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 蒙古高原草原科学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蒙古高原草原科学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蒙古高原草原科学
  • 书号:9787030811226
    作者:侯向阳等
  • 外文书名:
  • 装帧:圆脊精装
    开本:16
  • 页数:940
    字数:1428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3-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498.00元
    售价: ¥393.42元
  • 图书介质:
    纸质书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由近70位中国草原科学家和蒙古国草原科学家联合编写完成的。本书将蒙古高原作为完整的地理单元,整合探究蒙古高原草原的变化和发展,系统梳理过去60多年蒙古高原草原研究的进展。内容全面覆盖蒙古高原草原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草原气候、土壤、动植物区系、草原植被类型与地理分布、草原资源、饲用植物资源评价及利用、草原退化与草原治理、草原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控、草原畜牧业等自然科学领域,也包括草原管理政策和草原文化等社会文化领域。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篇 蒙古高原区域气候背景与时空变化
    第一章 蒙古高原气候及其变化的历史回溯 3
    第一节 关于蒙古高原气候认识和研究的回溯 3
    第二节 中国关于蒙古高原气候研究的历史回溯 7
    第二章 蒙古高原气候特征及其变化时空格局 17
    第一节 蒙古国气候规律及变化 17
    第二节 内蒙古区域气候规律及变化 29
    第三章 气候变化对草原的影响与研究热点 38
    第一节 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38
    第二节 草原牧区气候变化研究热点问题展望 41
    参考文献 45
    第二篇 蒙古高原土壤
    第四章 土壤形成条件与分布特点 55
    第一节 地理与地貌 55
    第二节 蒙古高原的成土母质 64
    第三节 蒙古高原主要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 66
    第四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 71
    第五章 地带性土壤类型 76
    第一节 钙层土纲 76
    第二节 干旱土纲 86
    第三节 漠土土纲 92
    第四节 淋溶土纲与半淋溶土纲 97
    第六章 非地带性土壤类型与分布 107
    第一节 风沙土等初育土 107
    第二节 半水成土纲与水成土纲 116
    第三节 高山土纲 120
    第四节 盐碱土纲、灌淤土 122
    第七章 蒙古国主要土壤类型特征 126
    第一节 黑钙土 126
    第二节 山地草甸土 127
    第三节 平原地区的栗钙土 128
    第四节 山地栗钙土 134
    第五节 草甸化沼泽土壤 136
    第六节 盐渍土壤 137
    第七节 半荒漠的棕色土(棕钙土) 140
    第八章 土壤理化性质 142
    第一节 土壤化学性质 142
    第二节 土壤物理性状 144
    第九章 土壤利用与保护 150
    第一节 耕地及其保护 151
    第二节 森林土壤 154
    第三节 草原土壤 156
    参考文献 160
    第三篇 蒙古高原动植物区系
    第十章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 169
    第一节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的起源和发展史 169
    第二节 蒙古高原维管植物的研究概况 171
    第三节 蒙古高原维管植物的基本特征 191
    第十一章 蒙古高原动物区系 205
    第一节 内蒙古哺乳动物(啮齿动物除外)的生态分布 205
    第二节 内蒙古啮齿动物区系 211
    第三节 内蒙古的昆虫 215
    第四节 蒙古国哺乳动物的生态分布 351
    第五节 蒙古国的昆虫 360
    参考文献 369
    第四篇 蒙古高原草原植被类型与地理分布
    第十二章 蒙古高原植被地带研究概述 375
    第一节 蒙古高原(中国)植被地带研究概述 375
    第二节 蒙古高原(蒙古国)植被、放牧场和打草场研究概况 380
    第十三章 蒙古高原(中国)植被类型及地理分布 383
    第一节 中温带东部草原地带(ⅥAi) 383
    第二节 暖温带东部草原地带(ⅥAii) 398
    第三节 西部草原亚区域(ⅥB) 413
    第十四章 蒙古高原(蒙古国)植被类型及地理分布 417
    第一节 高山带 417
    第二节 山地泰加林带 419
    第三节 山地森林草原(山地草原)带 421
    第四节 草原带 424
    第五节 荒漠草场区 428
    第六节 荒漠带 434
    第七节 非植被带草甸草场 436
    第八节 沙地草场 439
    参考文献 441
    第五篇 蒙古高原草原资源
    第十五章 蒙古高原草原资源概况 447
    第一节 蒙古高原草原资源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447
    第二节 蒙古高原草原资源的特点 448
    第三节 蒙古高原草原资源的功能 450
    第十六章 蒙古高原草原分类 455
    第一节 内蒙古草原分类概况 455
    第二节 内蒙古草原分类原则与系统 457
    第三节 蒙古国草原分类概况 458
    第十七章 草原类的基本特征 462
    第十八章 草原型的基本特征 472
    第十九章 内蒙古草原资源评价 507
    第一节 产草量评价 507
    第二节 草原质量评价 507
    第三节 草原营养评价 508
    第四节 草原载畜量评价 509
    第二十章 蒙古国草原资源评价 511
    第一节 天然草地的分布、产草量评价 511
    第二节 放牧场牧草营养价值评价 514
    参考文献 521
    第六篇 蒙古高原饲用植物资源评价及利用
    第二十一章 蒙古高原饲用植物资源 527
    第一节 蒙古高原饲用植物研究的回顾 527
    第二节 蒙古高原饲用植物资源概况 532
    第三节 蒙古高原饲用植物的评价与利用 543
    第四节 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 565
    参考文献 567
    第七篇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与草原治理
    第二十二章 草原退化的概念和评价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571
    第一节 草原退化的概念 571
    第二节 草地退化的表征 572
    第三节 草地退化的评价体系 574
    第四节 退化过程和机制的基本理论 577
    第二十三章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历史和成因 583
    第一节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的历史分析 583
    第二节 土地垦殖与蒙古高原草原退化 588
    第三节 放牧与蒙古高原草原退化 590
    第四节 气候变化与蒙古高原草原退化 595
    第五节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的其他影响因素 597
    第二十四章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类型与分布 600
    第一节 蒙古高原天然草原类型与分布 600
    第二节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等级划分 600
    第三节 蒙古高原草原群落退化演替特征 600
    第二十五章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治理理论、技术与模式研究 614
    第一节 退化草原恢复理论 614
    第二节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治理技术的筛选及其特点 620
    第三节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治理案例实践 628
    第二十六章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合理利用、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636
    第一节 草原利用历史与现状 636
    第二节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与草畜平衡 639
    第三节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可持续生态管理 642
    第四节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可持续管理模式 646
    第五节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生产潜力的可持续生态管理 658
    参考文献 662
    第八篇 蒙古高原草原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控
    第二十七章 蒙古高原自然灾害类型及其发生概况 679
    第一节 蒙古高原自然灾害类型 679
    第二节 蒙古高原草原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状况 680
    第三节 蒙古高原草原受灾特征 684
    第二十八章 蒙古高原草原灾害 687
    第一节 蒙古高原草原旱灾 687
    第二节 蒙古高原草原雪灾 695
    第三节 蒙古高原草原风沙灾害 706
    第四节 蒙古高原草原火灾 714
    第五节 蒙古国雷电灾情 717
    第六节 蒙古国洪水灾害 718
    第七节 蒙古高原草原鼠害 722
    第八节 蒙古高原草原虫害 728
    参考文献 736
    第九篇 蒙古高原草原畜牧业
    第二十九章 草原“五畜”发展历史与现状 743
    第一节 草原“五畜”的历史背景及分布 743
    第二节 畜群结构与近代蒙古族游牧经济 751
    第三节 草原“五畜”的生态功能 756
    第四节 草原“五畜”的品种现状与畜牧业经济 758
    第三十章 牲畜选择养殖(选育) 766
    第一节 现有牲畜品种资源 766
    第二节 畜种遗传资源保护 768
    第三节 草原“五畜”品种选育及改良发展沿革与成就 769
    第四节 畜牧业品种资源的保护、发展与利用 789
    第三十一章 畜牧放牧传统及现状 793
    第一节 以放牧为主的传统草地畜牧业 793
    第二节 畜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796
    第三十二章 牲畜健康养殖及疫病预防的措施 805
    第一节 牲畜健康养殖 805
    第二节 牲畜疫病防控措施 808
    第三十三章 畜牧业管理和市场营销 812
    第一节 蒙古高原畜牧业市场特征 812
    第二节 草原畜牧业经济管理 813
    第三节 草原畜牧业市场营销策略 829
    参考文献 832
    第十篇 蒙古高原草原管理政策
    第三十四章 蒙古高原中国草原管理政策部分 837
    第一节 草地资源及其对畜牧业的重要性 838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草场管理政策 846
    第三节 市场经济时期的草场管理政策 854
    第三十五章 蒙古国草原管理政策 863
    第一节 草原对蒙古国的重要性及其利用传统 863
    第二节 蒙古国草原管理政策演变 865
    参考文献 883
    第十一篇 蒙古高原草原文化
    第三十六章 蒙古高原草原植物蒙名命名 891
    第一节 以形似命名植物蒙名 891
    第二节 以植物体内含物命名植物蒙名 893
    第三节 以动物命名植物蒙名 895
    第四节 借外来语蒙古化命名植物蒙名 900
    第三十七章 蒙古文化对国际植物、动物命名的贡献 903
    第一节 蒙古文化对国际植物命名的贡献 903
    第二节 蒙古文化对国际动物命名的贡献 914
    第三十八章 蒙古民族利用草原植物资源的传统文化 918
    第一节 食用植物传统文化 918
    第二节 饮用植物传统文化 921
    第三节 药用植物传统文化 923
    第四节 饲用植物传统文化 924
    第五节 植物崇拜传统文化 926
    第三十九章 蒙古高原及其毗邻地区植物地名文化 928
    第一节 察尔森地名文化 928
    第二节 乌里雅斯太地名文化 929
    第三节 恰克图地名文化 929
    第四节 哈日干吐地名文化 930
    第四十章 蒙古民族草地利用的传统文化 931
    第一节 轮牧文化 932
    第二节 刈草文化 932
    第三节 补播牧草文化 932
    第四节 敖特尔文化 933
    第四十一章 文献典籍中的蒙古民族草原文化 934
    第一节 《蒙古秘史》中的草原文化 934
    第二节 《蒙古畜牧业训令》中的草原文化 935
    第三节 《蒙古人民共和国放牧地和刈草地的饲用植物》中的草原文化 935
    第四节 “蒙古民族植物学”中的草原文化 936
    参考文献 937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