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逻辑真理论的历史考察与理论研究。全书试图根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通过考察传统真理论、紧缩真理论的发展历程,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逻辑真理论的历史源流;通过对语义真理论与公理化真理论等形式真理论的研究,全面深入探讨逻辑真理论的重大前沿问题;尝试通过对真理论悖论的创新性研究探寻逻辑真理论研究的应用价值。
本书的第1章至第5章沿着传统真理论—紧缩真理论—语义真理论—公理化真理论的研究进路分别探讨了传统真理论、紧缩真理论、语义真理论、真理论悖论、公理化真理论,鉴于这些真理论明示或隐含的一元真理论预设,第6章介绍与讨论了多元真理论。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第0章 导言 1
0.1 真与真理论 1
0.2 真理论研究的多维路径 3
0.3 “逻辑真理论研究”的广义与狭义 9
0.4 本书的结构 13
第1章 传统真理论 15
1.1 符合真理论 15
1.1.1 真之载体:何物为真? 16
1.1.2 真之定义:何谓为真? 18
1.1.3 真之检验方法:如何为真? 22
1.1.4 约定符合论:一种新的符合论 25
1.2 融贯真理论 28
1.2.1 “融贯”与“系统”:融贯真理论的基本概念 28
1.2.2 融贯论面临的批评与可能的辩护 33
1.2.3 融贯论与符合论的竞争与互补 38
1.3 实用主义真理论 41
1.3.1 皮尔斯:真的信念在于取得满意的效果 42
1.3.2 詹姆士:真即有用 45
1.3.3 杜威:真即工具 48
1.3.4 实用主义真理论总体上是一种语用真理论 51
第2章 紧缩真理论 56
2.1 冗余真理论 56
2.1.1 真之载体是有命题指称的信念 57
2.1.2 信念“p”是真的当且仅当p 58
2.1.3 谓词“真的”是多余的 59
2.1.4 进一步的思考 60
2.2 去引号真理论 65
2.2.1 蒯因的去引号论 65
2.2.2 菲尔德的纯去引号论 69
2.3 代语句真理论 72
2.3.1 代语句真理论产生的缘由 72
2.3.2 理论阐释 75
2.3.3 对代语句真理论的质疑 80
2.4 极小主义真理论 90
2.4.1 理论基础:等值模式 90
2.4.2 真之定义 94
2.4.3 真之性质 96
2.4.4 真之意义 100
第3章 语义真理论 106
3.1 概述 106
3.1.1 塔斯基的理论 106
3.1.2 克里普克的理论 111
3.1.3 古普塔、贝尔纳普与赫兹伯格的理论 117
3.2 语句网与悖论 123
3.2.1 语句网 124
3.2.2 悖论 126
3.3 形式语义视角下的真与悖论 129
3.3.1 真之不可定义性 130
3.3.2 不动点 134
3.3.3 修正序列 138
第4章 悖论及其构造方法 146
4.1 布尔悖论及其构造 146
4.1.1 布尔悖论 146
4.1.2 布尔悖论的构造 152
4.1.3 同步的布尔悖论 157
4.2 古普塔极限规则的细化 162
4.2.1 细化之缘由 162
4.2.2 细化之效果 166
4.3 无穷悖论及其构造 170
4.3.1 赫兹伯格语句 170
4.3.2 麦吉形式 178
第5章 公理化真理论 185
5.1 概述 185
5.1.1 为什么要公理化真理论? 185
5.1.2 公理化真理论的“出发地” 189
5.1.3 基底理论和记法约定 190
5.2 类型的公理化真理论 192
5.2.1 去引号理论 192
5.2.2 组合理论 194
5.2.3 层级理论 198
5.3 无类型的公理化真理论 200
5.3.1 去引号理论 200
5.3.2 弗里德曼和希尔德理论 204
5.3.3 克里普克和费弗曼理论 213
5.4 公理化真理论的应用 222
5.4.1 模态与真的相互作用 224
5.4.2 基于公理化真理论的模态理论 227
第6章 多元真理论 237
6.1 多元真理论的理论动机 237
6.1.1 从真之一元论到真之多元论 237
6.1.2 从真之紧缩论到真之实质论 240
6.2 不同版本的多元真理论 244
6.2.1 话语多元论 245
6.2.2 二阶功能主义 248
6.2.3 显现功能主义 252
6.2.4 确定多元论 255
6.2.5 析取多元论 259
6.3 多元真理论面临的问题 261
6.3.1 混合复合问题 261
6.3.2 实质性问题 267
参考文献 271
索引 283
后记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