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记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和科研经历。受到曾经留学法国并获得博士学位的父亲的影响,以及日本侵略者铁蹄之下的颠沛流离的童年,让岑可法从小就树立了科技报国的决心。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和教育生涯中,他带领团队不断攀登科研高峰,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沉甸甸的科技教育硕果,也让自己成了一个具有超常思维和视野的战略科学家。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章 执手相看泪眼 (001)
第二章 家世与变革激荡 (009)
变革激荡与科学的洗礼 (013)
父亲留学法国之路 (014)
壮志未酬的父亲 (017)
第三章 动荡岁月里的成长 (023)
粤北逃亡 (026)
逃亡、沦陷与胜利 (033)
顽皮与狡黠 (038)
动荡与父亲的压力 (042)
第四章 新生与他的6所大学 (047)
中山大学之变 (053)
从长沙到武汉 (056)
留学苏联 (064)
第五章 到浙大“打天下”与21年助教 (077)
甘愿从助手做起 (080)
参与绝密工程 (085)
“无名英雄”岁月与提升 (090)
脱颖而出 (095)
第六章 水煤浆,他走上了国际前沿 (101)
从油煤浆到水煤浆 (104)
“我们要自己搞出来!” (109)
美国试验台的考试 (114)
等待春天 (121)
第七章 煤的工业变奏曲 (125)
煤泥攻坚战 (128)
煤的分级利用多联产 (135)
突破循环流化床燃烧 (141)
煤炭新革命 (148)
煤基清洁能源不是传说 (157)
第八章 在清洁能源中绽放 (161)
生物质能的飞跃 (165)
布局太阳能热发电 (170)
储能与氢能 (176)
第九章 “点石成金”的垃圾 (183)
这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185)
跨界攻关二噁英污染 (189)
不能停止前行的脚步 (193)
第十章 破译浙大人才的“岑可法现象” (197)
第一个博士生 (201)
伯乐 (206)
人梯 (210)
隔代亲 (212)
传承的力量 (216)
热能所的“磁力中心” (220)
一捆折不断的“筷子” (222)
第十一章 筷子爆发的力量 (225)
团队初试锋芒 (228)
打造浙大的能源“梦之队” (232)
团队的蝶变与爆发 (235)
著述的丰碑 (239)
第十二章 博物世界与文明的激荡 (243)
沉醉在文化与博物的世界 (245)
科技与工程文明的沉思 (247)
科研之外的视野 (249)
第十三章 战略科学家本色 (253)
战略科学家的视野 (256)
碳减排与碳达峰 (261)
能源安全是核心 (268)
多搞原始创新是关键 (273)
超前推动新型能源工程研究 (279)
智慧能源畅享 (284)
战略性人才培养观 (288)
第十四章 珞婵芬芳 (295)
她在大房子里仅仅住了半年 (297)
志同道合让两人走到了一起 (300)
相濡以沫 (302)
贤内助 (306)
“我觉得很对不起她” (309)
第十五章 赤胆忠心与科技报国 (313)
战火中的淬炼 (315)
帮助哥哥参军 (317)
保卫灵隐寺 (320)
不褪色的决心 (322)
拒绝留美与国际合作 (326)
国际索赔 (336)
捐献350万元巨款 (340)
更为宽广的视野 (343)
第十六章 晚年的“拐杖”和“眼睛” (347)
结缘 (349)
“拐杖”和“眼睛” (353)
幸福的晚年 (355)
人世间的感动 (360)
第十七章 院士也可以是配角 (363)
参考文献 (374)
附录 (377)
附录一 岑可法大事年表 (379)
附录二 岑可法主要著作和部分论文目录 (397)
后记 (405)
作者简介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