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地质学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而编写的教材。书中准确系统地介绍了火成岩岩石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融入了当前国内外火成岩岩石学研究的最新方法和研究成果,包括形成火成岩多样性的各种岩浆作用过程、岩浆作用与构造环境的关系、岩浆作用对成矿的制约等内容,将岩类学与岩理学有机结合,体现了编者在火成岩岩石学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体会,希望帮助学生“感兴趣、会鉴定、懂原理、欲探索”。本书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火成岩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能帮助本科生和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
样章试读
目录
- 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岩石、岩石学、火成岩岩石学的基本概念 1
一、岩石 1
二、岩石学 1
三、火成岩岩石学 1
四、三大类岩石的地质特征和演变 2
第二节 地球的内部结构 3
第三节 地球上火成岩的分布 8
第四节 火成岩研究简史、意义和方法 12
第一章 火成岩的物质成分 14
第一节 岩浆和晶粥的基本概念 14
第二节 岩浆的性质 15
一、岩浆的温度 15
二、岩浆的黏度 17
三、岩浆的密度和氧化还原条件 20
第三节 火成岩的化学成分 20
一、火成岩的基本化学组成 20
二、火成岩化学类型和岩石系列的划分 22
第四节 火成岩的矿物成分 25
一、火成岩的基本矿物组成 25
二、火成岩造岩矿物的分类 26
第五节 火成岩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的关系 27
第六节 常见的火成岩矿物及其成岩意义 30
一、橄榄石族 30
二、辉石族 32
三、角闪石族 36
四、云母族 38
五、长石族 40
六、似长石和沸石 44
七、石英 45
第二章 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 48
第一节 火成岩的结构 48
一、确定火成岩结构类型的基本要素 48
二、根据各要素所区分的火成岩结构的主要类型 48
第二节 火成岩中矿物生成顺序的确定 60
一、运用火成岩结构特征确定矿物晶出顺序的原则 60
二、鲍温反应系列 61
第三节 火成岩的构造 62
一、岩浆结晶过程中处于流动状态所形成的构造 63
二、岩浆冷凝固结过程中形成的原生节理和裂隙构造 66
三、由结晶作用特点和岩石组分空间充填方式所形成的构造 68
第三章 火成岩的产状与岩相 71
第一节 火成岩的产状 71
一、侵入岩的产状 71
二、喷出岩的产状 76
第二节 火成岩的岩相 83
一、侵入岩的岩相 83
二、火山岩的岩相 84
第四章 火成岩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89
第一节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89
第二节 微量元素的分配系数 91
第三节 固态熔融模式 93
一、批式熔融作用 93
二、Rayleigh分离熔融作用 94
第四节 稀土元素:一组特殊的微量元素 95
第五节 火成岩中微量元素的应用 98
一、特征参数 98
二、微量元素图解 99
三、蛛网图 100
四、构造环境判别图解 101
第六节 火成岩中同位素的应用 101
一、稳定同位素 102
二、放射性和放射成因同位素 105
第五章 火成岩相平衡和相图 110
第一节 热力学基础和基本概念 110
一、相平衡及其热力学基础 110
二、吉布斯相律 115
第二节 单组分体系 115
一、不含流体的平衡体系 115
二、含流体的纯矿物熔融体系 117
第三节 二组分(二元)体系 118
一、二元共结系 118
二、二元近结系 121
三、二元完全固溶体体系:斜长石Ab-An体系 125
四、二元有限固溶体体系:Kf-An体系 128
五、碱性长石二元固溶体体系:Or-Ab体系 129
第五节 多组分体系 131
一、与基性岩结晶有关的三元系相图 132
二、与花岗岩浆结晶有关的三元系相图 135
三、自然体系相平衡模拟 139
第六章 火成岩的分类和命名 142
第一节 概述 142
第二节 侵入岩的分类 143
第三节 火山岩的分类 145
第四节 火成岩的命名原则 147
第五节 本书的分类和描述框架 148
第七章 超基性(超镁铁质)岩类 150
第一节 概述 150
第二节 侵入岩 150
一、矿物组成 150
二、结构、构造 151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151
四、化学成分 153
五、产状与分布 153
六、成矿关系 155
第三节 喷出岩 155
第四节 地幔岩 158
一、矿物组成 158
二、结构、构造 159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160
四、化学成分 162
五、产状与分布 162
六、成矿关系 163
第五节 金伯利岩 163
一、矿物组成 164
二、结构、构造 165
三、化学成分 166
四、产状与分布 166
第六节 钾镁煌斑岩 167
一、矿物组成 167
二、化学成分 168
三、主要种属 168
第七节 煌斑岩 168
一、矿物组成 169
二、结构、构造 169
三、种属划分与主要种属 169
四、化学成分 171
五、产状与分布 171
第八节 超基性(镁铁质)岩的成因 172
一、超基性侵入岩的成因 172
二、超基性喷出岩的成因 172
三、地幔岩的成因 173
四、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和煌斑岩的成因 174
第八章 基性(镁铁质)岩类 176
第一节 概述 176
第二节 侵入岩 176
一、矿物组成 176
二、结构、构造 177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178
四、化学成分 183
五、产状与分布 184
六、成矿关系 185
第三节 喷出岩 185
一、矿物组成 185
二、结构、构造 187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187
四、化学成分 190
五、产状与分布 192
六、成矿关系 192
第四节 基性岩成因 193
一、大洋玄武岩 194
二、大陆玄武岩 199
三、岛弧与大陆边缘玄武岩 200
第五节 月球基性岩 202
第九章 中性岩类 205
第一节 概述 205
第二节 侵入岩 206
一、矿物组成 206
二、结构、构造 206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208
四、化学成分 210
五、产状与分布 210
六、成矿关系 212
第三节 喷出岩 212
一、矿物组成 212
二、结构、构造 213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213
四、化学成分 216
五、产状与分布 216
六、成矿关系 217
第四节 中性岩的成因 217
第十章 酸性岩 221
第一节 概述 221
第二节 侵入岩 221
一、矿物组成 222
二、结构、构造 223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224
四、化学成分 229
五、产状与分布 234
六、成矿关系 235
第三节 喷出岩 236
一、矿物组成 236
二、结构、构造 238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238
四、化学成分 239
五、产状与分布 241
六、成矿关系 242
第四节 酸性岩的成因 243
一、花岗岩的成因 243
二、流纹岩的成因 248
第五节 细晶岩与伟晶岩 250
一、花岗细晶岩 251
二、花岗伟晶岩 251
第十一章 碱性岩及其相关岩石 257
第一节 概述 257
第二节 碱性岩 259
一、矿物组成 259
二、结构、构造 260
三、种属划分及主要种属 260
四、化学成分 263
五、产状、分布与典型实例 263
六、成矿关系 268
七、岩石成因 268
第三节 碳酸岩 270
一、概述 270
二、矿物组成 271
三、结构、构造 271
四、种属划分 271
五、化学成分 272
六、产状、分布与产出构造环境 275
七、成矿关系 277
八、岩石成因 277
第四节 黄长石火成岩 278
一、概述 278
二、主要特征 278
三、分类 278
四、主要种属 279
五、产状、分布及成因 280
第十二章 火山碎屑岩 281
第一节 概述 281
第二节 火山碎屑物的类型及特征 282
一、火山渣与火山弹 282
二、火山块 283
三、火山砾 283
四、火山灰 284
第三节 岩石类型及特征 286
一、正常火山碎屑岩类 287
二、熔结火山碎屑岩类 289
三、自碎火山碎屑岩类 291
四、火山碎屑熔岩类 292
五、火山碎屑沉积岩类 293
第四节 产状、分布与成因 294
第五节 次生变化及成矿关系 296
第十三章 影响火成岩多样性的因素 298
第一节 概述 298
第二节 源岩成分、部分熔融与火成岩成分变化 299
一、地幔部分熔融 299
二、地壳部分熔融 303
第三节 壳幔相互作用 306
一、底侵作用 306
二、拆沉作用 307
第四节 岩浆演化过程与火成岩成分变化 309
一、岩浆混合作用 309
二、液态不混溶作用 310
三、结晶分异作用 312
四、同化混染作用 314
第十四章 不同构造背景的火成岩组合 317
第一节 火成岩构造组合的概念及分类 317
第二节 大洋中脊火成岩组合(蛇绿岩套) 320
第三节 与大洋俯冲有关的火成岩组合(岛弧、活动大陆边缘) 323
一、岛弧火成岩构造组合 324
二、活动大陆边缘火成岩构造组合 327
第四节 与大陆碰撞有关的火成岩组合(陆-陆碰撞) 331
第五节 板内火成岩组合(包括洋岛、大陆裂谷) 334
一、洋岛 334
二、大陆裂谷 335
第六节 地幔柱与大火成岩省 338
一、地幔柱的定义 338
二、热点 339
三、地幔柱的识别 339
四、地幔柱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339
五、大火成岩省 341
六、地幔柱活动模式 343
参考文献 347
附录A CIPW标准矿物计算 375
附录B 火成岩常见矿物英文缩写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