飞轮储能62
    4.3.1飞轮储能技术简介62
    4.3.2飞轮储能技术的原理63
    4.3.3飞轮储能系统的分类65
    4.3.4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66
    4.3.5飞轮储能技术的应用67
    习题69
    参考文献69
    第5章二次电池储能材料与技术71
    5.1二次电池概述71
    5.2二次电池的结构与原理71
    5.2.1铅酸电池71
    5.2.2二次碱性蓄电池72
    5.2.3锂二次电池74
    5.3二次电池的分类74
    5.3.1金属离子电池74
    5.3.2金属-硫基二次电池77
    5.3.3金属-空气二次电池80
    5.3.4水系金属离子二次电池83
    5.4锂离子电池材料85
    5.4.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85
    5.4.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88
    5.4.3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90
    5.4.4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材料91
    5.5钠离子电池材料95
    5.5.1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95
    5.5.2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97
    5.5.3钠离子电池隔膜材料98
    5.5.4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材料98
    5.6其他二次电池体系储能材料100
    5.6.1锂-硫电池100
    5.6.2锂-空气电池101
    5.6.3水系锌离子电池105
    5.7二次电池储能技术应用106
    5.7.1电动汽车106
    5.7.2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储能107
    5.7.3可穿戴设备108
    5.7.4航空航天领域108
    习题109
    参考文献109
    第6章储氢材料与技术112
    6.1金属储氢材料及原理112
    6.1.1金属储氢材料简介112
    6.1.2稀土系AB5型储氢合金114
    6.1.3AB2型Laves相合金115
    6.1.4镁系储氢合金115
    6.2碳质储氢材料及原理120
    6.2.1碳质储氢材料简介120
    6.2.2碳质储氢材料的分类120
    6.3无机化合物储氢材料及原理125
    6.3.1碱金属硼氢化物125
    6.3.2碱金属铝氢化物126
    6.3.3金属氮氢化物127
    6.4有机液态储氢材料及原理129
    6.4.1概述129
    6.4.2原理及特点129
    6.4.3有机液态储氢材料的种类130
    6.5储氢技术应用132
    6.5.1储氢装置132
    6.5.2氢燃料电池133
    习题134
    参考文献134
    第7章超级电容器储能材料与技术136
    7.1超级电容器储能原理137
    7.1.1双电层电容器储能原理137
    7.1.2赝电容电化学电容器储能原理137
    7.1.3超级电容器的特点139
    7.2超级电容器分类140
    7.2.1双电层电容器140
    7.2.2赝电容器142
    7.3超级电容器基本构造142
    7.3.1电解液144
    7.3.2电极材料145
    7.4超级电容器储能介电材料148
    7.4.1双电层电容器碳材料148
    7.4.2赝电容特性电极材料150
    7.5超级电容器技术应用156
    7.5.1电网调频156
    7.5.2新能源汽车158
    7.5.3交通运输159
    习题159
    参考文献160
    第8章超导储能材料与技术162
    8.1超导材料162
    8.1.1超导的发现162
    8.1.2超导材料的基本物理特性163
    8.1.3超导材料的相关理论165
    8.1.4超导体的物理特性165
    8.1.5超导材料的分类166
    8.2超导磁储能技术166
    8.2.1超导磁储能技术原理167
    8.2.2超导磁储能系统组成167
    8.2.3超导磁储能的用途及研究现状170
    8.2.4超导磁储能技术的优势与发展的限制因素171
    8.3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171
    8.3.1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的基本原理171
    8.3.2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的应用174
    8.4超导材料应用175
    8.4.1强电应用175
    8.4.2弱电应用177
    习题178
    参考文献178
    第9章其他储能材料与技术180
    9.1液流电池储能技术180
    9.1.1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原理180
    9.1.2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分类180
    9.1.3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181
    9.2重力储能技术191
    9.2.1重力储能技术原理191
    9.2.2常见的重力储能介质191
    9.2.3重力储能技术发展现状201
    9.2.4总结203
    9.3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技术204
    9.3.1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原理204
    9.3.2常见的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分类206
    9.3.3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发展现状212
    习题214
    参考文献214
    第10章储能材料与技术展望215
    10.1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储能技术215
    10.1.1清洁能源215
    10.1.2清洁能源大规模储能技术发展现状217
    10.1.3未来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展望224
    10.2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储能技术226
    10.2.1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226
    10.2.2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227
    10.2.3新能源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228
    10.2.4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230
    10.2.5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储能技术展望231
    10.3热储能技术232
    10.3.1热储能特点及技术优势232
    10.3.2热储能国内外应用现状232
    10.3.3热储能技术展望233
    10.4机械储能技术235
    10.4.1抽水蓄能技术展望235
    10.4.2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展望236
    10.4.3飞轮储能技术展望237
    10.5新型储能材料与技术238
    10.5.1新型储能技术简介238
    10.5.2我国新型储能材料与技术展望238
    习题239
    参考文献239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